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2012GXNSFBA053141)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范航清邱广龙刘国华李宗善周浩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海草
  • 2篇土壤种子库
  • 2篇种子库
  • 2篇濒危
  • 1篇东寨港
  • 1篇生态监测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湿地
  • 1篇碳循环
  • 1篇逃逸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动态
  • 1篇物候
  • 1篇
  • 1篇IUCN
  • 1篇滨海湿地

机构

  • 4篇广西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海南东寨港国...

作者

  • 4篇邱广龙
  • 4篇范航清
  • 2篇李宗善
  • 2篇周浩郎
  • 2篇刘国华
  • 2篇李森
  • 1篇曾聪
  • 1篇石雅君
  • 1篇苏治南
  • 1篇钟才荣
  • 1篇李蕾鲜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在海南东寨港的分布及其群落基本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是当前全球面临灭绝风险的10种海草之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L)种。由于贝克喜盐草生境的特殊性(受涨退潮影响的潮间带)及个体十分纤小且易被沉积物覆盖,加之种群更新速率极快,导致通常难以被发现。据报道,贝克喜盐草仅在我国的广西、广东、台湾、香港、福建和海南6个省(区)有小面积的分布。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位于海南东寨港的贝克喜盐草海草的分布、群落基本特征以及生境概况。结果表明:与国内其它地区的贝克喜盐草相比,调查期间东寨港的贝克喜盐草面积较大,为15.4 hm2;密度适中,为(10 394±576)茎·m^-2;覆盖度较低,为~5%;生物量较低,总生物量仅(9.224±1.151)g DW·m^-2,地上生物量为(2.339±0.245)g DW·m^-2,地下为(6.886±1.055)g DW·m^-2,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值较低(0.34);叶片较小,叶长为(4.83±0.87)mm,叶宽为(1.44±0.21)mm,调查时在植物体上未发现有花或果,但在沉积物中发现有一定数量的贝克喜盐草种子(2 105±664)粒·m^-2。该研究区的海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建议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把海草也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邱广龙苏治南钟才荣范航清
关键词:IUCN土壤种子库
基于SeagrassNet的广西北部湾海草床生态监测被引量:3
2013年
海草床生态监测的作用不仅在于探讨海草资源本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更可通过海草监测,来评估所在海区的近海生态环境质量,或提示其它一些生态问题。在海草监测与保护方面,广西乃至中国仍远远落后于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广西北部湾而言,仍缺乏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海草床生态监测方案。基于SeagrassNet监测方法,作者结合了近年来在广西开展的海草生态监测的经验,并针对广西北部湾海草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与典型性进行了部分改进,提出了适合于广西北部湾海草床的生态监测方案,是SeagrassNet在广西北部湾本土化的表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我国海草床的生态监测提供借鉴。
邱广龙范航清周浩郎李森曾聪李蕾鲜
关键词:生态监测海草
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的种群动态及土壤种子库——以广西珍珠湾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调查了广西珍珠湾地区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 Ascherson)种群的基本属性及土壤种子库储量。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该种群的面积、覆盖率、直立茎密度、生物量、繁殖器官密度等属性差异明显,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各个属性出现峰值的日期有所不同,面积、覆盖度、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最高峰值出现在10月底,而直立茎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峰值最高峰值出现在8月初。贝克喜盐草珍珠湾种群有明显雌蕊先熟现象,雌花发育高峰期(8月初,5404朵/m2)早于雄花发育高峰期(8月底,2189朵/m2)。而果实高峰期(4125个/m2)为10月份。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值(1.95—0.53)随种群的发育而逐渐减小,基于此比值可判断贝克喜盐草种群所处的发育阶段。在生长高峰期,贝克喜盐草种群有较大的分布面积(21.4 hm2)、较高的覆盖度(55%)、直立茎密度(21602茎/m2)及生物量(70.583 g/m2干重)。贝克喜盐草果实含种子为1—4粒(平均为2.22粒);1月、3月和4月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5749、5652、2728粒/m2,3—4月期间土壤种子库种子损失率高达104粒m-2d-1。尽管贝克喜盐草有较高的种子产量(10月份,9158粒/m2)和较快的生长速度,但由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损失严重且种子萌发率较低以及人为干扰对其生境的强烈干扰等因素,因此可能会对次年的种群更新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邱广龙范航清李宗善刘国华石雅君李森
关键词:物候土壤种子库
海草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及贡献被引量:31
2014年
由海草、红树林、盐沼草等植被组成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中高效的碳汇热点,它们所固定的碳被称为"蓝碳".作为全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海草生态系统所固定的碳是蓝碳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生产力、高效过滤及高稳定性造就了海草生态系统巨大的固碳能力,进而对全球碳循环具有深刻影响.然而,人为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使全球海草床加速衰退,成为地球生物圈中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当前,国内外对海草床等滨海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关注、研究深度与广度仍远远不足,对全球海草固碳的评估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估全球海草床的碳埋存,一些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应优先考虑:1)全国和全球海草的准确分布面积;2)不同海草优势种类或不同地域的海草床碳汇能力的差异;3)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海草生态系统碳捕获和碳埋存的影响.
邱广龙林幸助李宗善范航清周浩郎刘国华
关键词:滨海湿地气候变化碳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