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ABA268)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晔路炬晶刘大川陈忠菊高新蕾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油脂
  • 2篇生物吸附
  • 1篇油厂
  • 1篇脂肽
  • 1篇植物油
  • 1篇植物油厂
  • 1篇生物表面活性...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利用
  • 1篇肽类
  • 1篇微生物油脂
  • 1篇吸附率
  • 1篇炼厂
  • 1篇精炼厂
  • 1篇含油废水
  • 1篇废水
  • 1篇分支杆菌
  • 1篇杆菌
  • 1篇COD

机构

  • 3篇武汉工业学院

作者

  • 3篇刘晔
  • 2篇路炬晶
  • 1篇高新蕾
  • 1篇刘大川
  • 1篇陈忠菊
  • 1篇卫名扬
  • 1篇王梅英
  • 1篇王小玲

传媒

  • 2篇中国油脂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株分支杆菌的产油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从炼油厂废水中分离出一株产油细菌QJ3011,经16S rDNA片段序列分析证实该菌归属于Mycobacterium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菌在采用限氮培养基培养时可在细胞内形成脂质内含体,通过脂肪酸组成分析证实这些储备脂质是甘油三酯。该菌将各种碳源转化为微生物油脂的效率差异较大,其中葡萄糖和甘油是两种转化效率较高的碳源,而蔗糖和柠檬酸钠则转化效率较低。
刘晔陈忠菊高新蕾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
资源化利用植物油厂废水产月旨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
2009年
为实现植物油厂含油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探索了以经生物吸附回收的废水脂质为碳源,通过Bacillus subtilis FO211发酵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工艺条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以菜籽粕提取物为氮源时最佳培养基中含菌体-脂质复合物27.5g/L, FeSO_42.4mg/L,MnSO_4 0.09g/L,在培养温度30℃,培养72h后表面活性剂产量达950mg/L。经红外图谱验证所获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刘晔王小玲路炬晶王梅英卫名扬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生物吸附脂肽
生物吸附处理油脂精炼厂废水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回收废水中的脂质,对油脂精炼废水的生物吸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影响脂质吸附率和处理后废水COD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1.0×107CFU/mL,培养时间和吸附时间分别为12 h和36 h时,脂质的吸附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44%和58.9%。由此可见,利用生物吸附回收废水中的脂质潜力巨大,同时可作为高含油废水处理的预处理技术。
路炬晶刘晔刘大川
关键词:含油废水生物吸附吸附率CO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