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R606316)
- 作品数:4 被引量:67H指数:4
- 相关作者:陆文聪李元龙覃琼霞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工业减排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在回顾经济增长过程中工业污染排放变化的内在机制的理论基础上,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以3种主要工业废气排放为例,对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生产中排放治理和技术进步发挥了主要的减排贡献,工业结构调整的减排贡献较小。中国工业减排应该是如何激励各种减排效应的扩大最终抵消规模效应的过程,在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减排的现实选择是着重加大治理力度和推进技术减排,兼顾结构减排,从而使减排的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目标相融。
- 陆文聪李元龙
- 关键词:指数分解分析LMDI
- 生产部门提高能源效率的宏观能耗回弹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重点,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内在的调整机制作用,在宏观层面所能实现的节能效果可能不及微观技术层面能源效率提高的程度,甚至还会诱发更多的能源消耗,该现象被称为"宏观能耗回弹"效应。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中国环境资源CGE模型,测算生产部门提高能源效率的宏观能耗回弹效应。结果显示,能源效率提高5%后,短期回弹效应为52.38%,节能效果仅达到技术层面预期的一半左右;长期回弹效应达178.61%,在高耗能部门竞争力提高、耗能产品出口扩张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下,节能效果不但被完全抵消,总能耗还进一步增加。因此,生产部门提高能源效率在短期内确实能够降低我国能源消耗,但是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长期来看,在技术层面"产量相同投入更少"的努力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则转变成"生产更多投入更多",并且加剧了我国经济高耗能的偏好,提高能源效率所引发的产出增长和结构调整对能耗增加的刺激作用可能最终会抵消或者超过提高能源效率的节能效果。
- 李元龙陆文聪
- 关键词:能源效率
- 以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水权交易机制设计被引量:24
- 2012年
- 对无交易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和政府主导交易机制3种状态下水权交易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节水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首先运用简单的个体决策模型来分析比较无交易机制状态和市场交易机制状态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节水效果;其次运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主导交易机制下的个体最优决策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节水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参与人目标收益最大化约束前提下,市场交易机制只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却不能促进节水,而政府主导交易机制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上更有效率,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促进节水。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演示了上述分析结构,并运用美国加州和德州的水权交易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
- 陆文聪覃琼霞
- 关键词:水权节水交易机制
- 中国出口增长的就业效应:基于CGE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中国劳动就业结构特征的CGE模型,以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变化和中国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为背景,设计不同的情景方案,模拟分析了中国出口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0.088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增长。但出口就业效应相对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和就业群体而言具有明显的差异,出口下降将导致纺织、制造业等部门就业人数的显著减少,农民工就业压力明显超过城镇就业。因为出口就业效应显著低于投资就业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就业不仅在数量上经历了从大幅减少到显著增长的突变,同时在结构上也出现了从可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的转换。权衡劳动力比较优势利用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就业基数大、出口就业弹性低的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高,实现就业的结构性均衡增长,应成为确保我国未来就业安全的政策方向。
- 陆文聪李元龙
- 关键词:就业效应CGE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