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19)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坤成于春水张帆秦文常丽荣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张量成像
  • 4篇皮质
  • 4篇皮质脊髓束
  • 4篇弥散
  • 4篇
  • 3篇纤维束
  • 3篇纤维束成像
  • 3篇弥散张量
  • 3篇MN
  • 2篇信噪比
  • 2篇增强磁共振
  • 2篇视神经
  • 2篇小动物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张量
  • 2篇恒河猴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5篇李坤成
  • 14篇张帆
  • 14篇于春水
  • 11篇秦文
  • 10篇常丽荣
  • 4篇高秀来
  • 3篇卢光明
  • 2篇陈亚亮
  • 1篇杨延辉
  • 1篇宋一志
  • 1篇杨连雪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用肢端柔性表面线圈和相控阵线圈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中的性能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对比肢端柔性线圈和相控阵线圈非并行采集及并行采集技术在小动物实验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只Wistar大鼠,分别用西门子标配的临床用正交柔性肢端线圈和相控阵肢端线圈在同一扫描参数的条件下用于头部信号采集,同时在肢端相控阵线圈采集中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再获得相同的图像,然后对三组图像选择同一层面进行SNR的比较。结果正交柔性线圈和4通道肢端相控阵线圈采集的图像信噪比有明显的差异,正交柔性线圈能获得更高的图像信噪比,而肢端相控阵线圈非并行采集与并行采集技术(R=2)所获得的图像信噪比没有差异,但采用并行采集技术能极大地减少扫描时间。结论小动物实验在线圈的选用上,线圈的填充因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更大,但相控阵线圈与并行采集技术合用可以极大地减少成像时间。
张帆李坤成于春水常丽荣秦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相控阵线圈
DiI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用DiI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探讨DiI在皮质脊髓束顺行追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DiI组和溃变组,于DiI组感觉运动区皮质表面涂布5%DiI;对溃变组则损毁相应的感觉运动区皮层。结果DiI组术后存活5d的鼠,仅在端脑和间脑区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纤维,在术后存活10d、15d、20d的鼠脑及脊髓各节段内均可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皮质脊髓束纤维;溃变组在脊髓节段可观察到明显的溃变纤维,以术后存活5d最为显著,在脊髓以上节段未见明显溃变纤维。结论采用DiI活体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的方法简便易行,对于皮质脊髓束的示踪研究,尤其中脑以下节段的显示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常丽荣高秀来陈亚亮张帆宋一志李坤成于春水
关键词:DII皮质脊髓束
Mn^(2+)增强磁共振大鼠皮质脊髓束追踪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Mn2+增强在中场磁共振扫描中对活体大鼠皮质脊髓束的显示,为活体状态下广泛开展含Mn2+对比剂增强神经纤维解剖束路的追踪提供依据。方法:10只Wister大鼠,皮质内注射0.8M Mncl21μl,用1.5T超导磁共振扫描,观察皮质脊髓束的走行。结果:Mncl2皮质内注射24h后行磁共振扫描,完整地显示了活体大鼠的皮质脊髓束从皮层、丘脑、大脑脚、桥脑、延髓至上颈段脊髓的走行。结论:在中场磁共振成像系统下能够清晰的显示Mn2+增强神经传导束路。Mn2+增强后的皮质脊髓束的冠状位解剖定位与三维坐标图谱的解剖定位一致。
张帆李坤成于春水常丽荣秦文
关键词:皮质脊髓束磁共振成像
回波时间对脑组织弥散张量成像定量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回波时间对脑弥散张量成像定量指标有无影响。方法对7只健康成年恒河猴用3.0T磁共振设备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固定其他参数的情况下改变回波时间(75~160ms,共13个采样点)。选择双侧内囊后肢和壳核分别作为白质和灰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测量该ROI内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最大本征值(λ1),中间本征值(λ2)和最小本征值(λ3)。使用Pearson回归分析这些弥散指标与回波时间(TE)的线性关系。结果恒河猴脑灰质区MD与TE正相关(P〈0.001),白质区MD与TE相关性不显著(P〉0.05)。两ROI内的FA和λ1均与TE正相关,λ3与TE负相关(P〈0.001)。灰质区λ2与TE正相关,而白质区λ2与TE负相关(P〈0.001)。结论回波时间可影响DTI定量指标的测量。在临床多中心研究中,需要对之进行控制。
秦文李坤成于春水张帆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回波时间信噪比
