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4-01)

作品数:22 被引量:465H指数:11
相关作者:黄国勤杨滨娟陈洪俊王淑彬兰延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稻田
  • 9篇农业
  • 6篇冬种
  • 6篇复种
  • 5篇土壤
  • 5篇可持续发展
  • 4篇循环农业
  • 4篇生态
  • 4篇水稻
  • 4篇轮作
  • 3篇氮素
  • 3篇绿肥
  • 3篇复种轮作
  • 2篇氮素吸收
  • 2篇氮素吸收利用
  • 2篇多熟
  • 2篇多熟种植
  • 2篇有机碳
  • 2篇早稻
  • 2篇生态经济区

机构

  • 25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江西科技学院
  • 1篇江西省科学技...
  • 1篇江西省蚕桑茶...
  • 1篇江西省山江湖...

作者

  • 25篇黄国勤
  • 12篇杨滨娟
  • 7篇陈洪俊
  • 4篇王淑彬
  • 4篇兰延
  • 2篇徐宁
  • 2篇刘康
  • 2篇张立进
  • 1篇马艳芹
  • 1篇刘彬彬
  • 1篇钱海燕
  • 1篇黄依南
  • 1篇赵梅
  • 1篇王志强
  • 1篇王海
  • 1篇孙丹平
  • 1篇罗晓燕
  • 1篇孙松

