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540103)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万绍平张菊英刘俊阳王帅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农村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评价对农村留守居民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效果,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抽取四川省4县的农村留守居民,统一对各县(市、区)的调查骨干(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后,调查人员深入农村居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1~2月后,再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基线调查2 096人,宣传后共调查1 974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农村留守居民的艾滋病知晓比例分别为86.88%和99.85%,艾滋病危害知晓率分别为77.4%和97.4%,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0.5%和77.6%,艾滋病防治知识分题知晓率和艾滋病检测信息知晓率分别32.6%和86.7%),向在外亲人宣传艾滋病比例分别为24.1%和79.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农村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较显著,今后开展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要有针对性,要进一步增加农村留守居民对艾滋病危害及各种防治知识的全面了解,并能主动向在外务工家人宣传艾滋病,形成稳定、高效的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体系。
- 刘俊阳万绍平刘明艳张菊英
-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知识
- 农村外出和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现状对比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农村外出和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三台县、渠县、安岳县、广安区15—65岁的农村外出和留守居民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农村外出和留守居民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分别是91.9%和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71,P〈0.01);知晓艾滋病危害的比例为79.9%,外出和留守居民分别为82.0%和77.3%;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农村外出和留守居民分别为69.1%和56.5%,且不同人群之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642,P〈0.01);有34.9%的居民清楚如何免费检测艾滋病;有24.1%的留守居民和24.4%的外出务工人员向或接受过家人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结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不高,免费检测信息的知晓率更低,家人之间很少相互进行艾滋病宣传,需加强对农村居民检测信息及家人之间教育的宣传,实施有针对性、具体化的持续宣传教育。
- 万绍平王帅刘明艳张菊英
- 关键词:艾滋病知晓率宣传教育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比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抽取四川省4县的农村留守居民,统一对各县(市、区)的调查骨干(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后,调查人员分别于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农村留守居民和在外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晓比例分别为86.9%、99.9%和91.9%、99.9%,艾滋病危害知晓率为77.4%、97.4%和87.1%、99.2%,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0.5%、77.6%和69.1%、85.4%,艾滋病检测信息知晓率为32.6%、86.7%和46.3%、88.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宣传后在外务工人员艾滋病危害知晓率及艾滋病防护知识总知晓率均高于留守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次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效果较显著,今后开展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要针对不同人群应该选择不同的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
- 刘俊阳万绍平刘明艳张菊英
-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