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9130)

作品数:11 被引量:129H指数:5
相关作者:盛谦朱泽奇陈福江乐大维朱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下洞室
  • 5篇洞室
  • 4篇地下洞室群
  • 4篇洞室群
  • 4篇岩体
  • 3篇地震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动态
  • 2篇动态稳定
  • 2篇动态稳定性
  • 2篇软土
  • 2篇深厚软土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铁路
  • 2篇破坏过程
  • 2篇稳定性
  • 2篇节理
  • 2篇节理岩体
  • 2篇高速铁路
  • 2篇FLAC3D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中交第二公路...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盛谦
  • 5篇朱泽奇
  • 3篇冷先伦
  • 3篇崔臻
  • 3篇马建林
  • 3篇朱林
  • 3篇乐大维
  • 3篇陈福江
  • 2篇张占荣
  • 2篇刘继国
  • 2篇王帅
  • 2篇杨艳霜
  • 1篇李红霞
  • 1篇赵新益
  • 1篇郭建湖
  • 1篇陆定杰
  • 1篇张勇慧
  • 1篇李扬帆
  • 1篇刘庆辉
  • 1篇周春梅

传媒

  • 3篇岩土力学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水力发电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频域分析方法在层状节理岩体波动问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考虑波的多次反射,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研究一维波在层状节理岩体中的传播问题。首先基于波动理论、线性位移不连续模型在频域内建立一维波沿多条平行节理传播的总体传递矩阵,结合边界条件解得层状节理岩体中一维波传播的频域解,然后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将频域解过渡到时域解,最后运用上述方法研究了SV波在不同间距、不同条数节理组处的传播,并与离散元程序UDEC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节理间距增大,位移透射系数|TN|(透射波与入射波振幅比值)的变化趋势呈现上升、下降、平稳3个阶段;在透射系数|TN|呈上升阶段的节理区间内,透射系数|TN|对节理条数依耐性很小;通过与UDEC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求解方法是可行的。
王帅盛谦朱泽奇周春梅
关键词:应力波离散傅里叶变换频域
岩石卸围压破坏过程的能量耗散分析被引量:42
2011年
在分析试验机与岩样之间能量交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岩样卸围压破坏过程的能量耗散规律,以及能量与岩样变形、围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卸围压破坏过程中,能量耗散与岩样的破坏特征及施加围压有较大关系;延性破坏的能量耗散大于脆性破坏,同一种破坏模式下,岩样的能量耗散随施加围压的增大而增大。2种卸围压试验均表明,能量耗散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与侧向变形呈线性关系,且在相同侧胀水平下,施加围压越大,能量耗散越大,岩样更具脆性破坏特征。
朱泽奇盛谦肖培伟刘继国
关键词:卸围压能量耗散应变能脆性破坏侧向变形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均质岩石材料破坏过程模拟被引量:37
2011年
以三峡花岗岩为例,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进行非均质岩石材料的破坏过程模拟。首先,利用花岗岩微观结构观测图像确定数值模拟计算网格的合适尺寸;进一步结合花岗岩的矿物鉴定结果,在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了数值计算模型与材料真实细观结构的耦合分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更加方便快捷的非均质岩石材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利用同批次三峡花岗岩的经验应变软化模型,进行了单轴抗压下岩石的剪切带分布及裂纹破坏过程模拟,对破坏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现象进行了探讨。最后,围绕该花岗岩岩样进行了不同围压三轴压缩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同时也表明,在岩石破裂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中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岩石细观结构破坏力学行为研究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朱泽奇肖培伟盛谦刘继国冷先伦
关键词:非均质材料模糊聚类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地下洞室群地震动态稳定性研究
在开展玄武岩加卸载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剖面地震动数值模拟分析,采用小波包分析工具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洞室群围岩的地震动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小波包分频分析,13号机组...
冷先伦刘加进崔臻盛谦
关键词:地震动动态稳定性MANN-KENDALL法FLAC3D
文献传递
