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BCA130020)

作品数:13 被引量:396H指数:10
相关作者:沈书生杨绪辉林琳陈维维李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教学
  • 3篇信息化
  • 2篇信息化教学
  • 2篇思维
  • 2篇教学设计
  • 1篇信息化工具
  • 1篇信息化教学设...
  • 1篇信息化领导力
  • 1篇信息化项目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教学
  • 1篇智慧校园
  • 1篇设计思维
  • 1篇生命周期
  • 1篇时间线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思维能力
  • 1篇情感化
  • 1篇情感化设计

机构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

  • 12篇沈书生
  • 3篇杨绪辉
  • 2篇林琳
  • 1篇李艺
  • 1篇林琳
  • 1篇张舒予
  • 1篇陈维维
  • 1篇曹梅
  • 1篇夏琪

传媒

  • 5篇电化教育研究
  • 3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教育研究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数字教育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概念辨析与应用反思被引量:60
2015年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入,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相继而至,以这些概念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与教改实践成为热点,各级各类竞赛铺天盖地,掀起了一波波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热潮.该文比较了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这四个概念的内涵,梳理了这些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分析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对技术资源的运用进行了理性反思,以期对当前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陈维维
关键词:关系辨析
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五维度”策略探究被引量:10
2017年
微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然而目前微课教学设计中的情感因素还有待加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格发展。在产品设计理念"情感化设计"和教学设计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五维度"策略,即从横向三层面(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和纵向五要素(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来设计情感化的微课,并将此策略应用到"视觉文化"课程中进行实践论证阐释,以期为微课情感化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孙田琳子沈书生张舒予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形态视角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被引量:40
2015年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现有知识和能力,并引导他们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实践体验,参考形态学的视角,提出了在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时,可以从人、物、事、境和脉等五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并重点分析了为什么选择这五个维度,以及如何理解并运用这五个维度来设计教学。
沈书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构建被引量:25
2014年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影响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力量,主张校长具备敏锐的眼光,广泛吸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助力学校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人价值观的倾向或偏执,校长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保守或激进属性,从而出现信息化教育价值的伪多元性。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要去除这种伪多元性,促进学校在信息化时代的健康有序发展。
沈书生
关键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创客空间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与构建路径被引量:79
2016年
创客空间建设是推动教育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创客教育旨在有效提升学习者多种学科素养,成为实现教育创新的支点。创客空间蕴含多重教育价值,构建高效的创客空间,需要以信息技术、快速原型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混搭作为着力点,以合适的物理空间作为依托,以优质的课题项目作为载体,以完善的学习共同体作为驱动。空间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对知识产权、学习评价、资金保障等方面加以关注。
杨绪辉沈书生
项目化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及其形成轨迹——基于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视角被引量:27
2016年
在基础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但是,对于如何通过项目引导学习者建立学科领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如何通过项目来促进学习者形成高级思维,并通过项目提高学习者解决面向未知领域的复杂问题的能力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本文提出可以从思维能力形成轨迹的角度出发,设计高质量的学习项目。通过梳理思维能力的内涵,分析项目化学习实践中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以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为参考,本文还提出了思维能力培养的层次说及其能力关注要点,以及如何通过项目实践中的行为记录来描述思维能力形成的轨迹。
林琳沈书生
关键词:思维能力
移动学习服务模式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2
2014年
随着移动学习理论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从关注其活动设计发展为关注其支持服务,期望为学习者提供便捷、一体化的服务。为了探索服务理念与移动学习的契合点,本研究对移动学习服务模式进行了设计并将其应用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最后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服务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移动学习服务模式的应用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动态、适合的移动学习服务体系,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中满足学习需求,创造学习差异化的感知价值。
杨绪辉沈书生
关键词:教学实践
学科教学中的项目融入与设计被引量:8
2016年
项目化学习的教育价值已经在许多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是一线教师对于项目化学习的兴趣往往停留在个人能力展示的课型中,而很少有人能够将其带入教学常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实践过程中教师对项目化学习存在许多误读。本文将结合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项目化学习的要义进行重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应当建立项目化学习的新的应用观,并从教师与学生的成长相依关系、项目主题与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学习支持服务与学生成长过程的对应关系等方面对如何设计项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思路。
沈书生
基础教育中信息化特色项目的设计与行动——基于南京市16个案例的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在"十三五"的规划之年,对"十二五"的经验总结非常必要。为推进基础教育中信息化项目,研究团队采用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了16个来自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化特色项目案例,再通过构建的案例剖析框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一方面,就设计而言,项目指向了对"人"的关注,并以探索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为主;前期建立核心团队、专用空间和共享知识库等;过程中多选择中年级为试点班级;最终取得隐性和显性两类效果。另一方面,就行动而言:项目是基于学校的需求出发,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经历了计划与规划、试点与改进、开展与完善、展示与优化、总结与分析等步骤;通过建立相关机制来规避风险;最终形成成果并扩大项目的规模。项目中存在以下不足:数据中心建设不够、已有平台存在缺陷、信息化教学未常态化、独立于课程标准体系之外的项目加重教师负担等。面对该问题,在未来智慧校园的环境下,推进信息化特色项目的发展要关注支持泛在学习的空间建设,逐步变革该空间下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以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林琳沈书生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智慧校园
伯格曼技术哲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启示被引量:14
2015年
伯格曼技术哲学独特的理论给了研究者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现代教育中的技术问题。在阐述伯格曼技术哲学中经典的"装置范式"、"聚焦物与聚焦实践"等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证了现代技术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以及教育中"聚焦物与聚焦实践"存在的意义和所处的境遇。最后,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守护教育中的"聚焦物与聚焦实践",使其成为教育的中心而避免受到现代技术的吞噬,让技术、人和教育在其相互关系中各得其所。
杨绪辉李艺沈书生
关键词:教育技术技术哲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