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046)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钟兴武陈晓莲吴挺飞邢建强刘俐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眼部
  • 1篇原位
  • 1篇术后
  • 1篇孢子
  • 1篇磨镶术
  • 1篇激光
  • 1篇角膜
  • 1篇角膜瓣
  • 1篇角膜磨镶术
  • 1篇飞秒
  • 1篇飞秒激光
  • 1篇飞秒激光制瓣...
  • 1篇ITS
  • 1篇病因
  • 1篇病因学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陈晓莲
  • 2篇钟兴武
  • 1篇丁辉
  • 1篇陈海波
  • 1篇刘俐娜
  • 1篇邢建强
  • 1篇何宏
  • 1篇杨军
  • 1篇吴挺飞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ITS测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运用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测序技术对不产孢子菌进行菌属鉴定,揭示海南岛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选取海南眼科医院检验科分离培养并镜检确定为不产孢子菌的真菌菌株19株,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感染性眼病患者眼部感染组织,接种于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沙氏培养基37℃温箱孵育7~21d后,镜检未发现生殖结构。采用玻璃研磨器研磨联合化学法提取真菌DNA,PCR扩增核糖体ITS保守序列,通过GenBank基因数据库对扩增出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致病菌种属。结果:经PCR扩增后19株样本菌均得到清晰的目的条带。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19株不产孢子菌分属12个种属,包括可可毛色二孢子菌6株,月状弯孢霉1株,节菱孢霉菌2株,neodeightonia subglabosa 2株,红贝菌1株,肉座菌1株,多喙茎点霉1株,红色毛藓菌1株,深海曲霉菌1株, roussoella siamensis 1株,撕裂蜡孔菌1株、茄病镰刀菌1株。结论:ITS基因测序技术可较准确地鉴定不产孢子菌的种属,是对传统真菌鉴定方法的有益补充。我国海南岛这一热带地区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种属多样。
何宏杨军陈晓莲钟兴武
关键词:病因学
两种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对比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估FS200和VisuMax两种不同的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患者视力和暗视下对比敏感度的不同。方法选取20例40眼行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VisuMax组),20例40眼行FS200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FS200组)。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暗视下有无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所有患者的UCVA均达到1.0及以上,有效指数为1.06±0.18(VisuMax组)和1.04±0.20(FS200组)(P=0.397),等效球镜为(0.11±0.22)D(VisuMax组)和(0.14±0.22)D(FS200组)(P=0.573),两组所有患者的等效球镜均在±1.00 D内,90.0%(VisuMax组)和87.5%(FS200组)的患者等效球镜在±0.50 D内(P=1.000),无患者出现BCVA下降,术后3个月时两组暗视无眩光情况下对比敏感度中频段均有提高(1.0∶5.0、1.0∶2.7),暗视有眩光下所有频段对比敏感度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种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的视力和暗视下对比敏感度变化是一致的,两种飞秒LASIK手术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刘俐娜陈晓莲钟兴武陈海波邢建强丁辉吴挺飞
关键词:角膜瓣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