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委首都临床特色项目(Z121107001012057)
作品数:
5
被引量:11
H指数:2
相关作者:
黄东生
张谊
张伟令
胡慧敏
支天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科委首都临床特色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造血
3篇
造血干
3篇
造血干细胞
3篇
实体瘤
3篇
体外
3篇
自体外周血
3篇
自体外周血造...
3篇
外周
3篇
外周血
3篇
外周血造血干...
3篇
细胞
3篇
化疗
3篇
儿童
3篇
干细胞
2篇
造血干细胞移...
2篇
头颈
2篇
头颈部
2篇
自体外周血造...
2篇
外周血造血干...
2篇
颈部
机构
5篇
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5篇
张谊
5篇
黄东生
4篇
张伟令
3篇
支天
3篇
胡慧敏
2篇
洪亮
2篇
朱霞
1篇
刘爱萍
1篇
呙芳
1篇
刘爱平
1篇
张品伟
1篇
韩涛
1篇
文园
1篇
王一卓
传媒
3篇
中华实用儿科...
1篇
中国当代儿科...
1篇
国际儿科学杂...
年份
1篇
2016
1篇
2014
3篇
2013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儿童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病房2004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3例(男26例,女17例,中位年龄6.0岁)原发于头颈部的RMS。43例患儿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综合治疗采用规律化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综合治疗。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疗效。结果43例头颈RMS随访至2012年5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3—83个月),放弃治疗4例,获随访39例。39例患儿完全缓解27例(69%),带瘤存活达部分缓解7例(18%),5例因脑转移死亡。总生存率达到87%(34/39)。8例头颈部患儿行^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问植入,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对于儿童头颈部RMS应提倡多学科综合治疗。^125Ⅰ粒子组织问植入、常规化疗、大剂量化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肿瘤缓解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张谊
张伟令
黄东生
呙芳
韩涛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化疗
头颈部
儿童
恶性实体瘤患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和回输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采集、回输过程中及移植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11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明确诊断、予大剂量化疗结合APBSC移植(APBSCT)治疗的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38例(男27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不良反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化疗不良反应标准及Bearman标准进行评估,总结APBSC采集、回输过程中及回输后的不良反应。结果1.38例患儿外周血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数(5.6±2.2)×10^8/kg;CD34^+细胞数量(3.8±2.6)×10^6/kg。采集干细胞数量达标准者31例,占81.6%(31/38例)。2.38例患儿APBSC回输后(12.3±3.1)d获得骨髓重建。其中回输的CD34^+细胞数量与骨髓重建时间呈负相关(rs=-0.634,P=0.001)。3.采集及回输过程中的不良反应:38例患儿APBSC采集过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低血压、血小板减少等。APBSC回输过程中的不良反主要为血红蛋白尿、高血压及消化道反应。其中血红蛋白尿发生率为100%,了水化碱化后尿液颜色均逐渐恢复至正常。4.回输后骨髓抑制期间的不良反应:38例行APBSCT患儿预处理+3~+14d,相关不良反应I级19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级3例(其中1例死亡);经对症处理后于预处理+15-+22d时无不良反应33例,Ⅰ级2例,Ⅱ级2例。37例患儿于+23~+40d脏器损伤恢复正常。结论APBSC采集及回输的不良反应均为暂时性,远期观察无脏器损伤,安全可靠。
张伟令
支天
黄东生
张谊
洪亮
朱霞
刘爱平
胡慧敏
关键词:
实体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晚期肾母细胞瘤12例的疗效与预后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例经病理确诊及I临床分期为晚期的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诊疗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总结诊疗经验。方法12例肾母细胞瘤患儿中,男10例,女2例;中位年龄2.54岁(9个月~15岁)。根据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G)制定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12例患儿中,Ⅲ期5例,Ⅳ期7例。同时根据NWTSG的病理组织分化程度不同,12例患儿中,组织分化良好型及组织分化不良型各6例。根据NWTSG制定诊疗标准选择不同化疗及放疗方案。对于单纯手术及放疗、化疗未达到完全缓解并反复复发病例可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分析12例患儿晚期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分析。结果1.首发症状:腹部包块8例(66.6%),发热腹痛2例(12.7%),血尿2例(12.7%)。2.随访至2013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8~131个月),失访放弃治疗1例,获随访ll例患儿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进展5例,复发1例,其中死亡4例(即部分缓解及病情进展病例)。总生存率63.63%(7/11例),病死率36.37%(4/11例),无事件生存率为36.37%(4/11例),其中1例Ⅳ期患儿常规放、化疗后3次复发,经马法兰(Melphalan,M)+卡铂(Carboplatin,C)+足叶乙甙(Etoposide,E)即CEM方案结合APBSCT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3年估计生存率达到51.4%。结论儿童肾母细胞晚期预后较差,病死率仍较高。APBSCT治疗可作为晚期病例的治疗方案之一。
张伟令
张谊
黄东生
张品伟
文园
胡慧敏
支天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化疗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儿童头颈部恶性实体瘤的诊断与化疗
2013年
头颈部是儿童恶性实体瘤最为常见的原发部位。由于其发病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达到完全切除难度较大,且肿瘤来源多种多样,因此为综合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现通过分析眼部、眶周及鼻咽部儿童恶性肿瘤的诊疗特点来了解儿童头颈部恶性实体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黄东生
张谊
关键词:
实体瘤
头颈部
儿童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38例
被引量:2
2014年
儿童恶性实体瘤(malignant solid tumor)具有潜伏期短、生长迅速、转移广泛等特点,已成为致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近年来,虽然将化疗、手术、放疗等手段引入到儿童恶性实体瘤的治疗中提高了一定的临床缓解率,但晚期患儿临床缓解率仍较低,病死率居高不下。
张谊
张伟令
黄东生
王一卓
洪亮
朱霞
刘爱萍
支天
胡慧敏
关键词:
恶性实体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晚期
临床缓解率
潜伏期短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