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050)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储炬钱江潮姚高峰秦秀林陆俊杰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胞内S-腺苷-L-甲硫氨酸含量及其合成酶活性的优化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对重组毕赤酵母胞内S-腺苷-L-甲硫氨酸(SAM)含量以及SAM合成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整流动相浓度和洗脱程序,建立了保留时间适中、分离效果好的SAM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SAM浓度在0.05~0.5 g.L-1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100.5%,相对标准偏差为0.72%~0.98%。该方法对胞内以及酶活测定液中的SAM能够进行有效分离,精密度高、稳定性好,能高效、准确地分析发酵过程菌体中SAM含量以及SAM合成酶活性。
- 姚高峰秦秀林储炬钱江潮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 优化甲硫氨酸补料策略提高重组毕赤酵母G12-CBS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
- 2012年
- 重组毕赤酵母G12-CBS经代谢工程改造,可高效表达重组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并弱化了SAM转化途径的关键酶β-胱硫醚合成酶,是一株优良的SAM高产菌。为了利用G12-CBS高效合成SAM,需对前体(甲硫氨酸)的补料策略进行优化。首先在摇瓶中考察了不同甲硫氨酸(L-Methionine,L-Met)添加量对于G12-CBS的影响,发现每24hL-Met补加量超过3mg/mL时,会影响重组菌生长和SAM合成。在15L发酵罐中优化L-Met的补料速率,当外源补料速率为0.4g/(L·h)时SAM产量最高,分别比补料速率为0.2g/(L·h)和0.6g/(L·h)时提高22.2%和31.8%,达到13.01g/L,比出发菌最高产量提高54%。代谢物及酶活测定的结果表明,较低的L-Met补料速率(0.2g/(L·h))导致前体供应不足而影响SAM合成,过高的补料速率(0.6g/(L·h))可能会抑制三羧酸循环,并且影响氮源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导致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受到抑制。
- 武晓乐秦秀林姚高峰储炬钱江潮
- 关键词:毕赤酵母S-腺苷甲硫氨酸甲硫氨酸
- 低氧诱导启动子PsADH2在毕赤酵母中的调控特性被引量:2
- 2013年
- 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乙醇脱氢酶Ⅱ(Alcohol dehydrogenaseⅡ)基因PsADH2的启动子是低氧诱导型启动子。利用透明颤藻血红蛋白(VHb)基因vgb、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gfp和β-半乳糖苷酶(Gal)基因lacZ作为报告基因,从转录和蛋白水平初步探讨了PsADH2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调控特性。结果表明:3个报告基因在PsADH2启动子的调控下,转录和蛋白水平均随溶氧的降低而升高,报告基因的表达对菌体生长无影响,这为构建新的诱导表达系统提供了有益的数据。
- 乔雪锋陆俊杰肖慈英储炬钱江潮
- 关键词:低氧诱导毕赤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