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10M06)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国平李国翠孙云更多>>
相关机构:石家庄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可降水量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GPS可降水...
  • 1篇地基GPS
  • 1篇强降雪
  • 1篇热带
  • 1篇位温
  • 1篇西太平洋
  • 1篇西太平洋副热...
  • 1篇相当位温
  • 1篇假相当位温
  • 1篇降雪
  • 1篇副热带
  • 1篇副热带高压
  • 1篇暴雨

机构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石家庄市气象...

作者

  • 2篇李国翠
  • 2篇李国平
  • 1篇孙云

传媒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强降雪天气中GPS可降水量与地面空气湿度的综合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2008-201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地基GPS反演的可降水量资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可降水量在强降雪天气过程中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流降雪过程出现前24h,可降水量存在一个极大值,而且这个值越大,对应的过程降水量就越大;在降雪开始前,可降水量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持续高于月均值;降雪过程结束后,可降水量缓慢下降,这与高空槽降水结束后可降水量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不同。与地面温度露点差和水汽压不同的是,GPS可降水量反映的是垂直气柱中的大气水汽总量,因而对降雪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李国翠李国平陈小雷
关键词:地基GPS可降水量强降雪
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过程中暴雨的GPS可降水量特征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2010年8月石家庄地基GPS反演的可降水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一次由副热带高压进退引起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GPS可降水量和假相当位温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通常出现在GPS可降水量高于基值时,尤其是在GPS可降水量达到极大值前后,极大值阶段对应强降水;GPS可降水量上升后期若有高空槽扰动,则出现对流性强降水;GPS可降水量下降初期仍将维持弱降水。2)非对流稳定性降水的GPS可降水量呈波状变化,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呈多峰型,强降水与GPS可降水量的大值阶段对应;对流性降水过程中,GPS可降水量升降剧烈,GPS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峰值刚好对应。3)降水多发生在GPS可降水量偏离系数为正时,强降水一般出现在偏离系数超过1时。当GPS可降水量剧烈增长,降水性质为对流性雷雨或阵雨时,对应的偏离系数可比稳定性降水的略小。4)前期高能量的积累是降水发生的必要条件,副高降水出现在假相当位温的快速下降阶段或谷值区。假相当位温峰值越高、升降幅度越大、高值持续时间越长,相应的降水就越强。
李国翠李国平陈小雷李宗涛孙云
关键词:GPS可降水量暴雨副热带高压假相当位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