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2015)
- 作品数:15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作者:林起浪郑敏枝马志超郭单余田鹏辉更多>>
-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结构及嵌锂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9年
- 炭材料取代金属锂作为负极后,锂离子电池在商业应用上取得了成功,并以其高能量密度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炭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不同种类的炭材料其电化学性能有很大差别。对近几年所研究的可逆储锂炭材料进行了综述,着重总结了炭负极材料的种类、结构及其嵌锂机理,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覃韬林起浪郑敏枝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炭负极
- N-PMI改性酚醛树脂基炭微球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 2010年
- 通过热解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改性酚醛树脂微球制备炭微球。采用SEM、粒径分析仪研究炭微球的形貌和粒径分布;采用XRD研究炭微球的微观结构;采用恒电流法研究炭微球的充放电性能。研究表明:炭微球具有很好的球形度和分散性;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炭微球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减小,不可逆容量降低;炭微球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循环20次容量保持在80%以上。
- 郭单余林起浪唐海燕郑敏枝
- 关键词:N-苯基马来酰亚胺酚醛树脂炭微球
- 烯丙基COPNA-BMI树脂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 2010年
- 以烯丙基缩合多核芳烃-双马来酰亚胺(COPNA-BMI)预聚树脂为原料、以硅油为分散和导热介质,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烯丙基COPNA-BMI树脂微球。采用SEM研究树脂微球的形态;采用FT-IR研究树脂微球悬浮聚合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采用TG-DTG和SEM研究树脂微球的耐热性和炭化形态。研究表明,烯丙基COPNA-BMI树脂微球具有很好的球形和表面光洁度,其粒径主要分布在10μm~20μm之间;经过悬浮聚合后,烯丙基COPNA-BMI树脂碳碳双键的特征吸收峰消失;该树脂微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其炭化产物是具有很好球形度的炭微球。
- 林起浪郑敏枝覃韬田鹏辉
- 关键词:烯丙基双马来酰亚胺微球
- 烯丙基COPNA-BMI树脂的力学性能被引量:3
- 2010年
- 以1-萘酚为单体、对苯二甲醇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缩合多核芳烃(COPNA)树脂,经烯丙基化处理后与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反应制备烯丙基COPNA-BMI共聚树脂,并对这种共聚树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当烯丙基COPNA树脂与BMI质量比为1:1时,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76.8MPa、3.1%、28HV、160.7MPa;共聚树脂的拉伸断口微裂纹扩展区处出现了韧窝,显示出一定的韧性。
- 李金土林起浪柯余良易小红
- 关键词:烯丙基COPNA树脂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力学性能
- 沥青基纳米球状炭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5
- 2010年
-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硝硫混酸为氧化剂,首先制备出水性中间相沥青AMP,然后在硅油与AMP形成的油包水乳液中,采用炭基溶胶-凝胶法制备沥青基纳米球状炭。利用FT-IR、TG、TEM和XRD等分析方法,对AMP、炭原粉及沥青基球状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制备AMP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硝化、氧化和磺化反应,炭化制备纳米球状炭过程中硝基、羟基、羧基、磺酸基等官能团分解脱除;炭原粉的热解过程主要包含3个阶段,即脱水、脱除官能团和炭骨架的重排;所得沥青基纳米球状炭的球形度为95.9%,粒径集中在50 nm左右;球状炭的d002=0.348 0 nm,球体为乱层石墨结构。
- 程有亮李铁虎李凤娟陈清香赵廷凯林起浪
- 关键词:乳液官能团
- 新型炭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悬浮缩聚法制得烯丙基COPNA-BMI树脂微球,然后经过炭化处理后得到新型炭微球。采用SEM观察这种树脂微球及炭微球的表面形貌;采用FT-IR分析该树脂微球炭化过程官能团的变化;采用元素分析仪对不同温度下该树脂微球C、H、O、N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XRD对炭微球的微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炭微球到具有很好的球形和表面光洁度,其结构为无定形炭;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炭微球的C含量逐渐增加,H、O含量明显降低。
- 林起浪郑敏枝覃韬田鹏辉
- 关键词:树脂悬浮法炭微球
- 添加松香对中间相炭微球制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松香为添加剂,通过热缩聚合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采用FT-IR、SEM、偏光显微镜等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松香对中间相炭微球制备的影响。研究表明松香的加入能有效限制沥青的过度聚合,不仅促进中间相炭微球的成核和生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中间相炭微球的融并;当松香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改性煤沥青经450℃热解2h可制备出球形度好、粒径均匀的中间相炭微球,其平均粒径为15.3μm,收率达44.1%。
- 马志超林起浪蔡秋红陈智明
- 关键词:松香中间相炭微球煤沥青
- BMI树脂/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011年
- 本文以烯丙基缩合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与双马来酰亚胺(BMI)共聚制备BMI树脂,通过溶液插层的方法制备BMI树脂/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为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其起始热分解温度为450℃,高温(800℃)分解的残炭率为48.8%,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郑瑞刚林起浪郭单余田鹏辉
- 关键词:氧化石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 添加稻壳木质素/SiO_2复合物对煤沥青成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TGA研究添加稻壳木质素/SiO2复合物(LSH)前后煤沥青的热行为;采用偏光显微镜和XRD研究稻壳木质素/SiO2复合物对煤沥青焦化产物的光学组织和微晶结构的影响;采用SEM和EDS研究稻壳木质素/SiO2复合物对煤沥青焦化产物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稻壳木质素/SiO2复合物的添加不仅提高煤沥青的耐热性能,而且显著影响煤沥青焦化产物的光学组织和结构。
- 黄蕴青林起浪马志超唐海燕
- 关键词:SIO2煤沥青光学组织焦化
- N-PMI改性酚醛树脂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 2011年
- 以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改性酚醛树脂为原料、以硅油为分散和导热介质,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单分散性较好的树脂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炭化前后树脂微球的形态;采用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N-PMI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热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不同炭化温度树脂微球官能团的变化。研究表明,N-PMI改性酚醛树脂微球球形度完好,表面光洁,其粒径主要分布在10μm~20μm之间,其炭化产物是具有很好球形度的炭微球;该树脂微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其热分解起始温度为400℃,800℃的残炭率达61.8%。
- 郭单余林起浪郑瑞刚郑敏枝
- 关键词:N-苯基马来酰亚胺酚醛树脂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