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068)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9H指数:8
- 相关作者:焦光宇赵立赵佩文郝丽英代宜凝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分布宽度在急性肺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PE患者(APE组)63例临床资料,按病情进一步分为低危亚组(33例)及中危亚组(30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PDW水平与APE分层相关性,及其在APE诊断与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结果APE组PDW高于对照组(Z=2.113,P=0.035);低危亚组PDW低于中危亚组(Z=2.119,P=0.034),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室内径/左室内径、肺动脉内径均小于中危亚组(t/P=5.083/<0.001、5.022/<0.001、3.167/0.002);肺栓塞患者PDW与APE危险分层呈正相关(r=0.231,P=0.035);PDW诊断AP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2,最佳临界值为16.80%;应用于危险分层预测的AUC为0.656,最佳临界值为16.90%。结论血小板分布宽度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升高,且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相关,中危患者高于低危患者,对急性肺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韩铭欣潘萌萌宋维陈云秋柳文娟王新琢张爽焦光宇
- 关键词:血小板分布宽度
- 嘌呤霉素对C2C12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瞬时转染浓度的筛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嘌呤霉素对C2C12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确定细胞转染的最佳药物筛选浓度。方法对C2C12细胞进行不同浓度(0、0.5、1、2、4、8μg/ml)、不同时间(24、48、72、96h)嘌呤霉素的处理,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5组不同浓度嘌呤霉素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2C12活细胞数目,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重复实验3次,比较36、72、96h各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不同浓度组间观察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嘌呤霉素对C2C12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明显抑制作用(F=75.616,P=0.000)。实验第4天,使C2C12细胞全部死亡的嘌呤霉素最低浓度为8μg/ml。嘌呤霉素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细胞裂解,这与活细胞计数结果相一致。为保证杀死所有阴性细胞株,将药物的筛选浓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结论嘌呤霉素对C2C1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瞬时转染的筛选浓度16μg/ml。
- 张利敏刘雨佳王新琢陈云秋张爽焦光宇
- 关键词:嘌呤霉素瞬时转染细胞增殖C2C12细胞
- C-反应蛋白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展为脓毒症的风险预测价值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发展为脓毒症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成人CAP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将患者分层为PSⅡ~Ⅲ级和PSIⅣ~Ⅴ级,再分别分为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分级分组比较CRP水平及不同分级患者中不同CRP水平时脓毒症的发生率。采用ROC曲线确定CRP预测脓毒症的风险价值。结果 (1)在PSI分级Ⅰ~Ⅲ级和Ⅳ~Ⅴ级的患者中,脓毒症组CRP水平均比非脓毒症组高(U=785.000、351.000,P均<0. 01)。(2)在PSIⅠ~Ⅲ级和Ⅳ~Ⅴ级的患者中,CRP≥87 mg/L的患者脓毒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RP <87 mg/L的患者(χ~2=23.328、11.792,P均<0. 01)。(3) CRP预测CAP患者发展为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4,最佳临界值为87 mg/L,灵敏度为78. 0%,特异度为74. 0%,阳性预测值为64. 0%,阴性预测值为85.0%,约登指数为0.52。结论 CAP患者CRP水平≥87 mg/L时脓毒症发生风险更高,将CRP≥87 mg/L作为高危因素联合PSI评分可以更好的预测CAP患者发展为脓毒症的风险。
- 廖明喻潘萌萌宋维刘雪健武免免韩铭欣焦光宇赵立
- 关键词:C-反应蛋白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
- 床旁超声评估脓毒症患者膈肌的形态与功能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评估脓毒症患者膈肌的形态与功能改变。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横断面研究,以确诊脓毒症7 d内且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5分的患者为脓毒症组(31例),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床旁超声测得膈肌形态指标(平静呼气末厚度、最大吸气末厚度)及功能指标(膈肌增厚率、平静呼吸移动度及深呼吸移动度)。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1)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膈肌形态指标:①两组平静呼气末膈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为0.21(0.18~0.23)cm,对照组为0.19(0.16~0.20)cm,Z=-1.739,P=0.082];②两组最大吸气末膈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为(0.27±0.84)cm,对照组为(0.29±0.77)cm,t=1.344,P=0.183];(3)膈肌功能指标:①脓毒症组膈肌增厚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脓毒症组为24%(16%~56%),对照组为61%(37%~82%),Z=-3.076,P=0.002];②脓毒症组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脓毒症组为(1.25±0.38)cm,对照组为(1.65±0.82)cm,t=2.687,P=0.009];③脓毒症组深呼吸膈肌移动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脓毒症组为2.79(1.80~4.16)cm,对照组为3.77(2.92~5.05)cm,Z=-2.231,P=0.026]。结论脓毒症(SOFA评分≤5分)患者7 d内已出现膈肌功能障碍,此时形态未见改变,提示脓毒症患者膈肌功能障碍早于萎缩发生。床旁超声可有效评估膈肌形态及功能。
