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08jqw125)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童兆升卢志宏刘国忠陈海容方英姿更多>>
相关机构:黄山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翻译
  • 1篇音乐
  • 1篇语言
  • 1篇月色
  • 1篇散文
  • 1篇散文翻译
  • 1篇散文语言
  • 1篇字法
  • 1篇荷塘月色
  • 1篇《荷塘月色》

机构

  • 2篇黄山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2篇童兆升
  • 1篇卢志宏
  • 1篇方英姿
  • 1篇陈海容
  • 1篇刘国忠

传媒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散文翻译中“韵味”再现的层次性被引量:3
2009年
散文是一种"韵味"隽永的文学体裁,但英汉语互译中再现原文"韵味"并非易事。依据刘宓庆先生提出的文学作品审美的四个层次,即基本语义层、整体美信息层、技术信息层、社会文化信息层,采取译例分析和译例比较等方法评析朱纯深先生《荷塘月色》译文"Moon 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探究译文是如何在这四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韵味的。
童兆升刘国忠方英姿陈海容
关键词:《荷塘月色》
散文语言的音乐美与翻译被引量:12
2009年
英汉语散文都十分讲究语言音乐美,其音乐美主要通过声音节奏和意义节奏来实现。散文的音韵和节奏传达了情感,营造出情调和意境。散文研究与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到语言的音乐美,优秀的散文翻译应该传达出原文语言的音乐美。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采用语音补偿、节奏复制、衬字法、语气保留等手段来传达原文的音乐美,以使译文具有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使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
童兆升卢志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