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624)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传涛辜海英张技黄群杨鸿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分子
  • 3篇肝炎
  • 3篇HBV转基因
  • 3篇HBV转基因...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中医
  • 2篇子机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作用
  • 2篇分子机制
  • 2篇分子机制研究
  • 2篇干扰素
  • 2篇肝病
  • 2篇TOLL样受...
  • 2篇TOLL样受...

机构

  • 9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市传染病...
  • 1篇郫县中医医院

作者

  • 9篇张传涛
  • 5篇辜海英
  • 4篇张技
  • 4篇杨鸿
  • 4篇黄群
  • 3篇张莉敏
  • 3篇黄晓群
  • 3篇王芳瑜
  • 2篇胡蓉
  • 2篇吴疆
  • 2篇郑政隆
  • 2篇郭尹玲
  • 2篇李白雪
  • 1篇扈晓宇
  • 1篇廖婷婷
  • 1篇马喜桃
  • 1篇冯全生
  • 1篇周道杰
  • 1篇周显华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静脉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静脉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Il盘床疗效。方法将84例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6),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eattleAnginaQuestionnaire,SAQ)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均有一定改善,治疗组心绞痛有效率(88.3%)、心电图有效率(88.4%)显高于对照组(75.6%、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SAQ中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65.7±12.2)、心绞痛稳定程度(65.4±11.9)、心绞痛发作频率(61.9±10.8)、治疗满意度(70.1±13.1)等指标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在改善患者对疾病认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李天军杨清国张传涛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HH方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抗病毒作用及其对TLR3/TLR4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HH方治疗乙肝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抗HBV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4组,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苦参素组小鼠给予同体积含0.15 g/(kg·d)苦参素混悬液,高、低剂量HH方组小鼠分别给予同体积含7、2 g/(kg·d)HH混悬液。5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肝组织中HBVDNA、Toll样受体(TLR)3/4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TLR3/4蛋白表达。结果 :高剂量HH方[7 g/(kg·d)]可以减轻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轻度水肿及Kuffer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对肝组织炎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缓解。高剂量HH方可以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 Ag、HBVDN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苦参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HH方可以显著增强肝组织TLR3、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HH方有一定抗HBV作用,推测与增强TLR3、TLR4表达进而影响干扰素分泌有关。
张传涛郭尹玲黄群吴疆刘业方杨鸿辜海英张莉敏
关键词:HBV转基因小鼠抗病毒作用TOLL样受体3TOLL样受体4
基于microRNA调控的HBeAg(-)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从microRNAs角度揭示HBe Ag(-)轻度慢乙型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HBe Ag(-)轻度慢乙肝脾胃湿热证组与HBe Ag(-)轻度慢乙肝无症状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croRNAs表达谱,求得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谱(P<0.05),借助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共86条(P<0.05),37条上调,49条下调;GO分级及Pathway分析得到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黏附、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负调控、蛋白质定位、Wnt信号通路、RNA的代谢过程正/负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负调控、蛋白氨基酸的磷酸化、Notch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凋亡、Hedgehog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HBe Ag(-)轻度慢乙肝脾胃湿热证受特异性差异microRNAs调控,并涉及多个生命过程,其中Wnt信号通路可能是HBe Ag(-)轻度慢乙肝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关键分子机制。
刘业方张传涛黄群辜海英马喜桃黄晓群胡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MICRORNAS
基于microRNAs调控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从microRNAs角度揭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HBV携带者组,借助Agilent Human micro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croRNAs表达谱,求得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谱(P<0.05),借助microRNAs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共65条(P<0.05),38条上调,27条下调;GO分析及pathway分析得到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生物黏附、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负调控、大分子生物合成过程中的正/负调控、蛋白氨基酸的磷酸化、RNA的生物合成过程、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otch信号传导途径、Hedgehog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受特异性microRNAs调控,其涉及多个生命过程及通路。
张传涛黄群刘业方郭尹玲辜海英王芳瑜胡蓉扈晓宇郑政隆
关键词:炎症活动
MicroRNA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9
2014年
Micro RNA(mi 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通过和靶基因m 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e complex,RISC)降解m RNA或抑制m RNA的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表达。Mi RNA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肝细胞增殖和分化、肝细胞癌发生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已有悠久的历史,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也是特色,对中医证候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解释是提高整个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水平的关键。mi RNA调控的整体性、多层次性及复杂性与中医学特点相似,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将mi RNA引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建立与证候相关的mi RNA调控网络,寻找特异性证候生物学标志谱,为从转录后水平开展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
