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9116)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6
相关作者:黄相中郭俊明刘飞张润芝梁辉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瑞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腾冲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学成
  • 7篇化学成分
  • 4篇挥发油
  • 3篇色谱
  • 3篇气相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抗氧化
  • 3篇化学成分分析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3篇活性
  • 3篇活性研究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质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黄酮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杜仲叶
  • 1篇药根碱

机构

  • 11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云南瑞宝生物...
  • 1篇腾冲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黄相中
  • 6篇郭俊明
  • 5篇张润芝
  • 5篇刘飞
  • 4篇刘晓芳
  • 4篇关小丽
  • 4篇梁辉
  • 3篇王韦
  • 3篇蒋孟圆
  • 3篇王超
  • 3篇焦立响
  • 2篇程春梅
  • 2篇王炯
  • 2篇戴建辉
  • 1篇叶艳青
  • 1篇王琳
  • 1篇赵吉寿
  • 1篇杨晴来
  • 1篇尹燕
  • 1篇戴云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年份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蒌叶提取物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蒌叶各部分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菌实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法对6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用DPPH法及连苯三酚红褪色法进行抗氧化研究。结果:蒌叶提取物对藤黄球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佛氏痢疾杆菌均有抑杀作用;蒌叶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作用。结论:蒌叶果实部分乙醇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菌作用;蒌叶叶子部分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梁辉尹燕杨青睐王超赵吉寿黄相中
关键词:抗氧化抑菌活性
昆明产石菖蒲根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昆明夏季产石菖蒲根和叶的挥发油。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昆明夏季产石菖蒲根和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1和45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2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各占总峰面积的96.8%、97.2%。结论昆明夏季产石菖蒲根和叶挥发油的主要香气成分基本相同,分别是α-蒎烯、莰烯、β-芳樟醇、樟脑、龙脑、甲基丁香酚、反式-甲基异丁香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异长(松)叶烷-8-醇、α-细辛醚、γ-古芸烯、β-细辛醚、脱氢异菖蒲二醇。
张润芝关小丽刘飞焦立响蒋孟圆王韦郭俊明黄相中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
云南产紫苏茎和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云南产紫苏茎和果实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紫苏茎和果实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鉴定出51和42个化合物,紫苏茎的主要成分为戊基-2-呋喃酮、二异丁基邻苯二甲酸、正十六酸、2,5-二(1-甲基丙基)-苯酚等;紫苏果实的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醚、戊基-2-呋喃酮、(Z)-β-金合欢烯、石竹烯、苯乙醛等。[结论]云南产紫苏茎和果实中挥发油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刘飞戴建辉张润芝蒋孟圆郭俊明黄相中刘晓芳
关键词: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蒌叶茎中生物碱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对蒌叶茎中生物碱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与结果:采用常压硅胶柱色谱、反相色谱、薄层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分离手段,从蒌叶茎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胡椒碱(1),墙草碱(2),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3),dehydropipernonaline(4),piperdar-dine(5),piperolein-B(6),guineensine(7),(2E,4E)-N-isobutyl-7-(3′,4′-methyl-enedioxyphenyl)-2,4-heptadienamide(8),丁香脂素-O-β-D-葡萄糖苷(9),松脂素(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9,10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黄相中尹燕黄文全孙逵宗程春梅白莲戴云
关键词:胡椒科生物碱木脂素
头孢霉AL031真菌固体发酵产物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原有固体发酵条件,以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评价指标,探讨头孢霉AL031真菌固体发酵的最佳时间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条件。用DPPH法和光敏化合物微生物法测定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微生物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头孢霉AL031真菌固体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为9d,最佳提取条件为以乙酸乙酯浸泡,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EC50为5.84μg/mL,光敏化合物微生物法亦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抑菌实验表明头孢霉AL031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作用。
关小丽戴建辉王韦刘飞焦立响张润芝黄相中
关键词:固体发酵次生代谢产物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波叶青牛胆中巴马汀与药根碱的匀浆提取工艺被引量:3
2012年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药根碱、巴马汀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法,以甲醇体积分数、匀浆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对波叶青牛胆(Tinospora crispa)中巴马汀与药根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90%、匀浆时间2.5 min、液料比1 g∶10 mL。该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性好,为青牛胆的提取提供科学的工艺参数。
焦立响黄相中李文娟关小丽叶艳青郭俊明
关键词:HPLC药根碱
昆明产银杏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测定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lCl3显色分光光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利用DPPH自由基(DPPH.)捕获分光光度法和连苯三酚红褪色光度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85%;提取物对DPPH.的捕获能力达59.11%,IC50=114.6μg/mL,对.OH的最大清除率为39.16%.结论: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黄相中尹燕杨晴来刘晓芳梁辉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抗氧化
云南产川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春季产川芎叶和夏季产川芎叶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春季产川芎叶和夏季产川芎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84、51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两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7.8%和98.2%;春季产川芎叶挥发油和夏季产川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3,4-二亚甲基环戊酮、5,7,8-三甲基苯并二氢吡喃酮、石竹烯、反-罗勒烯、顺-罗勒烯、(+)-香桧烯、α-蒎烯、α-金合欢烯。
黄相中张润芝刘飞程春梅朱芸郭俊明
关键词: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
滇南狸尾豆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滇南狸尾豆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对滇南狸尾豆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1)(,2S)-5,7-dimethoxy-4'-hydroxyflavan(2),dalbergioidin(3),5,7-dihydroxy-2'-methoxy-3',4'-methylenedioxyisoflavanone(4),5,7,4'-三羟基黄酮(5),5,7-dihydroxy-2',4'-dimethoxyisoflavanone(6),5,7,2',4'-tetrahydroxy-isoflavone(7),大黄素(8),水杨酸(9),胡萝卜苷(10),正二十四烷(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超梁辉郭俊明黄相中刘晓芳王炯
关键词:黄酮大黄素水杨酸
滇南狸尾豆叶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滇南狸尾豆叶乙酸乙酯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又从中分出5个化合物:5,7,4'-三羟基黄酮-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柚皮素(2),5,7-二羟基色原酮(3),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二十八烷(5)。结论:5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超梁辉郭俊明黄相中刘晓芳王炯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