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748)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蔡少青王璇尚明英俞捷张翠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马兜铃
  • 7篇马兜铃内酰胺
  • 5篇马兜铃酸
  • 3篇细辛
  • 2篇蓄积
  • 2篇人肾小管上皮...
  • 2篇肾小管
  • 2篇肾小管上皮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细胞
  • 2篇小管
  • 2篇小管上皮细胞
  • 2篇甲氧基
  • 1篇单叶细辛
  • 1篇学成
  • 1篇血清
  • 1篇药材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富山医科药科...
  • 1篇天津医药集团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王璇
  • 9篇蔡少青
  • 6篇尚明英
  • 5篇俞捷
  • 3篇张翠英
  • 3篇李晓玫
  • 2篇商朴
  • 2篇谢百波
  • 2篇许俊羽
  • 2篇李耀利
  • 1篇唐嘉薇
  • 1篇张树祥
  • 1篇杨东辉
  • 1篇赵电红
  • 1篇隆长锋
  • 1篇刘广学
  • 1篇董诗文
  • 1篇李晨
  • 1篇白玛卓玛
  • 1篇难波恒雄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Journa...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尿样中马兜铃酸及马兜铃内酰胺的固相萃取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尿样中多种马兜铃酸类(AAs)及马兜铃内酰胺类(ALs)化合物的固相萃取和富集的方法,为定量测定建立前处理方法。方法:以马兜铃酸-Ⅰ(AA-Ⅰ)、马兜铃酸-Ⅱ(AA-Ⅱ)、马兜铃内酰胺-Ⅰ(AL-Ⅰ)、马兜铃内酰胺-Ⅱ(AL-Ⅱ)和其他16个AAs及ALs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为指标,比较填料为C18的Agilent C18/100 mg,Alltech HC18/100 mg,Alltech C18/100 mg,Alltech C18/300 mg和填料为苯基(Phenyl)的AgilentPhenyl/200 mg 5种固相萃取(SPE)小柱对目标成分的萃取保留作用的强弱;以AA-Ⅰ,AA-Ⅱ,AL-Ⅰ和AL-Ⅱ的萃取回收率为指标,比较水和1%醋酸-0.02%三乙胺水溶液2种淋洗溶剂,乙醚、丙酮、氯仿、醋酸乙酯、二氯甲烷、甲醇、乙腈7种洗脱溶剂对AAs及ALs化合物的萃取效果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影响固相萃取的条件包括活化体积、清洗体积、淋洗体积、洗脱体积等进行优化,以AA-Ⅰ,AA-Ⅱ,AL-Ⅰ,AL-Ⅱ和其他7个分离度好的AAs及ALs的色谱峰面积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因素水平。结果:确定固相萃取的条件为采用200 mg的Phenyl柱作固相萃取小柱,用1.0 mL甲醇活化和1.0 mL水清洗后,上大鼠尿样1.0 mL,以1%醋酸-0.02%三乙胺水溶液0.8 mL淋洗,3.0 mL甲醇洗脱。结论:建立的尿样固相萃取方法萃取效率高、选择性好、简单、省时,可作为大鼠尿样中多种AAs及ALs化合物分析测定的尿样前处理方法。
赵电红屈磊王璇李晓玫许俊羽蔡少青
关键词:固相萃取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大鼠尿液正交试验
青木香及冠心苏合丸中马兜铃酸-I和-II在大鼠血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比较了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青木香生药混悬液和含有等量青木香的冠心苏合丸生药混悬液后马兜铃酸-I (AA-I)和-II(AA-II) 在大鼠血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A-I和AA-II 在大鼠血清中的浓度变化情况符合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灌胃给药冠心苏合丸和青木香后AA-I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573.2 min和475.8min AA-II 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344.8min和427.8min。AA-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3.07μg/h/mL和3.86μg/h/mL AA-II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7.67μg/h/mL和23.93μg/h/mL。研究结果表明, 与单独灌胃给药青木香相比, 灌胃冠心苏合丸后大鼠血清中AA-I 和 AA-II 的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 药时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
白玛卓玛杨东辉俞捷王璇蔡少青
关键词:青木香冠心苏合丸药代动力学
马蹄香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全草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硅藻土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7-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IV(1)、马兜铃内酰胺II(2)、马兜铃酸I(3)、马兜铃内酰胺AII(4)、胡萝卜苷(5)、马兜铃内酰胺Ia(6)、穆坪马兜铃酰胺(7)、马兜铃内酰胺I(8)、4β,10β-香兰木二醇(9)、马兜铃内酯(10)、马兜铃次酸I(11)、内消旋二氢愈疮木酸(12)、calopiptin(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马蹄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具肾毒性,本研究提示马蹄香药用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研究结果亦为马兜铃科的化学分类学提供了依据。
董诗文尚明英王璇张树祥李晨蔡少青
关键词:马兜铃科化学成分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
大叶马蹄香Asarum maximum中一个新的马兜铃内酰胺(英文)
2009年
本文报道了从大叶马蹄香Asarum maximum Hemsl.的根及根茎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马兜铃内酰胺,其化学结构为10-氨基-7,8-二甲氧基-3,4-次甲二氧基菲-1-羧酸内酰胺,命名为马兜铃内酰胺VII(1)。
俞捷马超美隆长锋王璇尚明英蔡少青服部征雄难波恒雄