传媒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生态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学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Agricu...
  • 1篇中国井冈山干...
  • 1篇生物灾害科学
  • 1篇作物多熟种植...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都昌县冬季农业开发利用调研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冬季农业资源合理综合开发利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三农"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则是焦点。通过随机入户方式,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种粮大户面对面交流,并结合问卷调查,发现都昌县冬季农业种植积极性低下。冬闲田面积年均高达45.61%,除特殊年份外,冬季农业种植面积的环比波动较为平稳,年均-0.24%,但冬季作物的环比产量有较大的递增幅度,增幅达到年均3.79%,这主要受益于农资、农业、农技等要素投入水平的提高。调查还发现影响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有4方面:(1)农业经济效益差,农民冬种积极性低下;(2)农村缺乏劳动力、农业生产能力不足;(3)地理、地势优势不突出,缺乏大型机械化生产;(4)种植结构单一,产业间协调度不高。最后从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农户积极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大投资力度,发展规模种植;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冬闲田综合合理开发利用和农民增收的具体途径和对策。
王志强王海黄国勤
关键词:冬季农业
稻田冬种绿肥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冬季绿肥是一种养地作物,是一种重要的优质生物肥源和有机肥料。我国南方稻区水、热资源丰富,多数地区适宜种植冬季绿肥。为了深入研究冬季绿肥作物对稻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在前期田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进展,综合阐述了冬种绿肥条件下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稻田病虫草害及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冬季绿肥、发展绿肥生产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滨娟黄国勤
关键词:生态环境稻田
稻田冬种复种模式的综合效益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稻田耕作系统的效益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而成,对它的正确评价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对稻田不同冬种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各冬种复种模式的综合效益指数大小依次为处理C(油菜/花生-稻)、处理E(蔬菜/花生‖玉米-稻)、处理B(绿肥-稻-稻)、处理D(马铃薯/玉米‖大豆-稻)、处理A(冬闲-稻-稻);2013年则综合效益指数大小依次表现为处理D(蔬菜/花生‖玉米-稻)>处理B(油菜/花生-稻)>处理E(绿肥-稻-稻)>处理C(马铃薯/玉米‖大豆-稻)>处理A(冬闲-稻-稻)。综合两年的结果来看,"油菜/花生-晚稻"和"蔬菜/花生‖玉米-稻"是综合效益较好的两个模式。虽然"蔬菜/花生‖玉米-稻"经济效益较好,但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蔬菜种植又需要肥沃的土壤,因此此种模式适合在土壤肥沃、劳动力充足的地区推广应用;"油菜/花生-晚稻"模式中,油菜秸秆中富含氮、磷、钾等成分,其秸秆就地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和农田系统,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早稻改种花生,花生比水稻更具价格优势,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花生后种植水稻在兼顾经济收益的前提下保证农民的粮食需求,该模式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值得推广的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晚稻生长时长,花生品种应尽量选择早熟品种。
赵梅马艳芹兰延黄国勤杨滨娟
关键词:冬季作物复种模式稻田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7年
多熟种植是中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中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和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总结21世纪以来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状况,在介绍中国多熟种植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体现在复种指数提升,区域模式多样化、投入产出高效化、机械作业科技化等方面,同时还总结了中国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发展多熟种植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国多熟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坚持以多熟种植为主体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化多熟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生产,并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资源利用率。
黄国勤孙丹平
关键词:多熟种植复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
稻田水旱轮作系统的能值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构建可持续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筛选具有可持续性、适合南方双季稻区冬季绿色高效循环复合种植模式。在长期水旱轮作的基础上,通过连续2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能值分析理论评价水旱轮作条件下稻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稻田水旱轮作4种模式的总能值投入和总能值产出大小均表现为油菜-早稻-晚稻→油菜-早稻-玉米‖花生>黑麦草-早稻-晚稻→黑麦草-早稻-玉米‖大豆=混播绿肥-早稻-晚稻→混播绿肥-早稻-玉米‖芝麻>紫云英-早稻-晚稻→紫云英-早稻-晚稻。混播绿肥-早稻-晚稻→混播绿肥-早稻-玉米‖芝麻的系统可持续能值指数最高,为0.0315,而油菜-早稻-晚稻→油菜-早稻-玉米‖花生最低,为0.0148。各模式可持续发展指数均为1以下,表明4种种植系统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量较大,造成了环境负载率较高,导致可持续发展指数较低,其中"混播绿肥-早稻-晚稻→混播绿肥-早稻-玉米‖芝麻"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杨滨娟孙松陈洪俊黄国勤
关键词:复种轮作能值分析可持续性双季稻田
1949年至今中国循环农业的发展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资源投入少、能量效率高、物质产出多、环境污染少、系统功能强的特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①第一阶段:自发阶段,1949~1984年;②第二阶段:...
黄国勤
关键词:循环农业
文献传递
稻田绿肥轮作提高土壤养分增加有机碳库被引量:70
2014年
综合评价中国南方不同稻田绿肥轮作模式,筛选与优化绿色高效的稻田多熟种植系统,有利于南方双季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绿肥轮作模式(A冬闲-稻-稻→冬闲-稻-稻(对照)、B紫云英-稻-稻→油菜/花生-稻、C油菜/花生-稻→马铃薯/玉米+大豆-稻、D马铃薯/玉米+大豆-稻→蔬菜/花生+玉米-稻、E蔬菜/花生+玉米-稻→紫云英-稻-稻)对土壤养分中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及总有机碳库、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轮作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增加幅度分别为8.73%-15.59%、11.79%-19.64%和5.80%-37.19%。绿肥轮作处理B、C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有显著(P〈0.05)增加,分别增加了15.59%、11.19%。与对照相比,绿肥轮作B、C、D、E均可以显著(P〈0.05)提升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提高幅度分别为29.03%、19.96%、16.67%和21.75%。与冬闲对照处理相比,绿肥轮作系统中处理B的土壤碳库指数显著(P〈0.05)增加了15.70%。相比冬闲对照处理,绿肥轮作处理B、C、D、E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32.07、21.32、17.91和23.74,其中紫云英-稻-稻→油菜/花生-稻种植模式达到最大。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有效磷、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均与碳库管理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此外,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可见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绿肥轮作尤其是紫云英-稻-稻-油菜/花生-稻能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为建立农田可持续的土壤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
兰延黄国勤杨滨娟陈洪俊王淑彬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的几种模式
2014年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的几种典型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可总结为多熟种植模式,秸秆利用模式,粪便利用模式,淤泥利用模式,沼气利用模式,用养结合模式,生态减灾模式,清洁能源利用模式。
黄国勤
关键词: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2
2014年
以单施秸秆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温度、土壤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在8:00和20:00均提高了土壤温度,而在14:00降低了土壤温度。从地温日较差分析可知,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的整日地温变化幅度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此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与对照间的差距逐渐减少,调温作用逐渐减弱。(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能够增加根际土壤总细菌、放线菌、真菌、氨氧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磷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但普遍区组间差异不显著。除了秸秆还田配施低量NP处理(SNP1,秸秆3 000 kg hm-2+N 150 kg hm-2+P2O575 kg hm-2)以外,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但区组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因此,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能合理调节土壤温度,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中秸秆还田配施NPK处理(SNPK1,秸秆3 000 kg hm-2+N 150 kg hm-2+P2O575 kg hm-2+K2O 37.5 kg hm-2;SNPK2,秸秆3 000 kg hm-2+N 225 kg hm-2+P2O5112.5 kg hm-2+K2O 56.3 kg hm-2)效果最为显著。
杨滨娟黄国勤钱海燕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酶活性
利于水稻氮素吸收的绿肥翻压量和施氮水平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的冬季绿肥,具有固定碳素、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效果,能为后茬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本研究为探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特性,为水稻高产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和水稻氮素营养性状改良提供依据。【方法】在"紫云英–双季稻"耕作制度轮作土壤上,进行田间4×4双因素裂区试验。每小区收获的紫云英全部翻压为100%翻压,设不翻压、翻压30%、60%、100%4个水平;每个翻压水平处理下,设置不施氮肥、施常规氮量(N 150 kg/hm^2)的30%、60%和100%,共16个处理。分别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取水稻植株样品,调查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水稻群体干物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处理间差异逐渐增大。抽穗期以M_(30%)+N0处理最高,M_(60%)+N_(60%)处理次之,对照(M0+N0)最低,此阶段是水稻群体物质积累量全生育期中差异最大的时期,最高的M_(30%)+N_0处理较对照和其他处理平均高79.02%和45.04%,此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为23.19%~44.23%。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干物积累量均以M_(60%)+N_(60%)处理最高,对照最低,在成熟期M_(60%)+N_(60%)处理群体总干物质重为13.14 t/hm^2,较对照高53.15%。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含氮量和吸氮量处理间不同。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量均以M_(60%)+N_(60%)处理最高,较其他处理平均分别高20.71%、14.84%和15.44%;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也以M_(60%)+N_(60%)处理最高,对照最低,氮肥与冬种绿肥有显著协同效应。水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及其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分蘖期前、孕穗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均是紫云英翻压60%+施氮60%处理的吸收量高于其他处理,平均分别高29.89%、79.46%和121.1%;而分蘖至孕穗期是M100%+N100%处理达到最大,较其他处理平
杨滨娟黄国勤陈洪俊兰延
关键词:施氮水平水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