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0551038)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徐世文李金龙张陆李术熊永忠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
  • 7篇细胞
  • 4篇雏鸡
  • 3篇铅镉
  • 3篇联合胁迫
  • 3篇鸡脾脏淋巴细...
  • 2篇毒性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培养
  • 2篇脾淋巴细胞
  • 2篇免疫毒性
  • 2篇DNA损伤
  • 1篇单细胞
  • 1篇单细胞凝胶
  • 1篇单细胞凝胶电...
  • 1篇蛋白
  • 1篇蛋白S
  • 1篇电泳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疾病

机构

  • 1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11篇徐世文
  • 9篇李金龙
  • 4篇张陆
  • 3篇李术
  • 2篇夏士亮
  • 2篇熊永忠
  • 1篇朱轶豪
  • 1篇傅业全
  • 1篇吉增涛
  • 1篇刘丽玲
  • 1篇王金涛
  • 1篇宋春林
  • 1篇陶波
  • 1篇陈晰
  • 1篇肖银霞
  • 1篇韩玉军
  • 1篇张秀英
  • 1篇王秀荣
  • 1篇赵文超
  • 1篇唐兆新

传媒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铅、镉及铅镉联合胁迫致雏鸡红细胞膜的损伤被引量:9
2010年
150只7日龄公雏鸡分为10组,分别经口灌服或在体外培养红细胞中加入生理盐水、低浓度、中浓度及高浓度的铅、镉及铅镉混合溶液,研究铅、镉及铅镉联合对雏鸡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内及体外红细胞铅、镉及铅镉联合染毒后,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或P<0.05),且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中浓度联合染毒组与高浓度单独染毒组差异不显著(P>0.05)。铅、镉、铅镉联合均对雏鸡红细胞膜有损伤作用,铅镉对红细胞膜的损伤有协同作用。
张陆宋春林徐世文李金龙
关键词:雏鸡ATP酶
硒镉互作对体外培养鸡淋巴细胞硒蛋白K和硒蛋白S表达的影响
2012年
为了探讨镉对体外培养鸡淋巴细胞硒蛋白S和硒蛋白K表达的影响及硒的颉颃作用,试验在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培养液中分别添加硒1×10-7mol/L、镉1×10-6mol/L和硒1×10-7mol/L加镉1×10-6mol/L,分别在培养的12,24,36,48小时采用实时PCR法检测硒蛋白K和硒蛋白S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硒能够显著提高镉诱导的硒蛋白K和硒蛋白S mRNA的表达量,镉能够降低体外培养鸡淋巴细胞硒蛋白K和硒蛋白S的表达量。
赵文超朱轶豪程新越白妍陈晰李保徐世文
关键词:淋巴细胞
一氧化氮自由基在镉致鸡脾脏淋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了解一氧化氮(NO)在镉致鸡脾脏淋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试验以原代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为材料,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的CdCl2进行培养试验,应用台盼蓝拒染试验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同时测定细胞内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染镉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逐渐下降,NO含量与NOS活性在24小时以前呈现升高趋势,在24小时以后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一氧化氮在镉致鸡脾脏淋巴细胞毒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金龙唐兆新孙刚徐世文
关键词:一氧化氮镉(CD)鸡脾脏淋巴细胞毒性作用
镉的免疫毒性被引量:11
2006年
李金龙徐世文李术
关键词:免疫毒性动物疾病金属污染物环境毒物细胞毒性
镉致鸡脾脏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应用片段化DNA定量分析法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10μmol/L镉对体外不同时间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情况,结果表明:10μmol/L的镉能够明显损伤鸡脾脏淋巴细胞DNA,并且呈现时间效应。提示镉致淋巴细胞DNA损伤是镉对禽类免疫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李金龙熊永忠徐世文王秀荣李术
关键词:脾脏淋巴细胞DNA损伤免疫毒性MOL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铅镉联合胁迫致雏鸡贫血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铅镉联合胁迫致雏鸡贫血中的作用,选用60只7日龄公雏鸡,平均分为对照组、铅组、镉组和铅镉组,每日经口灌服染毒,分别于第1、3、7天染毒后,检测雏鸡血液学指标和网织红细胞数量,并进行骨髓象的观察及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红细胞渗透脆性和血清EPO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铅镉单独染毒使雏鸡发生贫血,网织红细胞数量先增加后降低,骨髓象增生先活跃后受抑制,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血清EPO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铅镉联合染毒也表现出上述变化,且较单独染毒组变化明显(P<0.05或P<0.01)。本研究证实铅、镉单独及联合染毒均可引起雏鸡发生贫血,贫血类型主要为再生障碍性和溶血性贫血,且铅与镉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EPO参与了铅镉联合胁迫致雏鸡的贫血作用。
张陆夏士亮李金龙徐世文
关键词:EPO雏鸡贫血
镉对体外培养鸡脾淋巴细胞钙稳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探讨钙稳态在镉对禽类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以终浓度为10μmol.L-1的CdCl2对急性分离的鸡脾淋巴细胞进行染毒,分别在培养12、24、36、48h和72h时收集细胞,采用Fura-2/AM荧光标记、半定量RT-PCR和酶试剂盒比色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MmRNA的表达以及钙泵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镉作用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不断升高,CaMmRNA表达水平和钙泵活性不断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提示镉可使淋巴细胞内钙稳态失调而发挥免疫毒性作用.
肖银霞吉增涛李金龙徐世文
关键词:脾淋巴细胞钙稳态
亚慢性镉中毒对肝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0年
为探讨氯化镉(CdCl2)对鸡肝DNA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选择健康50日龄海兰蛋鸡90只,分为3组,每组30只,以含0、140、210mg/kgCdCl2拌料饲喂,分别于试验开始后第20、40和60d时取肝,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三种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加镉组DNMT1mRNA和DNMT3amRNA的表达均增加,随着攻毒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增加明显。但是3组鸡DNMT3bmRNA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表明,一定剂量的CdCl2可通过改变DNMTsmRNA表达水平,影响表观遗传调控,从而诱导毒性效应或肿瘤发生。
傅业全何宝霞刘晓瑛王金涛徐世文
关键词:亚慢性镉中毒DNA甲基转移酶
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镉致鸡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被引量:7
2006年
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了0~30μmol/L CdCl2对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镉浓度在0~30μmol/L范围内,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对鸡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逐渐增强,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r=0.983,P=0.004)。结果提示,镉致鸡脾脏淋巴细胞DNA损伤是镉对禽类免疫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李金龙熊永忠徐世文李术刘丽玲
关键词:鸡脾脏淋巴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损伤
铅镉联合对雏鸡红细胞形态及渗透脆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为研究铅镉联合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选用150只7日龄公雏鸡经口灌服不同浓度铅、镉及铅镉混合溶液染毒,或在体外培养红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铅、镉及铅镉混合溶液孵育染毒,观察雏鸡红细胞形态并对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雏鸡经体内或体外染毒后,红细胞出现大小不一、形态改变、细胞核浓缩或核溶解等变化,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且铅镉联合染毒组毒性变化较铅镉单独染毒组毒性变化明显。表明铅镉单独及联合染毒均对雏鸡红细胞有损伤作用,且铅镉对红细胞的损伤存在协同效应。
张陆张秀英李金龙徐世文
关键词:红细胞细胞形态渗透脆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