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863)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周国平陆超陈吉庆吴升华袁传顺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干扰素
  • 3篇干扰素调节因...
  • 3篇干扰素调节因...
  • 3篇干细胞
  • 3篇PAR-4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凋亡
  • 2篇肾病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启动子
  • 2篇综合征
  • 2篇相关蛋白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靶向
  • 2篇靶向抑制

机构

  • 11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周国平
  • 6篇陆超
  • 5篇陈吉庆
  • 4篇吴升华
  • 3篇管亚飞
  • 3篇袁传顺
  • 2篇陈荣华
  • 2篇郭锡熔
  • 2篇任伟
  • 2篇黄松明
  • 2篇周艳
  • 1篇王怡
  • 1篇孔祥清
  • 1篇邵小松
  • 1篇陈辉
  • 1篇邹黎
  • 1篇徐华国
  • 1篇吴元俊
  • 1篇苏鑫铭
  • 1篇王璐璐

传媒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抑制Par-4基因表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D2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小RNA干扰靶向抑制Par-4基因表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中CD2相关蛋白(CD2AP)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利用构建靶向抑制Par-4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BMS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r-4基因的mRNA水平。采用谷氨酸诱导hBMSCs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MSCs凋亡百分率。Westernblot检测hBMSCsCD2AP蛋白表达量。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ar-4-SiRNA可下调hBMSCsPar-4-mRNA水平,抑制率为88%(P<0.01)。而非抑制的对照序列未见抑制作用(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谷氨酸加常规hBMSCs组凋亡百分率为(59.12±5.43)%(P<0.01)。而在Par-4-SiRNA转染的Par-4-SiRNA-hBMSCs组中,谷氨酸对hBMSCs的凋亡诱导作用被显著抑制,凋亡百分率显著下调为(39.49±5.01)%(P<0.01)。3.Par-4-SiRNA转染的Par-4-SiRNA-hBMSCs组,谷氨酸对hBMSCs中CD2AP的下调作用被显著抑制,CD2AP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靶向抑制Par-4基因的表达能够拮抗谷氨酸诱导的hBMSCs凋亡及CD2AP表达的下调。
周艳陈吉庆陆超周国平袁传顺管亚飞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抑制CD2相关蛋白
干扰素调节因子3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2015年
固有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固有免疫系统中的多种效应细胞能快速识别病原体并产生Ⅰ型干扰素( interferon, IFN)及细胞因子,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作为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负责诱导Ⅰ型IFN、干扰素刺激基因( 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ISG)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在固有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β疱疹病毒家族亚科,是有包膜的线性双链DNA( double-stranded,dsDNA)病毒,它的基因组约有250 kb,可以编码超过200个蛋白发挥逃避免疫应答的作用[1]。成人免疫力正常者初次感染HCMV后呈潜伏感染状态并且持续终身,但当免疫力低下如艾滋病或者移植手术后,病毒会大量复制,引起HCMV原发感染。此外, HCMV感染还会导致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引起听力下降、脑瘫、小头畸形和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王璐璐周国平
关键词:干扰素调节因子3巨细胞病毒感染促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病毒复制免疫力低下
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基因启动子的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克隆并鉴定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启动子,为进一步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BLAST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和同源分析不同种系IRF3启动子序列,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定向克隆和酶切亚克隆策略,构建了覆盖IRF3基因5’侧翼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kb区域的一系列IRF3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并瞬时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用虫荧光素酶检测报告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在人、小鼠的IRF3推断的启动子区域进行同源比较发现,推断的E2F和GATA-1高度进化保守;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IRF3启动子区域定位于主要转录起始位点区域前111~167bp的区域内。采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软件分析表明,该区域内存在E2F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167~111bp区存在IRF3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元件,转录因子E2F可能参与IRF3的转录调控。
徐华国任伟陆超周国平
关键词:转录调控
心肌营养素-1在窒息新生大鼠心肌和外周血血浆中的表达及神经调节蛋白-1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素-1(CT-1)在窒息新生大鼠心肌和外周血血浆中的表达,以及神经调节蛋白-1(NRG-1)的干预作用。方法新生7日龄大鼠90只,随机分成窒息组(n=40)、正常对照组(n=10)和NRG-1预处理组(n=40)。采用颈动脉结扎联合缺氧法制备新生大鼠窒息模型。NRG-1预处理组在缺氧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1mg/kgNRG-1。分别在造模后6、12、24、48h各时间点取其外周血和左心室前壁心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浆CT-1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心肌CT-1蛋白表达。结果窒息组新生大鼠外周血血浆CT-1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4h达到高峰(Pa<0.05);窒息后24h,新生大鼠外周血血浆CT-1的表达与CK-M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1)。窒息后新生大鼠心肌中CT-1的表达逐渐增加,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a<0.05)。其心肌中CT-1蛋白表达量在24h达高峰(4176.5±341.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11.9±237.7)(P<0.05);窒息后24h,NRG-1预处理组外周血血浆CT-1蛋白表达[(1287.7±18.9)ng/L]显著高于窒息组[(712.5±24.6)ng/L](P<0.05)。结论窒息可导致新生大鼠心肌和外周血血浆CT-1的表达增加。CT-1可能为心肌细胞损害的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检测指标。NRG-1可通过诱导CT-1表达上调,产生保护心肌的作用。
