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64 被引量:445H指数:12
相关作者:蒋彬左良栋周世良陈亮陈建生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建筑科学
  • 12篇水利工程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废水
  • 5篇库区
  • 5篇混凝土
  • 4篇有限元
  • 4篇三峡库区
  • 4篇码头
  • 3篇丁坝
  • 3篇岩体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水力
  • 3篇尾水
  • 3篇污染
  • 3篇故障诊断
  • 3篇值模拟
  • 2篇堤基
  • 2篇迭代
  • 2篇迭代函数
  • 2篇应力
  • 2篇营养化
  • 2篇声速

机构

  • 57篇重庆交通大学
  • 8篇河海大学
  • 6篇重庆大学
  • 5篇江苏省城市规...
  • 4篇东南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安徽省建设工...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作者

  • 8篇蒋彬
  • 7篇左良栋
  • 6篇周世良
  • 5篇梁越
  • 5篇陈垚
  • 5篇陈建生
  • 5篇朱建国
  • 5篇陈亮
  • 5篇黄富民
  • 4篇李娟
  • 4篇王林峰
  • 4篇唐红梅
  • 4篇林军志
  • 4篇陈洪凯
  • 4篇吴飞桥
  • 4篇李春龙
  • 3篇王平义
  • 3篇赵明阶
  • 3篇杨延梅
  • 3篇许光祥

传媒

  • 5篇水运工程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港工技术
  • 2篇公路
  • 2篇人民长江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水力发电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塘深度处理石化废水尾水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2016年
采用由兼氧塘、好氧塘和水生植物塘串联而成的生态塘系统处理石化废水尾水,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其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处理后,污水的COD降低率为25%-50%,系统出水的COD稳定在40-50mg/L范围内,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中对COD的要求,但石油类物质浓度指标略微超标;温度是影响生态塘系统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净水效果呈季节性变化,温度较高时处理效果较好,其对总氮(TN)去除的影响大于COD和总磷(TP);光照对COD降低率、TP和TN去除率的影响较为相似,最高去除率均出现在16:00左右,夜间三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蒋彬王新刚张超杨威
关键词:生态塘好氧塘石化废水尾水
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工程技术改造被引量:16
2018年
为了扩大处理规模与提高废水出水水质,对某屠宰废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改造。根据原废水处理工艺及吸取同类废水处理相关经验,确定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并介绍了新增各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计参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BOD_5、SS、NH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6%、98.6%、98.6%、90.6%,直接运行成本为1.01元/m^3,出水水质达到GB 13457-92的一级排放标准,完全满足改造要求。该组合工艺为屠宰废水的处理提供了良好借鉴。
蒋彬王鸿儒陈桂顶袁绍春朱建国黄富民
关键词:屠宰废水A/O
含大时滞和噪声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最优故障诊断被引量:13
2012年
研究含大测量时滞和噪声的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无时滞转换方法的最优故障诊断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一个隐含故障状态的增广系统,并利用无时滞转换方法将含有测量时滞的网络控制系统转换为无时滞系统.然后给出了故障的可诊断性判据,并利用对偶原理将最优故障诊断器的设计问题转换为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问题.最后,通过构造一种满足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故障诊断器,实现了故障的实时诊断.仿真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娟赵友刚于洋张鹏高洪伟
关键词:故障诊断网络化控制系统时滞系统最优控制
DO及曝气方式对磷酸盐还原除磷工艺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超高盐(7%NaCl)高磷榨菜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DO以及曝气方式对磷酸盐还原除磷工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O主要通过影响生物膜内微环境的分布,导致除磷效能随DO的降低而降低。只有当DO高于5.5 mg/L时,才能构建出适合磷酸盐还原菌生长的特殊区域(ORP>-150 mV)。同时曝气量的不同,还会影响生物膜内的传质过程,进而影响微生物基质降解和膜内微生物种群分布。同DO水平下,微孔曝气较穿孔曝气有利于膜内的对流传质过程以及各菌种间的协同作用。DO过高(DO>6.0 mg/L)或曝气搅动过大(穿孔曝气方式)会导致生物膜脱落,造成出水COD升高。因此,好氧磷酸盐还原除磷工艺宜采用微孔曝气方式,并将DO控制在6.0 mg/L。
陈垚周健甘春娟栗静静
关键词:DO磷酸盐还原微环境榨菜废水
河道剖面轮廓的一元分形插值模拟被引量:2
2012年
河道剖面轮廓形态与河床演变学及河流动力学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目前常采用规则的欧氏几何模型来描述,由于复杂剖面轮廓形态测量中存在尺度相关性和数据有限性的问题,难以全面准确体现其微观粗糙结构。但河道剖面轮廓形态具有自相似性,可用分形理论来描述。基于有限的数据资料,应用一元分形插值理论对河道纵向剖面轮廓形态进行了分形插值模拟,准确再现了其精细结构,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尺度相关性和数据有限性问题,为从微观角度开展河床变形、水流阻力等问题的分形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许光祥钟亮
关键词:迭代函数系统
洪水作用下丁坝可靠度分析及剩余寿命预测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在航道整治工程中整治建筑物可靠度设计分析方法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原型观测和水槽试验分析,将丁坝水毁近似看作由不同洪峰流量的洪水交替作用产生的结果,提出了三参数威布尔丁坝水毁可靠度分析模型,并在水毁体积等效的基础上,推导出受年际洪水交替作用后丁坝剩余寿命计算式.经过实测资料验证,该式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计算出在遭受一定的洪水冲击作用后丁坝的剩余使用寿命,为整治工程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韩林峰王平义刘怀汉杜飞
关键词:丁坝可靠度水毁剩余寿命预测洪峰流量
关于长江上游港口物流发展的初步探讨
2014年
长江上游地区是未来我国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拥有三峡库区、成渝两大城市群等众多有利条件,长江上游港口城市物流发展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以成渝为首的港口城市群又该如何顺势而为把握机遇,本文作出了初步探讨。
左良栋徐艳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长江上游港口城市物流
泥石流冲击作用下路基的毁损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泥石流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位于泥石流区的公路路基常常由于受到泥石流的冲击而毁损严重,甚至导致交通的中断。泥石流冲击路基是一个复杂的三维问题,通过分层法将其简化为平面问题,建立了泥石流冲击作用下路基毁损的力学模型,并通过稳定性分析和叠加原理得到了确定冲击坑形状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将泥石流冲击坑的形状与路基自稳的临界坡度相结合得到了路基受泥石流冲击后的最终破坏形态。
王林峰唐红梅陈洪凯
关键词:泥石流路基破坏形态
微小故障诊断方法综述被引量:87
2012年
针对微小故障的特点,提出将微小故障分为缓变微小故障、突变微小故障和间歇性微小故障,并进一步提出微小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框架,将微小故障诊断方法分成了3类,即定性诊断方法、定量诊断方法和半定性半定量诊断方法.对每一类中现有的微小故障诊断方法再次归类,并对每种方法的基本思想、研究进展、适用条件和应用等进行了介绍.最后探讨了微小故障诊断有待解决的问题.
李娟周东华司小胜陈茂银徐春红
关键词:故障诊断故障检测
含盐废水尾水排放对近水域水质影响的模拟
2014年
为了探究底泥污染物释放因盐升分布以及扰动状态下盐升分布引起含盐水尾水排放近水域水质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了自来水、自来水+盐水、自来水+扰动、自来水+盐水+扰动4种状态下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试验,研究底泥中NH3-N、COD、总磷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盐升分布对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扰动状态下盐升分布对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陈垚李春龙雷晓玲向先熙
关键词:含盐废水底泥污染物水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