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22B)

作品数:16 被引量:279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得祥杨改河康冰迪玮峙杜焰玲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环境因子
  • 5篇油松
  • 4篇群落
  • 4篇人工林
  • 4篇林分
  • 4篇林分密度
  • 3篇多样性
  • 3篇秦岭山地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林区
  • 2篇油松人工林
  • 2篇土壤
  • 2篇小陇山
  • 2篇冷杉
  • 2篇火地塘
  • 2篇火地塘林区
  • 2篇巴山冷杉
  • 1篇油松飞播林
  • 1篇油松林

机构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陕西省循环农...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12篇王得祥
  • 4篇杨改河
  • 3篇保积存
  • 3篇刘振学
  • 3篇任学敏
  • 3篇白宇
  • 3篇迪玮峙
  • 3篇康冰
  • 3篇杜焰玲
  • 3篇黄青平
  • 3篇秦晓威
  • 3篇赵双喜
  • 2篇张丽楠
  • 2篇高妍夏
  • 2篇方凯
  • 2篇张莹
  • 2篇张洋
  • 2篇吴昊
  • 1篇陈飞
  • 1篇何志美

传媒

  • 5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地条件对川滇桤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立地条件不同设置样地,对样地内生长的5年生川滇桤木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进行测量,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川滇桤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水湿条件在促进川滇桤木生长方面作用明显。
赵总张兆国谢德兵张玉娟李祖智
关键词:川滇桤木生长量标准木
商洛山区人工油松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在陕西省商洛山区人工油松群落分布集中的地段设置16个样地,对其分布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样地附近土壤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α多样性指数对研究区域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度,并分析了12个环境因子与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群落样地共记录植物48科84属95种,油松林下灌草组成丰富,分布较广的物种有木兰科、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和莎草科,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年龄的二项式回归达显著水平(P=0.023 7)、与20~40cm土壤速效N含量的二项式回归达极显著水平(P=0.003 3);Pielou均匀度指数与0~20cm土壤pH值二项式回归达显著水平(P=0.014 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标准化坡向的直线回归达显著水平(P=0.049 6)、与40~60cm土壤pH值的二项式回归达显著水平(P=0.029 0)。研究表明,该群落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年龄、土壤速效N、坡向、以及土壤pH值影响。
吴昊刘华张洋王得祥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
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对更新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调查太白山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林隙及土壤化学性质对乔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苗密度较小,为0.059株·m-2,但林下与林隙均以巴山冷杉更新苗为主;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著(P=0.160),但巴山冷杉幼苗密度表现为林隙内显著高于林下(P=0.012);相关分析表明,小林隙更利于巴山冷杉更新(r=-0.397,P=0.030),而林隙大小对牛皮桦更新没有显著影响(r=0.125,P=0.511);在林下,土壤碱解N、全P含量和pH值与牛皮桦更新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林隙内,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与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全P含量与牛皮桦幼树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及林隙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碱解N含量与牛皮桦和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林下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隙,而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含量显著低于林隙。
任学敏杨改河秦晓威王得祥刘振学赵双喜白宇
关键词:林隙土壤化学性质
陕西商洛油松飞播林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在陕西商洛地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设置样地开展林分结构调查,并获取28株解析木,运用WinDENDRO软件进行树干解析,统计分析陕西商洛地区油松飞播林的生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为(10.52±0.18)m、(10.99±0.28)cm和(0.061 9±0.001 8)m3;该地区油松树高生长率在20a以后趋于减慢、胸径与材积生长率25a以后趋于减慢。2)海拔、坡位、坡向和林分密度对油松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立地因子、林分密度条件下,油松生长情况差异显著。其中海拔800~1 000m范围内油松生长表现最好;阴坡、下坡位油松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坡向、坡位;密度则以1 000~1 400株.hm-2适宜。
黄青平王得祥刘华张丽楠
关键词:油松飞播林
