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11207002)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高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杨树
  • 4篇杨派
  • 2篇皮病
  • 2篇青杨
  • 2篇青杨派
  • 2篇无性系
  • 2篇物候
  • 2篇辽宁杨
  • 2篇苗期
  • 2篇烂皮病
  • 2篇光合特性
  • 2篇黑杨
  • 2篇黑杨派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分析
  • 1篇杨树烂皮病
  • 1篇杨树品系
  • 1篇杨树品种
  • 1篇引种
  • 1篇引种试验

机构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高国平

传媒

  • 3篇辽宁林业科技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林业科技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省杨树主栽品种(无性系)AFLP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8对引物对辽宁省主栽的28个杨树品种材料进行AFLP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共扩增谱带数983条,其中多态性带972条,平均多态性比例98.75%,表明各品种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差异。参试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距离为0.468 7~0.996 0,辽宁杨与辽育3号(0.468 7)、014杨与108杨(0.475 5)、177杨与中辽1号(0.493 3)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利用UPGMA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相似系数在0.369 0~0.625 8之间;当相似系数为0.533,可将28个杨树品种分为8类;当相似系数为0.559,第3类的15个品种又可以分为5个组,分类结果与生产中生长表现基本一致。辽宁杨与辽育3号相似系数最高(0.625 8),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其亲缘关系很近。
刘巍
关键词:杨树AFLP
黑杨派杨树烂皮病早春症状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采取肉眼观察、病斑解剖和物候特征观测的方法研究黑杨派杨树辽育3号、108杨和中辽1号烂皮病的早春病斑症状。结果表明:3个杨树品种在早春均可观察到烂皮病的发病症状,且在病斑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症状也不同。3个杨树品种在4月中下旬均可见到韧皮部黑色坏死或深棕色坏死,且108杨和中辽1号发生丝状腐烂现象。烂皮病病斑在韧皮部的坏死范围均要大于病斑表面的坏死范围。不同时期叶芽和嫩枝颜色的变化可作为鉴别病害发生时期的物候特征。
刘巍蔄胜军高国平和敬渊侯庚
关键词:黑杨派杨树烂皮病早期症状物候特征
不同种类杨树品种光合特性及生长性状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辽宁杨、中辽1号、DM-9-18和小青杨为试材,比较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生理特征及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中辽1号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苗木生长量最大。小青杨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小,净光合速率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低,苗木生长量也最小。苗木生长量,特别是苗高与叶面积、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紧密的线性关系;中辽1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余3个品种均为单峰型曲线;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表明:4个品种除最大净光合速率外,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存在极显著差异,DM-9-18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饱和点最小,在光合有效辐射达1 200μmol·m-2·s-1后,净光合速率一直保持最高水平,对光的利用和适应能力较强,小青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最大。DM-9-18苗木生长性状及光合特性均优于亲本类型的辽宁杨和小青杨。
刘巍蔄胜军张妍
关键词:杨树光合特性生长性状
黑杨派无性系幼苗生长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黑杨派无性系014杨、111杨、177杨、LX-6和中辽1号为试验材料,对其1年生幼苗的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杨树无性系苗高与地径年生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014杨、177杨、111杨和中辽1号速生期为7月19日至8月28日,LX-6速生期则为6月29日至8月28日;各无性系平均叶面积9月27日为最大值,各无性系单株总叶面积9月7日为最大值;苗高与地径、单株总叶面积及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单株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刘巍蔄胜军纪纯阳侯庚和敬渊
关键词:黑杨派无性系苗期
柳树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柳树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因此柳树利用途径多,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柳树杂交容易、可配性高、易无性繁殖,选取不同的有价值的性状作为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可选育出不同利用途径的优良品种和无性系。文章从工业用材、抗逆性选育、观赏柳、编织柳和能源柳几方面介绍了柳树遗传改良的成就;分析了我国柳树改良、应用的潜力。
刘巍蔄胜军
关键词:柳树
辽宁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子代的苗期性状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以辽宁杨、小青杨、青杨和甜杨为亲本,采用花枝土培加温生根法进行人工杂交,对杂交无性系苗期的生长节律、超亲优势及物候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共获得种子10 115粒、幼苗6 676株,出苗率为66%。各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进程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无性系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2年生LX-6生长量最大,树高和胸径超亲优势达22.06%和42.93%,分别比CK高出35.18%和48.17%,LD-3次之;无性系内不同个体间生长量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最高达32.27%。各无性系物候期以封顶期极差最大38 d,展叶盛期极差最小5 d;CL-2生长期天数最长204 d,TL-13最短179 d;影响各无性系生长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后期物候期差异。
刘巍蔄胜军杨振学
关键词:辽宁杨青杨派人工杂交子代苗期性状
辽宁杨×33号杨三倍体无性系的光合特性
2016年
对辽宁杨×33号杨二倍体和三倍体无性系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无性系的Pn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曲线,2个峰值均在10∶00、14∶00左右出现,且第1个峰值大于第2个峰值;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非气孔限制是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因素。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对净光合速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纪纯阳彭儒胜赵鑫闻矫丽曼刘巍赵继梅李晓宇尹杰和敬渊
关键词:辽宁杨三倍体光合特性
不同杨树品系引种试验初报被引量:5
2012年
对不同杨树品系的生长量、物候期、抗虫性和抗寒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9年生不同杨树品系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超过平均材积的有‘欧美杨014’、‘111’、‘108’、‘中阳9’、‘F6’和‘中林299’;各品系物候期差异较大,以落叶盛期物候期差异幅度最大,最早与最晚相差22天。‘白城杨’从芽开放期到落叶期的生长期最短,为184天;‘欧美杨108’生长期最长,为202天;各品系除‘中林299’和‘荷兰3930’属于高感虫品系外,其他均为抗虫品系。后期物候期出现较晚的‘欧美杨108’、‘F6’和‘014’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欧美杨108’冻害较重。‘欧美杨111’和‘中阳9’无冻害且抗虫性较强,在辽宁省适宜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刘巍蔄胜军
关键词:杨树品系引种物候适应性
5种不同杨树光合指标日变化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对5种杨树中辽1号、辽宁杨、DM-9-18、小青杨和小叶杨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杨树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排序是辽宁杨>DM-9-18>小叶杨>中辽1号>小青杨,小青杨净光合速率的整体水平低于其余4种杨树;中辽1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其余4种杨树均为单峰型曲线;5种杨树在10:00—14:00,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降低,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在14:00—18:00,气孔限制值减小,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5种杨树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外界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影响最大,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刘巍蔄胜军丁勇纪纯阳
关键词:杨树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
我国杨树枝干病害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3年
杨树病害种类多,其中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大量死亡的主要有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溃疡病。近年来,随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杨树新品种的大力推广、人工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杨树病害也随之加重。从病害的危害现状、抗性研究、防治措施等方面对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溃疡病进行了综述。
刘巍蔄胜军纪纯阳韩兆伟杨森
关键词:杨树烂皮病溃疡病抗性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