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101-0708)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聂忆华张起森徐阳何增镇赵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沥青
  • 3篇沥青路
  • 3篇沥青路面
  • 3篇路面
  • 2篇路工
  • 2篇公路
  • 1篇代建制
  • 1篇道路工程
  • 1篇等级公路
  • 1篇应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估方法
  • 1篇中国公路
  • 1篇全厚式
  • 1篇全厚式沥青路...
  • 1篇弯沉
  • 1篇项目管理
  • 1篇沥青层
  • 1篇沥青混合
  • 1篇沥青混合料

机构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张起森
  • 5篇聂忆华
  • 1篇何增镇
  • 1篇赵建新
  • 1篇徐阳

传媒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中南林学院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寿命沥青路面沥青层力学分析及其层位划分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基于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标准,参考国际成功的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选取不同的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如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采用BISAR3.0路面力学计算程序计算不同深度处的力学响应,分析其计算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其力学响应规律具有普遍性,在综合考虑各种结构层材料性能与厚度条件下,沥青层内0~7cm为高受力复合区域,是各种损坏最易发生区域;沥青层最大拉应变易出现在沥青层表面和沥青层底面,是产生路表开裂和沥青层底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沥青层合理划分为3层,分别为磨耗层、联结层和下承层,给出了各结构层应满足的力学性能要求及厚度范围。
聂忆华张起森
关键词:道路工程
CM模式在中国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针对我国目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对CM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CM模式在我国公路工程中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公路工程的项目管理的需求,设计了三种CM模式,给出了其适用范围,同时对CM模式推广过程中应当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最后结合我国政府目前推广的代建制,分析了两者内在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聂忆华张起森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代建制
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弯沉设计指标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在充分考虑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弯沉计算公式对其的不适应性,借鉴国内相关参数研究成果和国外成熟的相关弯沉计算公式,通过国内外计算公式参数转换与修正,提出了适合我国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弯沉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普通和长寿命两种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弯沉公式进行了具体推导。该研究为国内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弯沉设计起到了指导意义。
聂忆华张起森
关键词:全厚式沥青路面弯沉
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直线预估方法
2006年
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对车辙形成机理及其预估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对不同级配下沥青混合料进行系统的车辙试验,全程采集车辙形成过程中的变形数据,对数据分别采用双对数曲线、半对数曲线和直线3种函数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车辙形成具有一致的规律性,其不同时刻下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基本上一致,变形稳定后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也一致.预估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采用3种统计分析方法对车辙形成规律进行分析,精度均较高,其中直线预估方法拟合精度最高,计算简便、直观,便于工程采用.
聂忆华赵建新张起森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方法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分布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基于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路面结构有限元法,主要探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结构层材料性能和厚度允许选择范围内,最大剪应力均分布在距路表3 cm深度范围内;影响剪应力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沥青层模量、泊松比和基层模量。通过计算数据与试验测试抗剪强度对比分析可知:对于普通三层沥青层面层结构,上面层和中面层应进行剪应力验算,且验算时需找到准确的计算点位才能得到各层内最大剪应力值。
聂忆华张起森徐阳何增镇
关键词:沥青路面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