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102A213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纯忠史福军李建国沈三弟陈飞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液囊管一期修复结肠吻合口漏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制结肠液囊管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技术对结直肠吻合口漏进行有效的一期修复。方法将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处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5头,处理组采用结肠液囊管对结肠吻合口漏进行一期修补,对照组以传统一期吻合口漏缝合近段结肠造瘘,二期结肠回纳手术。在修补术后第7、14、21天检测吻合口漏愈合情况:吻合口漏部位的愈合强度——爆破压、愈合部位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结肠液囊管能够修复结肠吻合口漏,两组均无动物死亡,无肠管狭窄及坏死。术后第7、14天处理组爆破压、羟脯氨酸含量、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但术后第21天两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应用结肠液囊管技术一期修复结肠吻合口漏是安全、可靠且有效。特别是在结直肠吻合口漏48~72h以上,腹腔严重感染的环境下能有效修复结直肠吻合口漏。
- 王纯忠黄宗海沈三弟史福军陈飞李建国张全安
- 关键词:一期修复腹腔镜
- 硅橡胶和聚氨酯制作的结肠囊管性能测试被引量:3
- 2011年
- 背景:鉴于结直肠穿孔及吻合口漏的治疗上传统手术方法时间长、创伤大、费用高,故急需设计出一种医疗器械对这两种疾病实施微创、安全、有效的一期修复。目的:设计一种能经肛门进出,能对结直肠穿孔及结直肠吻合口漏进行一期修复的医疗器械,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客观检测。方法:采用医用硅橡胶、医用聚氨酯按设计方案制作出结肠液囊管样品,然后对样品外套囊的柔韧度、内管及外套囊的变形压力值、液囊管的漏气压力值进行检测比较,评估结肠液囊管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安全性。结果与结论:采用医用硅橡胶与医用聚氨酯制作出的结肠液囊管外套囊变形压力值分别为(30.42±0.46),(30.73±0.29)kPa,内管变形压力值分别为(5.96±0.22)kPa及>100kPa,液囊管漏气压力值分别为(59.23±1.25),(60.01±1.45)kPa,医用硅橡胶制作出的结肠液囊管内管硬度不够,容易内突导致管腔狭窄闭合,外套囊变形压力值稍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8),液囊管漏气压力值无明显差别(P=0.213)。提示采用医用聚氨酯制作的结肠液囊管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 王纯忠黄宗海沈三弟陆峰史福军陈飞李建国
- 关键词:性能检测结直肠穿孔
- 结肠液囊管一期修复猪结肠穿孔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结肠液囊管能否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技术对结肠穿孔进行有效的一期修复,尤其是能否在结肠穿孔48~72h以上,腹腔严重感染的环境下有效修复结肠穿孔。方法:将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5头,处理组采用结肠液囊管在电视腹腔镜下对结肠穿孔进行一期修补,对照组以传统一期穿孔缝合近段结肠造瘘,二期结肠回纳手术。修补后第7、14、21天检测穿孔愈合情况:比较穿孔部位的爆破压(BP)、愈合部位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D)及羟脯氨酸含量(HC)。结果:处理组15例均顺利完成,无动物死亡,穿孔部位愈合良好,无肠管狭窄及坏死发生。术后第7、14、21天BP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天处理组HC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第21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139);术后第7天MD处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结肠液囊管技术一期修复结肠穿孔是安全、可靠且有效。
- 王纯忠黄宗海沈三弟史福军陈飞李建国张全安
- 关键词:肠穿孔一期修复电视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