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5014)

作品数:10 被引量:110H指数:7
相关作者:周海光郭富德冯小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雷达
  • 8篇多普勒
  • 8篇反演
  • 8篇风场
  • 8篇风场反演
  • 7篇多普勒雷达
  • 7篇双多普勒雷达
  • 5篇多普勒天气
  • 5篇多普勒天气雷...
  • 5篇天气雷达
  • 4篇雨带
  • 4篇中尺度
  • 4篇双多普勒天气...
  • 4篇螺旋雨带
  • 3篇中尺度结构
  • 3篇台风
  • 3篇暴雨
  • 2篇三维风场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性

机构

  • 9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9篇周海光
  • 1篇冯小虎
  • 1篇郭富德

传媒

  • 2篇气象
  • 1篇气象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水文海洋...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热带风暴“风神”(0806)螺旋雨带中尺度结构双多普勒雷达的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广州和深圳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时间同步探测资料进行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分析了强热带风暴"风神"(0806)螺旋雨带的三维动力结构。螺旋雨带内部强回波区的低层有强辐合区,最大辐合超过-15×10-4 s-1;雨带的高层以辐散气流为主。雨带内部上升和下沉气流共存,最大上升气流为4 m/s,最大下沉气流超过-1 m/s。在沿着风暴中心的垂直剖面内,螺旋雨带外侧低层有较强的内流,气流从雨带外侧低层进入,最强内流位于1 km高度以下;雨带内侧有明显的外流。两支气流在雨带强回波区辐合,水汽在此处辐合抬升;这种动力结构对于强降水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切向速度呈逆时针旋转,最大速度在3 km高度层,速度值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周海光
关键词:螺旋雨带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
罗莎(0716)台风外围螺旋雨带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强台风罗莎(Krosa)于2007年10月7日15:30在福建省福鼎和浙江省苍南交界处第三次登陆,登陆期间,"罗莎"外围螺旋雨带恰好穿越宁波和舟山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区。利用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对双雷达时间同步探测资料进行风场反演,研究了螺旋雨带的三维风场结构。在螺旋雨带内部低层有多个强回波区。3 km高度以下,在雨带上游,雨带外侧水平速度与雨带夹角较小,内流较弱;雨带下游,水平速度与雨带夹角逐渐增大,内流较强;在雨带内侧有明显的外流。垂直剖面内,雨带外侧低层有明显的内流,气流从雨带外侧2 km高度以下的低层进入雨带;而在雨带内侧存在明显的外流,两支气流在雨带内部低层辐合,在雨带内部形成强回波区;外围螺旋雨带切向速度分量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大速度区在2 km高度。
周海光
关键词:台风螺旋雨带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
罗莎台风螺旋雨带三维动力结构双多普勒雷达研究
强台风'罗莎'(Krosa)于2007年10月7日15:30在福建省福鼎和浙江省苍南交界处第三次登陆,登陆期间,'罗莎'外围螺旋雨带恰好穿越宁波和舟山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区。利用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对双雷达时间同...
周海光
关键词:台风螺旋雨带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
文献传递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化拼图系统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我国正在进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建设工作,组网雷达三维数据拼图对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改善临近预报、深化雷达资料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发了基于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原始数据的三维组网数字化拼图软件系统,介绍了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实现等内容。
周海光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雷达拼图灾害性天气软件系统
超强台风韦帕(0713)螺旋雨带中尺度结构双多普勒雷达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超强台风"韦帕"(Wipha)是2007年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在浙江省造成了特大暴雨。利用宁波和舟山双多普勒天气雷达同步观测资料,对"韦帕"的两条螺旋雨带进行了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并综合利用组网雷达拼图数据等资料,对螺旋雨带的三维精细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两条螺旋雨带的三维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螺旋雨带内部低层有多个强回波区,水平速度大值区主要分布在强回波带上;强回波带的低层有较强的上升气流,最强上升气流超过4 m/s。在螺旋雨带中存在多个辐合辐散对、上升下沉气流对,这对于螺旋雨带的维持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沿着台风中心的垂直剖面内,螺旋雨带内部的强回波区向雨带外侧倾斜。雨带外侧2 km高度以下的低层有较强的内流,最大值为5 m/s;雨带内侧有较强的外流,2 km高度以上均受外流控制;内流和外流在雨带中部低层汇合抬升。切向速度的强中心出现在3 km高度,速度值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2)两个时段的螺旋雨带也存在差异。前一个时段的螺旋雨带对流发展更旺盛,45 dBZ的回波高度为4.8 km,而后一个时段的螺旋雨带45 dBZ的回波高度仅3.2 km。垂直剖面内,前一个时刻螺旋雨带低层辐合更强,最强辐合值超过-15×10-4s-1,正是由于低层的强辐合和充足的水汽供应,才使得雨带内部中低层的回波发展旺盛。
周海光
关键词:台风螺旋雨带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
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研究暴雨三维风场结构被引量:5
2008年
使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对2005年6月11—12日梅州和汕头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华南暴雨资料进行了三维风场反演,对暴雨系统的中尺度三维动力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主要是由中低层的中β尺度辐合线、中β尺度切变线和嵌于其中的中γ尺度涡旋共同作用引发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结构,有利于暴雨系统的触发、维持和发展。最后,综合分析结果给出了此次暴雨的三维动力结构模型。
周海光
关键词:华南暴雨三维风场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
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模型的双多普勒雷达研究被引量:32
2007年
使用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对2003年6月26—27日合肥和马鞍山多普勒雷达探测到的江淮梅雨锋大暴雨资料进行了三维风场反演,对其中β和中γ尺度三维动力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及其上的中γ尺度对流云团是此次暴雨的主要降水系统。中低层的中β尺度辐合线对此次暴雨的触发、发展、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辐合带的逐渐减弱,强降水也逐渐减弱。中尺度对流系统低层的正涡度大值区与辐合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对应地面的强降水区。文中还给出了此次暴雨的三维动力结构模型。
周海光郭富德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中尺度对流系统
2008年8月1~2日滁州特大暴雨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试验的初步结果被引量:13
2009年
受"凤凰"低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008年8月1~2日安徽省东部和江苏西部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到特大暴雨。滁州和全椒24 h雨量分别为429 mm和414 mm,此次特大暴雨具有局地性和降水强度大的特点。使用南京和马鞍山双多普勒雷达时间同步观测资料,对此次暴雨的三维风场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暴雨的三维风场结构。由雷达回波分析可知,此次暴雨是由β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内部还有γ中尺度对流单体,对流单体发展非常旺盛。中低层切变线自西向东移入降水区后,在该地区停留较长时间,加之有充足的水汽供应,造成了局地特大暴雨。在垂直剖面内,对流系统发展旺盛,强降水区上空回波较强且对应着较强的上升气流区,而在强回波中心区的两侧均有下沉气流。当切变线减弱并移出降水区后,强降水停止。
周海光
关键词:暴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
机载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机载多普勒天气雷达由于其灵活机动性,在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系统中尺度三维精细结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机载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及其资料应用进行了概要性综述,主要从机载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展历程、4种主要机载多普勒雷达技术特点、雷达天线扫描策略、单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雷达资料同化以及目标观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着重讨论了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指出发展具有快速扫描和双偏振功能的机载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是机载天气雷达的发展方向,它可以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数据,能够对云和降水系统的三维精细动力结构、热力结构以及微物理结构等进行综合研究。
周海光
关键词:风场反演相控阵雷达
多种连接方式在自动站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前自动气象站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到用户平台的连接有多种方式,各种连接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每种连接方案,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
胡利军冯小虎
关键词:数据传输光纤连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