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9kjc-015)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汤琪罗固源王晓丹汤锦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磷酸铵镁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脱氮
  • 2篇脱氮除磷
  • 2篇除磷
  • 1篇预处理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磷酸盐
  • 1篇磷酸铵镁沉淀...
  • 1篇垃圾
  • 1篇垃圾渗滤
  • 1篇垃圾渗滤液
  • 1篇工业废水
  • 1篇废水
  • 1篇氨氮
  • 1篇SBR
  • 1篇MAP法

机构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汤琪
  • 2篇罗固源
  • 1篇汤锦
  • 1篇王晓丹

传媒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被引量:11
2012年
探讨了用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时,沉淀剂种类、pH值、物质摩尔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2 677.34 mg/L的垃圾渗滤液时,在兼顾所用镁盐量尽量低和处理出水氨氮或磷酸盐的残留量都比较低的较佳实验条件为:沉淀剂种类为:MgSO4.7H2O和Na2HPO4.12H2O,反应时间为20 min,pH=9.5,n(Mg)∶n(P)∶n(N)=1.3∶1.15∶1.0。在较佳实验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NH3-N去除率为97.05%,处理出水PO34--P含量为8.35 mg/L,NH3-N含量为75.86 mg/L。对所得沉淀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和X-衍射光谱、扫描电镜表征,表明大部分沉淀物为磷酸铵镁物质。
王晓丹汤琪
关键词:磷酸铵镁垃圾渗滤液氨氮影响因素
磷酸铵镁技术影响因素的优化
2012年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影响氨氮和磷酸盐去除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浓度>pH>Mg∶N>P∶N>反应时间。通过一次回归正交实验得出残磷量和残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残磷量)=-3 041.57-2.76z1+2 307.2z2+3 075.5z3-2 310z2z3(其中z1=pH,z2=Mg∶N,z3=P∶N),y(残氮量)=1 104.84-50.76z1-45.5z2-515.5z3,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在氨氮浓度为0.1 mol/L(1 400 mg/L)及磷酸盐为相应浓度时,在兼顾处理出水的含盐量、残磷量和残氮量尽量低的前提下,最佳的实验条件为:pH=9.5,Mg∶N=1.2,P∶N=1.03,反应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200 r/min。在上述实验条件下PO43--P的去除率为99.73%,处理出水中的PO43--P含量为8.66 mg/L,NH3-N的去除率为98.83%,NH3-N含量为16.45 mg/L。
汤琪罗固源汤锦
关键词:磷酸铵镁脱氮除磷影响因素
SBR与MAP法联合处理磷酸盐工业废水的效能被引量:3
2010年
磷酸盐工业废水经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后,出水的TP为10.26 mg/L、TN为67.32mg/L、电导率为30 000μS/cm。探讨了采用SBR法对其进一步处理的可行性。采用常规的活性污泥,通过逐步提高废水的含盐量,驯化出了在较高含盐量下仍具有较好活性的活性污泥。考察了含盐量和运行周期对去除TN、TP、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沉淀出水和生活污水以1∶1混合后,TN、TP、COD分别约为50、7、320 mg/L,电导率约为15 000μS/cm;在运行周期为10 h(厌氧:1.5h、好氧:4.5 h、缺氧:2.5 h、后好氧:0.5 h、沉淀排水和闲置:1.0 h)的条件下,出水TN<15 mg/L、TP<1.0 mg/L、COD约为22 mg/L,对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5%、86%、92%以上。
汤琪季铁军罗固源
关键词:SBR磷酸铵镁脱氮除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