太白山几类植物群落灌木及草本层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2条非饱和与2条饱和曲线方程对太白山7种类型植物群落(Ⅰ.锐齿栎林、Ⅱ.铁橡树林、Ⅲ.红桦林、Ⅳ.巴山冷杉-牛皮桦林、Ⅴ.巴山冷杉林、Ⅵ.太白红杉林和Ⅶ.头花杜鹃-大毛状薹草灌草丛)灌木及草本层拟合的种-面积曲线,计算研究精度要求分别为60%、70%、80%、90%时各群落各层的最小取样面积,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灌木及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均随研究精度增高而增大,群落Ⅰ~Ⅶ灌木层的取样面积分别为96、35、73、63、75、1701、8 m2时,草本层为91、91、57、59、71、657、m2时,可满足精度80%以下的研究要求;灌木层的取样面积为163、62、122、104、120、296、35 m2时,草本层为150、151、109、110、126、1192、9 m2时,可满足精度90%的研究要求.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群落灌木及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存在差异,有些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因此,在野外调查时应根据研究精度要求和群落类型合理设置最小取样面积.
任学敏杨改河王得祥秦晓威刘振学赵双喜白宇
关键词:种-面积曲线植物群落
基于植被指数的秦岭森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利用HJ-1/HIS L2级高光谱数据提取敏感反应森林健康状况的植被指数,用敏感性分析法筛选指标,建立评价森林健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森林健康指数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和优质健康,绘制健康状况分布图。从小班和样地二水平验证该森林健康评价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在二水平上均与传统调查方法获得的结果显著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707和0.665。该模型所得森林健康指数小于传统调查结果,但趋势一致。
麻坤赵鹏祥季菲菲翟晓江孙凯
关键词:植被指数高光谱影像层次分析法
秦岭山地油松群落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61
2011年
采用样方法,对秦岭山地油松次生林群落更新特性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次生林更新层乔木树种共36种,占总种数的51.4%;优势种有短柄枹栎、锐齿栎和榛子等;幼苗库丰富,高度级及龄级较小;更新方式以实生为主,该森林群落处于演替中期、林分密度对林下乔木幼苗、幼树数量影响极显著(P<0.01),当林分密度从580株.hm-2增加到1500株.hm-2时,林下更新的幼苗、幼树密度呈增加趋势,随着林分密度的继续增加,其密度逐渐减少;坡向对幼苗、幼树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当坡向由南偏西10°到南偏西40°,林下幼树密度逐渐减少,至阴坡(北偏东10°)幼树数量又逐渐增加.不同坡位林分更新特征各异,平坡林分中幼苗、幼树密度均较大;从坡下向上,幼苗密度逐渐减少,而幼树密度逐渐增大;海拔从1159 m增至1449 m,幼树密度逐渐增加,至1658 m时,幼树密度逐渐减小,而幼苗密度则一直呈现增加趋势.处于阴坡的中密度林分更新效果最佳.合理调整林分密度是加快林分更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康冰王得祥崔宏安迪玮峙杜焰玲
关键词:秦岭山地林分密度环境因子
秦岭中段典型群落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林区的典型林分(锐齿栎林、油松林、华山松林)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均表现为:华山松林>油松林>锐齿栎林;从不同群落类型方面来看,由茜草+凤毛菊-苦糖果+悬钩子-油松+梾木组成的油松林群落丰富度最大,处于演替的进展阶段,由蕨类+禾本科-菝葜+忍冬-锐齿栎组成的锐齿栎林群落丰富度最小,群落的演替有逆行进展的趋势。
方凯王得祥保积存
关键词:多样性群落
小陇山人工油松林径级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典型样方法获取样地数据,并根据径级分布、物种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小陇山人工油松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中小径级林木较多,缺乏大径级林木;林下更新物种丰富,共包含47个科98个属112种;Gleason丰富度指数随着林龄和郁闭度增加而减小,且从阴坡向阳坡逐渐升高;多样性指数Simpson与Shannon-Wiene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一样,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多样性指数随着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小,从阴坡向阳坡逐渐升高,而均匀度指数受郁闭度和坡向的影响较小。小陇山人工油松林群落总体更新良好。
康迪郭垚鑫杜焰玲王得祥杨改河
关键词:人工油松林径级结构多样性小陇山
秦岭山地巴山冷杉林的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巴山冷杉林的更新特征及其更新影响因子,为巴山冷杉林的天然更新趋向判定及近自然化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以乔木层与灌木层重要值及乔木径级结构、林下木本植物更新特征为指标,分析巴山冷杉林的更新特征,并通过林下木本植物更新层的密度分析不同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乔木层中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重要值为193.96%,为建群种,亚优势种为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var.septentrionalis),二者的径级结构中0~≤5cm个体缺乏。林下更新层中乔木树种有7种,仅占总种数的17.9%,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的重要值最高,达到90.78%;林下的更新方式以灌木萌生为主,该森林群落乔木更新较差,处于衰退阶段。当海拔从2 300m上升到2 726m时,林下幼苗密度逐渐增加,随着海拔继续升高,幼苗密度却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幼树密度随着海拔的上升一直呈下降趋势。当林分密度从460增加到880株/hm2时,林下自然更新的幼苗密度达到57 000株/hm2,其后随林分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幼树密度在林分密度最小(460株/hm2)时达到36 500株/hm2,随后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当坡向从阳坡SE15°转至半阳坡SE84°时,林下幼苗密度呈现增加趋势,继续转向阴坡NE32°的过程中,则呈现递减趋势;林下幼树密度在由阳坡转向阴坡的过程中逐渐减少。【结论】秦岭山地巴山冷杉林乔木更新较差,处于衰退阶段;林下箭竹的过度生长对乔木树种的拓殖有严重抑制作用;海拔、林分密度、坡向等是该林分天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
迪玮峙康冰高妍夏张莹杜艳玲
关键词:秦岭山地巴山冷杉箭竹林分密度环境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