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2003B009)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林秋兰周赫黄荣华林良才杨志前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证候
  • 1篇职业性慢性铅...
  • 1篇中毒
  • 1篇铅中毒
  • 1篇中医
  • 1篇中医临床
  • 1篇中医临床证候
  • 1篇中医证
  • 1篇中医证候
  • 1篇临床证候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铅中毒

机构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1篇高渝峰
  • 1篇刘旭生
  • 1篇江朝强
  • 1篇蔡业峰
  • 1篇刘兴烈
  • 1篇刘敏雯
  • 1篇黄笑芝
  • 1篇吴伟鸿
  • 1篇杨志前
  • 1篇林良才
  • 1篇黄荣华
  • 1篇周赫
  • 1篇林秋兰

传媒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临床证候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获得每一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候分型,比较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470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中不同证候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27.45%)、心脾两虚(22.34%)、痰火扰心(14.47%)、大肠结热(12.98%)、痰毒阻络(10.85%)、肾阳虚(7.02%)、肾阴虚(4.47%)、痰毒蒙闭(0.43%)。从虚实来看,61.28%的患者以虚证为主(第一、二、四、五证型),38.72%以实证为主。不同年龄组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男女患者均以脾胃虚寒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心脾两虚,最低为痰毒蒙闭,男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者中,铅吸收主要存在5个中医证型,其显现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胃虚寒(50%)、心脾两虚(18.55%)、大肠结热(16.94%)、肾阳虚(8.06%)、痰火扰心(6.45%);轻度中毒则依次为心脾两虚(24.16%)、脾胃虚寒(24.16%)、大肠结热(20.13%)、痰火扰心(20.13%)、肾阳虚(6.71%)、肾阴虚(6.7%);中度中毒依次为痰毒阻络(26.15%)、心脾两虚(23.59%)、脾胃虚寒(15.9%)、痰火扰心(15.38%)、肾阴虚(7.18%)、肾阳虚(6.67%)、大肠结热(5.13%);中毒仅出现属痰毒蒙闭型的铅脑病2例,暂未收集到铅麻痹病例。结论:本结果初步揭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驱铅提供依据。
刘兴烈刘旭生刘敏雯江朝强黄荣华黄笑芝周赫蔡业峰林良才林秋兰杨志前吴伟鸿高渝峰
关键词:铅中毒慢性中医证候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