李白雪张技吴疆张传涛
关键词:MICRORNA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
加味楂曲饮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FATP4、UCP2、COXⅠ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中药加味楂曲饮(JWZQY)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tcoholic Fatty Liver Diesease,NAFLD)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肝组织4型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4)、解偶联蛋白2(UCP2)、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XⅠ)的mRNA水平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SDF级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空白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其余给予高脂饲料造模,自造模第1天起,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低、中剂量组分别灌服等体积含1,2g/ml浓度JWZQY溶液,8周后,采用比色方法检测血清FF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FATP4、UCP2、COXⅠ的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FFA(1029.55±122.72VS3779.07±476.52)、UCP2mRNA(1.99±0.09VS3.14±0.15)、FATP4mRNA(1.62±0.20VS2.10±0.19)的水平明显降低,COXⅠmRNA(0.71±0.07VS 0.57±0.04)明显升高(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FFA(1029.55±122.72VS3655.04±170.82)、UCP2mRNA(1.99±0.09VS2.86±0.06)、FATP4 mRNA(1.62±0.20VS1.97±0.16)水平也明显降低,而COXⅠmRNA(0.71±0.07VS 0.62±0.06)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JWZQY防治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是通过影响COXⅠ、UCP2、FATP4改善脂肪酸转运、线粒体功能等有关。
张传涛周道杰杨鸿郑政隆周显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基于TLR4-IRF3-IFN通路的清热利湿活血方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抗HBV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方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抗乙肝病毒(HBV)及其机制作用。方法: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4组,苦参素组小鼠给予同体积含150mg/kg·d苦参素混悬液,清热利湿活血方组小鼠分别给予同体积含7、2g/kg·d混悬液,5周后,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肝组织中HBVDNA、Toll样受体4(TLR4)mRNA、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mRNA表达;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肝组织TLR4、IRF3蛋白表达。结果:7g/kg·d清热利湿活血方可以减轻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轻度水肿及Kuffer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可以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Ag、HBVDNA水平;清热利湿活血方(7g/kg·d)显著增强小鼠TLR4mRNA、IRF3mRNA及蛋白表达;清热利湿活血方(7g/kg·d)可显著升高血清IFNα、IFNβ。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方具有抗HBV作用,其机制与激活TLR4-IRF3-IFN信号通路有关。
张传涛辜海英黄群张技杨鸿张莉敏黄晓群王芳瑜
关键词:抗乙肝病毒TOLL样受体4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虚实辨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被引量:6
2013年
中医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邪实正虚是中医临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病机特点,在传统中医四诊辨证的基础上,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与慢乙肝中医虚实辨证相结合,通过比较慢乙肝中医常见虚证与实证之间在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变异、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以及转录组、蛋白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等方面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差异性,揭示慢乙肝虚实证型之间分子生物学意义,为慢乙肝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中医慢乙肝辨证客观化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李白雪张传涛张莉敏张技冯全生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子生物学中医辨证
清热利湿活血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TKB1-IRF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肝组织TANK结合激酶1(TKB1)、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清热利湿活血方的HPLC指纹图谱。再将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苦参素组,清热利湿活血方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苦参素组小鼠给予灌胃剂量为0.15 g·kg^(-1)·d^(-1)的苦参素混悬液,清热利湿活血方高、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灌胃剂量为7、2 g·kg^(-1)·d^(-1)的清热利湿活血方混悬液,给药共5周。治疗结束后,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采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及肝组织中HBV DNA、TKB1 mRNA、IRF3 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TKB1、IRF3的蛋白表达。【结果】标定14个特征峰构成清热利湿活血方的指纹图谱,其中1号峰为没食子酸,8号峰为柯里拉京,9号峰为虎杖苷,10号峰为鞣花酸,13号峰为甘草酸,14号峰为齐墩果酸。高剂量清热利湿活血方可减轻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轻度水肿及Kuffer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Ag、HBV DNA水平(P<0.05或P<0.01),显著增强小鼠TKB1、IRF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方有抗HBV作用,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与增强TKB1、IRF7 mRNA及蛋白表达,进而影响干扰素分泌有关。
张传涛廖婷婷黄群张技辜海英杨鸿黄晓群王芳瑜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