节理岩体变形模量的结构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变形等效原则,推导1组结构面单独切割岩体及多组结构面组合切割岩体时,岩体变形模量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引入一种圆形的全空间展示图,结合等值线云图的形式,对节理岩体变形模量进行三维空间全方位展示,为便捷地预测岩体变形模量及其结构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在此研究基础上,研究单组结构面单独切割及2,3组结构面任意组合切割岩体时,岩体变形模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全空间展示图上表现为:单组结构面切割时,结构面平行方向变形模量取最大值、表现为一条极值线,结构面垂直方向变形模量取最小值、表现为一极值点;2组结构面切割时,最大值为单独切割时极值线的交点,最小值位于单独切割时极值点的连线上;3组结构面切割时,最大值位于切割时极值线围成的最小三角形内,最小值位于单独切割极值点围成的三角形内。研究还表明,结构面切割组数越多,岩体变形模量的弱化程度越明显。该方法可为三维全空间评价岩体变形模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占荣赵新益刘庆辉盛谦杨艳霜
关键词:岩石力学变形模量各向异性
基于开挖损伤效应的岩体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由于应力重分布和开挖扰动等因素,对于地下洞室开挖面附近的岩体,其力学特性会有一定程度的劣化,称之为岩体力学参数的开挖损伤效应.本文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向量机模型等原理,建立了考虑开挖损伤效应的LSSVM-PSO反分析模型;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针对现场变形监测成果进行了位移反演分析,得到了损伤区范围与弱化程度.将开挖损伤区范围作为待反演参数,通过位移反分析得到损伤区范围是一次新的尝试,可为类似工程研究提供借鉴.
张占荣郭建湖杨艳霜盛谦
关键词:岩体位移反分析
考虑压缩模量深度效应的深厚软土桩基沉降计算被引量:17
2012年
对于深厚软土桥梁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针对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沉降,以DK152工点处的土工试验数据和现场测试成果为基础,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与土层深度有关的天然状态下压缩模量计算公式。在该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神经网络建立土层压缩模量与桩基沉降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不同土层在不同深度的压缩模量进行反演分析,相关反演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值基本一致,得到的桩基沉降量与现场监测位移吻合良好,说明文中提出的压缩模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相关模型概化和反演计算方法也是合理的,对深厚软土地基下高速铁路桥梁深长桩基的沉降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福江马建林朱林乐大维
关键词:高速铁路压缩模量经验公式反演分析沉降
高速铁路桥梁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京沪高铁天津特大桥张家窝试验段DK124工点D19#桥墩,经现场测试,分析桩身钢筋应力变化;并通过弹性力学公式计算获得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研究其分布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桩身轴力随荷载的递增而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桩顶附近桩身轴力波动范围较大,桩顶5 m范围内存在"负"摩擦现象;②恒载作用下桩端反力为桩顶压力的30%,这与桩端持力层为工程性质较好的粉砂层有关;③在桩顶最大恒载作用下,各土层摩阻力的发挥程度仅为相关规范给定极限值的15%~20%,桩端阻力为相关规范给定极限值的40%,符合设计要求。
陈福江马建林朱林乐大维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墩钢筋计
节理网络有限元法在地下洞群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运用节理网络有限元法(JFEM),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主厂房集水井的典型剖面,研究了裂隙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和锚杆对岩体的锚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节理网络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与实际岩体结构高度一致,对于一些常见的不稳定地质体的支护计算结果也较为合理,为裂隙岩体的稳定性评价和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合理的分析途径。
吴基昌崔臻盛谦李红霞
关键词:地下洞室群大岗山水电站
地下洞室群地震动态稳定性研究
在开展玄武岩加卸载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剖面地震动数值模拟分析,采用小波包分析工具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洞室群围岩的地震动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小波包分频分析,13号机组...
冷先伦刘加进崔臻盛谦
关键词:地震动动态稳定性MANN-KENDALL法FLAC3D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