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5)

作品数:8 被引量:110H指数:5
相关作者:王伟铭舒军武毛礼米孔昭宸杨春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藻类
  • 2篇植被
  • 2篇全新世
  • 1篇第四纪
  • 1篇第四纪沉积
  • 1篇第四纪沉积物
  • 1篇新生代
  • 1篇亚热带
  • 1篇研究团体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基因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森林公园
  • 1篇砂砾
  • 1篇砂砾层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物
  • 1篇天童
  • 1篇团体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教育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苏州市考古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王伟铭
  • 3篇毛礼米
  • 3篇舒军武
  • 1篇周晓丹
  • 1篇陈炜
  • 1篇杨小丽
  • 1篇吕新苗
  • 1篇王希华
  • 1篇唐领余
  • 1篇李春香
  • 1篇陆树刚
  • 1篇马庆峰
  • 1篇马俊业
  • 1篇杨群
  • 1篇周忠泽
  • 1篇杨春蕾
  • 1篇孔昭宸
  • 1篇李建国
  • 1篇秦际威

传媒

  • 4篇古生物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南京附近晚新生代砂砾层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南京附近长江两岸,如南岸的雨花台、菊花台、西善桥、方山,北岸的浦口、浦镇、大厂、六合、仪征等地砂砾层广泛分布。砂砾层的下伏地层大多为古近纪阜宁群或更老的红色岩层,如晚白垩世赤山组或浦口组砂页岩,少数为火山岩。砂砾层除直接...
王伟铭周晓丹邵家骥
关键词:砂砾层沉积环境晚新生代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27
2010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气候和环境曾发生过大的变迁,新石器时代文化伴随着全新世气候最暖期的到来,以及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并由此向前推衍,奠定了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形态。通过研究本区与农作物相关的现代植物花粉形态和代表性表土花粉,揭示出部分用于指示人类活动的综合指标、不同植被带表土花粉的组合特征和用于半定量界定不同植被类型的E/D比值区间。研究区自然区域全新世孢粉反映当时植被3个主要发展阶段,即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1000~9500cal.aB.P.)、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500~3900cal.aB.P.)和次生性质的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3900cal.aB.P.以来),其中8000~3900cal.aB.P.为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期,3900cal.aB.P.以来人类活动明显增强。人类活动区绰墩遗址孢粉植物群,反映新石器各主要文化期都以亚热带含针叶植物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地带性植被,遗址周围一般都有较大面积的水域分布;人类对植被的干预只是在后期才开始明显增强。区内人类文化几经兴衰,主要受制于环境的变迁,包括气候和地理状况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平面升降和植被变化等。与此同时,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加重,成为一种新的环境影响因素。
王伟铭舒军武陈炜丁金龙
关键词:植被变化全新世
中国新近纪植被和环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被引量:4
2011年
探索新近纪植被和环境的发展姚律,是了解当今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形成过程、预测今后可能变化趋势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鉴于中国新近纪植被和环境演化的错综复杂性,为使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真实有效,特提出下列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1)资料的不均衡性。现有的有关中国新近纪古植物资料因研究时期、产地和化石类型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如一些源于油田的孢粉资料,大多是以孢粉组合的形式陈述,孢粉组合所涵盖的地层往往很厚,其精度远比以样品为单元的资料为低。2)地质年代的精确对比。中国陆相地层年代的确定以往主要参照化石证据,其中孢粉为重要证据之一。鉴于新近纪植被分异的增大,大区域间的孢粉对比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工作中需要更多地运用其他证据,如古地磁等。3)大植物与孢粉资料运用的利弊。用综合化石证据来恢复古植被,需要根据不同化石的保存特性区别对待,如孢粉的产出层位一般比较连续,但更多地代表区域性植被面貌;而大植物的分布层位比较局限,主要反映本地植物的情况。此外,由于保存的缘故,草本植物的花粉比大植物更容易被保存。4)定量方法的运用。对原始资料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取舍标准,以去除因资料的不均衡所引起的误差。对孢粉和大植物资料要区别对待,因孢粉组分的百分含量对决定植被的类型至关重要。
王伟铭
里白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分歧时间估计--基于叶绿体三个基因序列的证据被引量:5
2010年
里白科(Gleicheniaceae)是古老的真蕨类植物,最早的化石记录可追溯到石炭纪。现存类群的属级分类和系统演化关系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类群的起源演化,文中运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演绎方法对18种代表现存里白科植物全部6属(包括新测的12种)的叶绿体3个编码基因序列(atpB,rbcL和rps4)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分类群(属级)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显示,里白科植物为一个单系群,由3个分支构成:里白属(Diplopterygium Nakai)和Gleichenia japonica构成一个分支;芒萁属(Dicranopteris Bernh.)和Gleichenella pec-tinata构成另一个分支;假芒萁属(Sticherus C.Presl)与单种属Stromatopteris Mettenius及Gleichenia dicarpa构成第三个分支。用宽松分子钟方法推测里白科主要类群的起源时间为:现代里白科植物起源于早白垩世(111—140Ma),其主要分支类群随后发生多样性分化,里白属和芒萁属的快速辐射演化均发生在古近纪(40—64Ma,36—50Ma)。起源时间的估算结果暗示化石种三叠里白Diplopterygium triassica不应归入现代里白属,其归属需要重新考虑。