单叶细辛中一个新的马兜铃酸类化合物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研究单叶细辛(Asarum himalaicum)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从单叶细辛全草中共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ESI-MS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4-去甲氧基马兜铃酸BII(4-demethoxyaristolochic acid BII,1)、马兜铃酸I(aristolochicacid I,2)、马兜铃酸Ia(aristolochic acid Ia,3)、7-羟基马兜铃酸I(7-hydroxyaristolochic acid I,4)、马兜铃酸IV(aristolochic acid IV,5)、马兜铃次酸II(aristolic acid II,6)、青木香酸(debilic acid,7)、马兜铃内酰胺I(aristololactam I,8)、9-羟基马兜铃内酰胺I(9-hydroxyaristololactam I,9)、7-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IV(7-methoxyaristololactam IV,10)、(2S)-柚皮素-5,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S)-naringenin 5,7-di-O-β-D-pyranosylglucoside,11)、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12)、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3)、4-羟基肉桂酸(4-hydroxycinnamic acid,14)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9、12~14为首次从细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单叶细辛中分离得到。据文献报道,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具肾毒性,本研究提示单叶细辛药用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谢百波尚明英王璇蔡少青Kuo-hsiung LEE
关键词:单叶细辛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
马兜铃内酰胺-Ⅰ进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细胞内分布和蓄积的观察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马兜铃内酰胺-Ⅰ(AL-Ⅰ)能否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蓄积情况。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为研究对象,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L-Ⅰ(5~20μg.mL-1)处理细胞,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由AL-Ⅰ产生荧光的有无及其分布,并在洗去含AL-Ⅰ的培养液后继续培养HK-2细胞48h,观察细胞内AL-Ⅰ荧光的持续情况以判断其蓄积性。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AL-Ⅰ(5~20μg.mL-1)处理细胞0.5h内,均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观察到蓝绿色的AL-Ⅰ荧光,并且荧光仅分布于细胞浆中,而在细胞核内未观察到。在洗去含AL-Ⅰ培养液后继续培养时AL-Ⅰ的荧光可在细胞内持续存在48h以上,其持续存在部位仍为细胞浆。结论:AL-Ⅰ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其分布部位在细胞浆,不进入细胞核;AL-Ⅰ在细胞浆内的蓄积可能与其致肾损伤的毒性作用机制有关,即通过进入肾细胞并蓄积于细胞内在肾病过程中持续发挥毒性作用。
商朴王璇李晓玫唐嘉薇蔡少青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蓄积
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含量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考察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和含量。方法采用HPLC-DAD测定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的果、叶、根及根茎中马兜铃酸Ⅰ等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的含量,并以LC-MS检测细辛根及根茎中马兜铃酸Ⅰ是否存在。结果通过对30份细辛果、97份细辛叶和97份细辛根及根茎样品检测的结果表明:3种细辛的果中均分布较高含量的马兜铃酸Ⅰ(0.095-2.200 mg?g-1)、9-羟基马兜铃酸Ⅰ(0.012-0.103 mg?g-1)、马兜铃内酰胺Ⅰ(0.025-0.147 mg?g-1)和马兜铃内酰胺Ⅱ(0.120-0.144 mg?g-1),未检测到马兜铃酸Ⅱ;3种细辛的叶中(除了2份样品)均分布有马兜铃酸Ⅰ,含量为0.010-0.140 mg?g-1,其它4种成分未检测到;HPLC法在细辛根及根茎的97份样品中均未检测到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中的任何1种,但经过灵敏度更高的LCMS检验,所测定的4份细辛根及根茎样品中均分布极微量的马兜铃酸Ⅰ(0.4-2.4μg?g-1)。结论本研究通过检测大量的细辛采集样品和多省市的细辛商品,报道了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中国药典》收载细辛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和含量情况,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把细辛药用部位由"全草"修订为"根及根茎"而保证细辛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科学数据的支撑。
张翠英俞捷刘广学刘广学徐风尚明英李耀利王璇朱姝蔡少青
关键词:细辛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药用部位
以关木通为例探讨不同入药形式对中药中有毒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以关木通为例,探讨中药不同入药形式对其毒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3.7mmol·L-1磷酸缓冲液(pH2.55)-乙腈为流动相,260nm为检测波长,采用RP-HPLC-DAD方法测定以粉末、水煎液2种形式入药的关木通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Ⅳa的含量情况。结果:关木通水煎液中马兜铃酸Ⅰ,Ⅱ,Ⅳa的煎出率分别为药材粉末中含量的53.4%,75.5%,61.9%;而在水煎后的药渣中马兜铃酸Ⅰ,Ⅱ和Ⅳa的残余量分别相当于粉末中含量的22.3%,15.7%和30.3%;3种马兜铃酸其余的约10%-25%可能在水煎过程中被破坏了;马兜铃酸Ⅰ在水煎液中仍为主要的马兜铃酸类成分。结论:不同入药形式对关木通中的毒性成分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毒性成分的性质而选择合适的入药形式,以此来减少中药毒性成分对人体的损害。
张翠英王璇尚明英俞捷许俊羽李振国李晓玫蔡少青难波恒雄
关键词:关木通水煎HPLC中药
马兜铃内酰胺-I进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
目的:观察马兜铃内酰胺-I(AL-I)能否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分布、蓄积情况。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AL-I处理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由AL-I产生荧光的有无及其分...
商朴王璇李晓玫唐嘉薇蔡少青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蓄积
文献传递
细辛类药材原植物资源和市场品种调查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摸清近几年我国细辛的资源分布和市售品种情况,为细辛类药材的资源保护和品种整理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委托调查和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和过度采挖,《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细辛和非正品细辛野生资源量均在减少,尤其是一些分布狭窄的非正品细辛如南川细辛和鼎湖细辛等有灭绝的危险。全国除个别地区外,北细辛均为市场主流品种。华细辛和非正品细辛如单叶细辛、短尾细辛、小叶马蹄香和金耳环等多在当地入药。结论:应大力发展华细辛栽培技术,并保护非正品细辛的种质资源。
李耀利俞捷曹晨谢百波张翠英刘忠尚明英王璇蔡少青
关键词:细辛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