固定小动物脑标本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中磁化率伪影的控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福尔马林固定的小动物脑标本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中如何通过合适的放置方法减少由于磁化率效应诱导的解剖结构的几何变形。方法运用3T磁共振扫描仪和正交腕关节线圈,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序列扫描猫、大鼠脑标本,观察何种放置方法获得的DTI图像相对于常规T2加权图像有最小的几何变形。结果将标本浸入装有溶液的容器的中央,用支架托起和丝网分别托起的猫和鼠脑标本DTI图像与常规T2图像比较没有明显的几何变形。结论运用合适的放置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固定小动物脑标本DTI成像效果。
李坤成张帆于春水秦文杨延辉
Mn^(2+)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视神经损伤的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活体视神经损伤不同时期Mn2+增强磁共振影像表现,为活体状态下研究神经损伤的形态学改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视神经组、视神经损伤24h组和视神经损伤2周组,每组6只。分别在左侧眼球的玻璃体内注入浓度为0.8mmol/L的MnCl22μl,24h后用1.5T磁共振仪进行扫描。结果正常视神经显示了完整的走行,同时可以看到视觉传导通路的中继核团外侧膝状体和前丘的明显强化;视神经损伤24h后,可见视神经的强化信号弥散,外侧膝状体和前丘的MnCl2最大增强信号及SNR(信噪比)降低;视神经损伤2周组,视神经走行显示不全,外侧膝状体和前丘的MnCl2最大增强信号明显减低及SNR的明显降低。三组在外侧膝状体和前丘Mn2+最大增强信号及SNR的两两比较上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01)。结论Mn2+增强磁共振成像能够很好地评价视神经不同损伤时期的形态学改变,是活体状态下研究神经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张帆李坤成于春水常丽荣秦文
关键词:视神经磁共振成像
兔坐骨神经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DTI成像能否用于显示兔的坐骨神经。方法:三只成年家兔,运用3T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膝关节线圈和DTI成像方法扫描兔股部,后处理3D显示坐骨神经的走行。结果:运用DTI3D纤维束成像显示了兔的坐骨神经,其路径与兔坐骨神经大体解剖部位一致。结论:DTI成像在动物周围神经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张帆李坤成于春水常丽荣秦文高秀来
关键词:坐骨神经动物磁共振成像
大鼠皮质脊髓束的磁共振与DiI示踪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验证Mn2+增强磁共振技术与DiI荧光示踪技术对于大鼠皮质脊髓束的追踪效果,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方法:采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MnCl2组和DiI组各15只,分别经感觉运动区皮层进行MnCl2(0.8mol/L)注射和5%DiI涂布。MnCl2组,于术后24h行MR扫描;DiI组动物存活10d后,灌杀、切片、观察。结果:两种方法在颈髓以上节段对皮质脊髓束的示踪结果一致。结论:Mn2+增强磁共振技术与DiI荧光示踪技术对皮质脊髓束的示踪效果好,二者结合应用,对临床影像学神经束路追踪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常丽荣高秀来张帆陈亚亮杨连雪李坤成于春水
关键词:DIIMN^2+磁共振成像皮质脊髓束
影响扩散张量图像质量和相关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被引量:2
2009年
扩散张量成像是MR技术的一项重大进展,不仅能在活体上三维显示脑白质纤维束,而且能够通过测量相关参数进一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病理过程。但在扩散张量数据采集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参数测量准确性。本文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张帆卢光明李坤成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MR不同扩散敏感梯度方向纤维束成像的锰离子增强验证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以MR锰离子(Mn2+)强化纤维束跟踪结果为标准,对恒河猴脑白质不同敏感梯度方向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的结果进行验证。方法取7只成年雄性恒河猴,采集应用不同梯度场方向D1Tr。待数据采集完毕后,在猴脑额叶中央前回前肢运动中枢皮层内注射0.8mol的MnCl23μl,注射48h后获得三维MR Mn2+强化的T1WI。在应用不同梯度场方向获取的扩散张量各向异性分数(FA)图上,依照皮层下脑白质Mn2+强化的范围大小在对应层面选取纤维束跟踪的种子区,然后进行脑白质纤维束追踪,并将三维重组的脑白质纤维束投射到横断面FA图像上,对脑白质纤维束投射与T1WI上Mn2+强化的部位、范围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结果以Mn“纤维束跟踪结果作为标准,证实在使用纤维束追踪算法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扩散梯度编码方向重组的纤维束在中脑以上水平与Mn2+强化结果在一侧纤维束跟踪中有一致性,从两者一致性评分结果来看,各组评分结果均为优和良,其中30和64个方向所得结果的评分最佳,7只均为优。中脑以下水平,不同扩散梯度编码方向重组的纤维束与M2+纤维束跟踪结果有较大偏差。结论在使用纤维束追踪算法的条件下,扩散敏感梯度方向的取值不影响DTT纤维束跟踪结果,但Mn2+增强验证结果证实,在中脑以下水平,DTT的纤维柬跟踪结果不可靠。
张帆李坤成于春水常丽荣秦文卢光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恒河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