李春香陆树刚马俊业杨群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系统发育化石记录
第四纪沉积物中重要蕨类孢子和微体藻类的古生态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29
2013年
类型丰富的蕨类孢子与微体藻类在第四纪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然而对其中的大部分蕨类孢子和重要微体藻类所蕴含的古生态与古环境信息仍缺乏深入分析与研究.论文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其中的7种(属)重要的化石孢子和微体藻类的形态学特征、产地、时代、分布区域及其古生态环境指示意义,即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 (Desv.)Spring,1843)、水蕨(Ceratopteris cf.thalictroides (L.)Brongn,1821)、短棘盘星藻(Pediastrum boryanum (Turp.)Meneghini,1840)、单角盘星藻(P.simplex Meyen,1829)、整齐盘星藻(P.integrum Ngeli,1849)、刺甲藻属(Spiniferites Mantell,1850,emend Strjeant,1970)以及环纹藻属(Concentricystes Rssignal 1962,emand Jiabo,1978).除环纹藻属的系统位置仍存疑之外,其他化石类型中所对应的植物视其亲缘关系可归属到相应的自然科属.它们分别属于蕨类植物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的卷柏属(Selaginella Spring)、水蕨科(Parkeriaceae)的水蕨属(Ceratopteris Brongn)、绿藻门水网藻科(Hydrodictyaceae)的盘星藻属(Pediastrum)、沟鞭藻类刺甲藻科(Spiniferitaceae)以及疑源类系统位置未定亚类的环纹藻属.这些蕨类孢子和微体藻类的植物体往往适应特定的生境,除中华卷柏适应温干气候条件或温暖偏湿的山坡或林下阴处石灰质土壤环境条件外,其他均为与水体环境紧密相联的水生植物.水蕨、盘星藻和环纹藻属于淡水种,适宜在各种大小型自然湖沼湿地和水田、水沟等人工湿地生长和繁殖;刺甲藻则生活在近海海域中,属于咸水种.它们在我国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物中含量丰富,而且在有些层位中个体浓度非常高,因此,这些适应特定生境的蕨类植物和微体藻类成为阐述第四纪古生态与古环境的强有力证据.
唐领余毛礼米吕新苗马庆峰周忠泽杨春蕾孔昭宸BATTEN David J.
关键词:水生植物第四纪沉积物
欧亚大陆新近纪气候演化(NECLIME)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2年
"欧亚大陆新近纪气候演化"国际研究团体成立于2000年,其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欧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亚洲地区的工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11月在昆明举办了首届亚洲NECLIME年会,今年5月下旬又在南京成功召开了NECLIME研讨会,讨论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拓展。为使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对这一国际研究团体及其目标有更多的了解,本文拟对NECLIME的发展史、研究进展和南京会议作一简要介绍,并对NECLIME的今后工作进行展望,以期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王伟铭李建国毛礼米
关键词:研究团体气候演化欧亚大陆
中国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3
2009年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今年迎来了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本文就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的回顾,重点列举中国孢粉学在地层孢粉学、第四纪孢粉学、孢粉形态学和应用孢粉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研究进展,并对中国孢粉学的今后发展提出展望,呼吁中国孢粉工作者不断开拓,利用当前孢粉学良好的发展机遇,开创新的辉煌。
王伟铭
关键词:孢粉学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蕨类孢子与藻类——以奉贤DY03钻孔的产出类型为例被引量:12
2011年
长江三角洲奉贤DY03钻孔的全新统沉积物中蕨类孢子和藻类的种类丰富,如何正确鉴别,并解释它们的来源、传播与沉积过程等问题,成为讨论过去生物多样性变化、古生态环境与气候事件的重要基础。本文收录奉贤DY03钻孔沉积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蕨类孢子和藻类,蕨类孢子可能鉴定到种或属的水平,但也有部分种类只能鉴定到科的水平,有的类型难以确定,则以形态种来归类。凤尾蕨科的种类具有突出的多样性(约8种类型),其次是水龙骨科、卷柏科、里白科、石松科,再次是紫萁科、水蕨科、桫椤科等。藻类根据生态型分为淡水域和咸水域或半咸水域的种类,前者以环纹藻和盘星藻为代表,后者则以沟鞭藻为典型。本研究包含的41种孢子和5种藻类可作为亚热带地区类似沉积环境的孢粉鉴定参考。文中还简要讨论了DY03钻孔的蕨类孢子来源和藻类的古生态学价值。
毛礼米王伟铭舒军武杨小丽
关键词:藻类沟鞭藻全新世长江三角洲
浙江宁波天童山国家森林公园表土花粉初步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浙江宁波天童山国家森林公园小区域植被表土花粉分析表明:花粉植物群以栲属/柯属(Castanopsis/Litho-carpus)占优势,常见有木荷属(Schi ma)、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杨梅属(Myrica)、冬青属(Ilex)、木犀科(Oleaceae)、山茶科(Theaceae)等常绿阔叶树种,并伴生有栎属(Quercus)、枫香属(Liquidambar)、鹅耳枥属(Carpi-nus)、盐肤木属(Rhus)等落叶阔叶类型,基本反映了中亚热带北缘现生常绿阔叶林植被面貌和特征。花粉组合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主要与微地形生境、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有关,并非指示植被及气候的垂直分异。孢粉组合中高含量的松属(Pinus)、丰富的蕨类植物及较高的炭屑浓度与当地伐木取薪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天童山表土花粉资料为理解研究区现生植被分布格局、生态恢复和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植被变化、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提供了现实材料和依据。
舒军武王希华秦际威王伟铭
关键词:表土花粉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