- 韩铭欣潘萌萌宋维廖明喻武免免陈云秋柳文娟焦光宇
- 关键词:脓毒症床旁超声
- 血清补体作为脓毒症疾病评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脓毒症是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血清补体是一类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补体在脓毒症早期预测、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已成为脓毒症新的研究热点。进一步研究血清补体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作为脓毒症疾病评估生物标志物的价值,可以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方向,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改善。
- 宋维潘萌萌韩铭欣陈云秋柳文娟焦光宇
- 关键词:脓毒症血清补体生物标志物
- 凝血相关参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展为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呼吸科的常见病种,同时还是造成脓毒症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肺炎严重指数(PSI)分级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方法,但因其涉及众多指标,造成实际操作繁琐,临床应用价值有限。近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炎性反应时可激活体内的凝血系统,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文章综述了社区获得性肺炎进展为脓毒症时凝血系统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凝血相关参数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以期指导临床及时筛选出高危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选择更为恰当的治疗策略,从而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
- 潘萌萌廖明喻焦光宇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性肺栓塞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急性肺栓塞是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第三大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的特点。快速准确地诊断以及对其进行危险分层,选择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决定着肺栓塞的预后。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危险分层及其预后中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肺栓塞的研究,从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性肺栓塞中升高的机制3个方面作简要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参考,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寻找方向。
- 赵佩文焦光宇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红细胞分布宽度
- 超声面积测量法与移动度测量法评估膈肌功能的比较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比较超声面积测量法与移动度测量法评估膈肌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得到测量膈肌收缩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健康志愿者78例,收集并获取其一般信息。利用床旁超声分别测量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肌的移动度及平静呼吸及深呼吸过程中胸腔侧面积变化,以肺功能的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为评价标准,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比较2种方法与IC的相关性。结果:2种测量结果表明年龄、体质指数及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腔侧面积变化与IC的相关性(r=0.486,P=0.000)及平静呼吸过程中膈肌移动度与IC相关性(r=0.245,P=0.031),深呼吸过程中胸腔侧面积变化与IC的相关性(r=0.424,P=0.000)及深呼吸过程中膈肌移动度与IC的相关性(r=0.285,P=0.01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深呼吸及平静呼吸时面积测量法与IC的相关系数均高于移动度测量法(平静呼吸面积差值>平静呼吸移动度,深呼吸面积差值>深呼吸移动度),且P值明显小于移动度测量法(平静呼吸面积差值<平静呼吸移动度,深呼吸面积差值<深呼吸移动度)。结论:面积测量法比移动度测量法更能反映膈肌收缩功能,面积测量法与移动度测量法、膈肌增厚率相结合评估膈肌收缩力更加准确。
- 柳文娟韩铭欣陈云秋宋维潘萌萌焦光宇
- 关键词:超声
- 脓毒症内皮功能障碍与凝血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据统计高达25%~30%,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原因的首位。研究证实,内皮细胞作为脓毒症众多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疾病的进展。脓毒症时失控的炎症反应破坏了内皮细胞的生理性凝血调节机制,甚至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本文综述了脓毒症时受损的内皮细胞对凝血调节机制的影响,旨在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从而降低病死率。
- 潘萌萌韩铭欣宋维柳文娟陈云秋焦光宇
- 关键词:脓毒症内皮功能障碍
- 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8年
- 机械通气是抢救时重要治疗措施,但其本身可以诱导膈肌功能障碍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新药开发及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法。目前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膈肌收缩力下降和膈肌萎缩两方面。线粒体功能障碍和钙离子利用障碍是单位面积膈肌收缩力下降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收缩相关蛋白水解增加和合成减少是膈肌萎缩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基于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蛋白水解通路的激活和增加膈肌活性的方式均可能是预防和治疗机械通气引起膈肌功能障碍的新方向。
- 廖明喻韩铭欣武免免潘萌萌宋维焦光宇
- 关键词:机械通气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