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04-05JP12)
- 作品数:19 被引量:84H指数:6
- 相关作者:任秀玲李林高瑞霞王乐平杨景月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形神被引量:5
- 2008年
- "形神"是标志人的形体与精神关系的一对范畴。《黄帝内经》"形神"范畴,形成了"形与神俱"的理论命题,使中医药学正确地把握了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又从先秦哲学中引进了"神明"认知方法,掌握了借助于事物现象,发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在生产力低下,可以凭借的技术手段有限的时代,通过研究人体的生命现象达到把握生命本质的目的。
- 任秀玲
- 关键词:黄帝内经形神神明
- 卫气营血是构建温病学的基本范畴被引量:10
- 2007年
- 中医温病学不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有着深刻的理论思维,它是通过自己一套特有的概念范畴及其逻辑体系来展开的,并以此使温病学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更新和发展,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对温病学卫气营血范畴从涵义、历史发展、本质内涵及作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为温病学科发展和创新提供思路及方法学的借鉴。
- 王乐平任秀玲高瑞霞
- 关键词:卫气营血温病学理论思维
-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辨物
- 2008年
- 以察观为基础和背景,古代中国首先发展起来的是辨物思维。辨物思维源自原始的采集活动,最初是识别,然后发展成为分辨(分类)。这种辨物思维的发生、发展也影响了中医药学,作为科学方法范畴,以思维定势的方式,影响控制着中医理论的形态是对种类的关注,而非结构分析;以方法论方式指导中医药理论获取经验、捆绑知识、建构理论体系。
- 任秀玲
- 关键词: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察观被引量:2
- 2008年
- 察观是获取和建立可靠知识的必要前提,通过观察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符合事物和生命本质与规律的东西。广泛而深入的察观是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建构中医药理论重要的科学方法范畴。
- 任秀玲
- 关键词:黄帝内经思维
-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证验被引量:4
- 2009年
- 《黄帝内经》的"证验"思维,包括"参验"和"效验"思想,保证了中医药学所获得的医学经验、理论成果和认识活动的真理性。因此,"证验"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关于检验真知和真理标准问题的重要概念、范畴。
- 任秀玲
- 关键词:黄帝内经
- 学派及医家学术思想是构建《中医各家学说》的基本范畴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从哲学意义的宏观角度剖析了《中医各家学说》的范畴,从医学流派的产生、学派范畴的含义、学术思想范畴的建立与形成系统阐述了学派及医家学术思想是中医各家学说理论思维的基本单元、基本形式,从而阐明学派及医家学术思想是构建《中医各家学说》的基本范畴。
- 张明锐李林任秀玲
- 关键词:学派医家学术思想各家学说
-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五行被引量:16
- 2008年
- 春秋战国时期,五行范畴基本完善成熟,它把社会物质生活中的事物归纳起来分为五种基本类型,赋予哲理,认为这五类基本物质要素相互统一,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圆满的物质存在系统。"五行"范畴移植于中医药学,为中医药理论带来了一种思维方式,建立起一个以"五行"为思维起点,以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人体的五脏为基本骨架的天人相应的理论结构框架,使中医药理论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五脏为中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地考虑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的整体观念。
- 任秀玲
- 关键词: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天人被引量:7
- 2008年
- "天"与"人"(或称"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围绕着"天人之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先秦与两汉时期,天人问题竟成为当时哲学讨论的中心课题。因此,"天人"问题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探索领域,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理论命题。
- 任秀玲
- 关键词:黄帝内经天人相应
- 论中医药学的科学形态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医药理论形成时期,汲取了中华民族的"天地人一体观"、"推天道以明人事"和"形名应因理论"等思想精华,作为理论的"初始观念"和"初始命题",整理医学经验事实形成理论。后世医家在满足理论整体内部的自给性和命题之间的逻辑一致性的前提下,不断地充实内涵、验证假说、实践理论,使中医药理论具有了"环境-形神"医学模式、"辩证-类推"逻辑体系和"现象-状态医学"学科性质的科学形态。
- 任秀玲
- 关键词:中医药学
- 疫气是构建温病学的基本范畴被引量:1
- 2008年
- 中医温病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步从伤寒学中演变出来,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自身特有的概念范畴及其逻辑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这一学科,使温病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凸显出鲜明的特色。本文对温病学中疫气范畴的涵义、历史沿革以及对温病学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为温病学的发展、创新提供思路和方法。
- 李林
- 关键词:温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