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R507212)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童裳伦胡洲刘维屏卓霞军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光谱法研究百草枯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4
- 2010年
- 以亚甲基蓝(MB)为分子探针,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百草枯与小牛胸腺(ctDNA)的相互作用.MB分子主要以嵌插方式结合到ctDNA双螺旋结构上,而百草枯则以非竞争方式抑制MB与ctDNA的结合;百草枯对MB-ctDNA体系的荧光偏振以及百草枯对ctDNA圆二色光谱的影响,结果均表明百草枯与ctDNA主要作用方式为非嵌插结合.NaCl对百草枯与ctDNA的结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带正电荷的百草枯离子可能通过与ctDNA链上带负电荷的磷酸基以静电相吸的方式结合而堆积在ctDNA双螺旋表面,引起ctDNA收缩,减弱了结合位点附近MB与ctDNA的静电作用;这可能由于钠离子中和了ctDNA磷酸基上的负电荷,从而削弱了百草枯与ctDNA间的静电作用.通过Scatchard方程计算,获得了百草枯与ctDNA的结合常数为1.80×104L·mol-1.
- 童裳伦胡洲刘维屏
- 关键词:百草枯小牛胸腺DNA荧光偏振圆二色光谱相互作用
- 稀土离子增敏的恩诺沙星荧光体系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研究了稀土Y^3+离子与恩诺沙星配合物体系的荧光特性,Y^3+离子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由此建立了灵敏测定恩诺沙星药物的分析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4和424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恩诺沙星在1.0×10^-9-5.0×10^-6mol·L^-1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1,检测限为2.3×10^-10mol·L^-1(S/N=3);同时试验了常见金属离子与配伍药对其测定的干扰,进行了在配伍药中的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8.0%-107.0%之间,RSD在0.9%-4.5%之间以及对动物专用的恩诺沙星注射液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用铽离子荧光探针法测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此外,对该荧光体系的发光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 卓霞军童裳伦
- 关键词:恩诺沙星氟喹诺酮荧光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