陈辉陆超周国平邵小松周艳吴升华陈吉庆孔祥清
关键词:心肌营养素-1神经调节蛋白-1窒息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急性肾损伤除继发于肾脏本身的疾病外,也可继发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胃肠道液体丢失、心脏外科手术及使用。肾毒性的药物或食物等多种其他系统的疾病。近年来,国际上多个学科的专家,对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等统一认识,有了新的观点,发布了新的指南。另外,用于早期设别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标志有较多的报道,为了解急性肾损伤的诊疗现状,现通过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2012年3月发布的《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实践指南》和近年有关文献,对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实用知识,尤其是新的观念作一综述。
周国平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生物学标志肾替代疗法
Par-4基因沉默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Smac基因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抗凋亡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Par-4基因沉默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中Smac基因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抗凋亡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BMSC。谷氨酸诱导hBMSC凋亡。设计和合成两对针对Par-4基因mRNA的小RNA干扰(siRNA)序列(Par-4-SiRNA-1、2),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BMSC,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ar-4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百分率。Western印迹测定Smac蛋白表达量。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的活性。结果设计的Par-4-SiRNA-1、2可显著诱导hBMSC中Par-4基因沉默,Par-4 mRNA水平分别被降低88%、67%,谷氨酸诱导hBMSC凋亡,凋亡百分率为(58.9±8.9)%。Par-4-SiRNA-1可显著拈抗谷氨酸的诱导凋亡作用,凋亡百分率降为(37.2±6.3)%(F=58.26,P〈0.01)。Par-4-SiRNA-1对谷氨酸诱导的hBMSC中Smac蛋白表达上凋(P〈0.01)和Caspase-3酶活性上调(P〈0.0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Par-4基因沉默能拈抗谷氨酸对hBMSC凋亡的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mac基因表达和Caspase-3酶活性被抑制有关。
陆超陈吉庆周国平吴升华管亚飞袁传顺黄松明郭锡熔陈荣华
关键词:干细胞脱噬作用基因PAR-4
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已证明大部分急性白血病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TEL/AML1、BCR/ABL、PML/RAR-α等是常见的融合基因,通过对其检测可指导疾病诊疗和预后判断.近期的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也与白血病的易患性相关,如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苯醌氧化还原酶-1等.此外,酒精、烟草、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均是致白血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而干扰素调节因子-3和婴幼儿早期感染则也许能减少白血病的发生.
邹黎周国平
关键词:白血病融合基因基因多态性细胞因子
小RNA干扰靶向抑制Par-4基因表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小RNA干扰靶向抑制Par-4基因表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谷氨酸诱导凋亡。设计和合成针对Par-4基因mRNA的siRNA(Par-4-siRNA),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Par-4mRNA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百分率。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Thr308)的蛋白激酶Aktl蛋白表达量。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筛选出的Par4-SiRNA-1、2显著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Par-4基因的mRNA表达,mRNA水平分别降低88%、67%。在谷氨酸诱导后24h,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生凋亡,百分率为60.30%±6.82%。Par-4-SiRNA-1、2都显著抑制谷氨酸的诱导作用,凋亡百分率降为38.80%±3.97%(P〈0.01)和45.49%±4.32%(P〈0.01)。谷氨酸诱导后24h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磷酸化Aktl蛋白表达下调(89.074-6.42和28.30±5.65,P〈0.叭),而Par-4-SiRNA-1、2对之下调都有显著抑制作用(63.564-6.75和45.59±4.88,均有P〈0.01)。谷氨酸诱导后24h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aspase-3酶活性上调(0.1428±0.0495和0.8616±0.1051,P〈0.01),而Par-4-SiRNA-1、2对之上调都有显著抑制作用(0.6581±0.0555和0.7041±0.0401,均有P〈0.01)。结论小RNA干扰可靶向抑制Par-4基因的表达,拮抗谷氨酸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
陆超陈吉庆周国平吴升华管亚飞袁传顺黄松明郭锡熔陈荣华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细胞凋亡
干扰素调节因子3的激活被引量:1
2010年
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3,IRF-3)是调节Ⅰ型干扰素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它的活化将影响IFN基因的表达。IRF-3的磷酸化受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及相关分子的调控。在有关的调控中,RIG-I/MDA-5-MAVS与IRF-3的活化关系较为密切,RIG-I/MDA-5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经中间蛋白质MAVS激活下游激酶复合体TBK1/IKKε,通过不同机制活化转录因子IRF-3。在此通路中,有TRAF3、NEMO、TRADD等分子参与,最近有研究发现,TRAF5、STING、WDR5亦参与调控,在调节IRF-3的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IRF-3激活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病毒诱导机体产生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分子机制。
王怡周国平
关键词:干扰素调节因子3信号通路
难治性肾病的治疗-根据蛋白尿机制开发的新药和老药新用被引量:4
2016年
各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即使是同一种病理类型也有非常不同的发病机制,近年来有较多报道根据机制研究开发的肾病新药(如奥法木单抗和艾库组单抗)或老药新用(如辅酶Q10、半乳糖和维A酸),或者反过来,根据其他病种的新药用于肾病有效而发现肾病的新机制。现介绍几种新的成功用于难治性肾病临床的或蛋白尿实验动物的新型药物,或新的有效老药,并简要描述主要作用机制。希望这些信息对临床肾脏科医师选择用药和肾病领域的科研人员碰撞出思维灵感,并有实用价值。
周国平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