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200810SIC)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相关作者:
张静玉
黄维
施尔畏
陈之战
陈博源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电子电信
主题
2篇
欧姆接触
2篇
NI
2篇
SIC
1篇
碳化硅
1篇
肖特基
1篇
肖特基接触
1篇
膜厚
1篇
互扩散
1篇
6H-SIC
机构
2篇
中国科学院
2篇
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2篇
陈之战
2篇
施尔畏
2篇
黄维
2篇
张静玉
1篇
严成锋
1篇
肖兵
1篇
刘庆峰
1篇
陈义
1篇
刘茜
1篇
陈博源
传媒
2篇
物理学报
年份
1篇
2010
1篇
2009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氢氟酸刻蚀对Ni/6H-SiC接触性质的作用
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浓度为10%的氢氟酸(HF)刻蚀6H-SiC单晶片,研究了HF刻蚀时间对Ni/6H-SiC接触性质的影响.经24h刻蚀的SiC基片在溅射Ni层后,其接触表现良好线性的电流-电压(I-V)曲线.低于这个腐蚀时间的接触具有明显的势垒,但在大于1000℃快速退火后,也得到了良好线性的I-V曲线.X射线衍射(XRD)和俄歇能谱(AES)深度元素分析表明Ni2Si和C是快速退火后的主要产物.XRD和低能反射电子能量损失谱表明表层的C元素是以非晶态存在.通过研究高温快速退火下元素的互扩散及HF与SiC表层反应机理,发现SiC表面富碳层是这两种方法形成欧姆接触的关键因素.
黄维
陈之战
陈博源
张静玉
严成锋
肖兵
施尔畏
关键词:
欧姆接触
SIC
互扩散
组合材料方法研究膜厚对Ni/SiC电极接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组合材料方法研究了金属Ni膜厚对Ni/SiC接触性质的影响.16个膜厚均为18nm的Ni/SiC电极具有较为一致的肖特基接触性质;膜厚从10nm增加到160nm,肖特基接触的电流-电压(I-V)曲线随膜厚发生显著变化.分析表明这种变化源于膜厚对理想因子n和有效势垒高度ФB的影响.1000℃快速退火后,这些肖特基接触都转变为欧姆接触,Ni2Si是主要的生成物.I-V曲线测试表明,Ni膜厚为30至70nm范围时能稳定得到性质较好的欧姆接触.证实了之前认为Ni/SiC高温退火后富碳层存在一个合适范围以形成良好欧姆接触的结论.
黄维
陈之战
陈义
施尔畏
张静玉
刘庆峰
刘茜
关键词:
碳化硅
肖特基接触
欧姆接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