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239)

作品数:17 被引量:366H指数:10
相关作者:陆茵郑仕中孙志广张伟伟陈磊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肿瘤
  • 6篇肿瘤转移
  • 6篇抗肿瘤
  • 4篇丹参
  • 4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药理
  • 3篇抗肿瘤转移
  • 2篇血小板
  • 2篇药理作用
  • 2篇增殖
  • 2篇整合素
  • 2篇中药
  • 2篇中药复方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成分
  • 1篇丹参酮
  • 1篇丹参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环

机构

  • 17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江苏省方剂研...

作者

  • 17篇陆茵
  • 7篇郑仕中
  • 6篇孙志广
  • 5篇张伟伟
  • 4篇陈磊
  • 4篇钱文慧
  • 4篇王爱云
  • 4篇王颖钰
  • 4篇严令耕
  • 3篇陶丽
  • 3篇张蕾
  • 3篇黄臣虎
  • 2篇陈文星
  • 2篇王生
  • 2篇阮君山
  • 2篇赵杨
  • 1篇段金廒
  • 1篇吴家明
  • 1篇岳志强
  • 1篇刘玉萍

传媒

  • 4篇中草药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6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素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机体重要的黏附分子整合素(Integrins)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及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已为人共知。以往的研究证实整合素与肿瘤转移有着密切关系,文献分析表明,这一研究领域一直是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热点,该文着重概述近5年国际上关于整合素在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整合素介导了大量的非配体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了肿瘤转移。这使得整合素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更加明确和深入,也为整合素抑制剂的开发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阮君山严令耕张蕾陶丽郑仕中陆茵
关键词:整合素肿瘤转移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上皮间质转化信号转导
十全大补汤对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十全大补汤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肿瘤转移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内皮细胞迁移和大鼠动脉环培养等方法检测十全大补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迁移和大鼠动脉环血管生成的作用。以上实验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十全大补汤0.3125,1.25,2.5,5,10 mg/mL 6个剂量组。结果十全大补汤各组与对照组比较,MTT的平均吸光度值升高,迁移的细胞数目减少,管腔结构形成数目减少。结论十全大补汤对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结构的形成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有关。
郜明张伟伟吴家明陆茵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增殖迁移动脉环血管生成
复方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针对复方的现代研究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还不能回归到临床指导中医遣方用药进行思考,通过深入分析中药复方作用的方式及特点,认为合理的复方评价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这是制约中药复方研究的瓶颈,有必要密切联系生命学科的发展另辟蹊径,创新复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陆茵郑仕中王爱云陈文星
关键词:中药复方遣方用药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传统二维细胞培养具有易操作、费用低、可大量应用的优点,在细胞培养领域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细胞呈平面生长,无法构建出一个立体的微环境,且缺乏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因而与体内细胞状态存在差距;而三维细胞培养可以在细胞基因表达、基质分泌及细胞功能活动等方面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状态。该文着重论述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构建肿瘤微环境、观察肿瘤生物学行为、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肿瘤耐药性等,为肿瘤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王颖钰陆茵张伟伟孙志广郑仕中陈磊
关键词:肿瘤模型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生物学行为耐药性血管生成
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的整合效应被引量:57
2009年
利用Pubmed收集了丹参相关的文献600余篇,整理了近年来与丹参药理机制研究相关的文献报道,归纳出丹参的药理活性成分,揭示单味中药丹参中多成分、多靶点的整合效应,并试图找出丹参中发挥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结构母核,提出以结构母核为基础研究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的整合效应的研究思路。
陈磊陆茵郑仕中
关键词:丹参
莪术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9
2010年
莪术抗癌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从莪术提取物及其抗癌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方面探讨其抗癌作用,为莪术在抗癌领域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黄臣虎陆茵孙志广陈磊张蕾
关键词:构效关系
海参糖胺聚糖的抗肿瘤转移前景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导致临床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肿瘤转移并且寻找出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肝素被证实在各种临床前和临床的恶性肿瘤模型中均有效,但其引起较大的出血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与其生物活性十分相似的海参糖胺聚糖(hGAG)因不良反应小而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总结了hGAG与肝素理化性质的异同,综述了二者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并以肝素为参照,分析了hGAG抗肿瘤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
钱文慧王颖钰王生赵扬王爱云陆茵
关键词:肝素抗肿瘤肿瘤转移
溶血磷脂酸(LPA)对肿瘤转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溶血磷脂(lysophospholopid,LP)的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信号递质和细胞内第二信使。在正常生理状态下,LPA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细胞形态、加速伤口愈合等作用。近年来研究资料发现LPA与肿瘤发生及侵袭转移等恶性化程度密切相关,但只有少量资料在分子及基因水平探讨了LPA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且基本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临床上尚未开发出靶向LPA的抗肿瘤转移的有效药物。该文以肿瘤转移的几大关键步骤为出发点,总结了LPA在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迁移等关键步骤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开发出作用于LPA相关靶点,抑制肿瘤转移的新药提供理论依据,为肿瘤临床及肿瘤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刘玉萍王颖钰钱文慧岳志强陆茵郑仕中
关键词:肿瘤增殖血管生成癌栓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5
2011年
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对中药血清药理方法学中对实验动物、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采血方案、血清灭活与保存、血清添加量和对照组的设立等的确立,建立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文献检索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肌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预防哮喘,增强免疫,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并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药血清药理学在神经、心血管、呼吸、免疫、消化、生殖、泌尿、骨骼系统以及在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黄臣虎陆茵高骁君孙志广严令耕
关键词:中药复方血清体外实验
血小板活化介导的肿瘤转移及丹参治疗的前景展望被引量:11
2010年
肿瘤转移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血小板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了具前途的抗肿瘤转移靶点。血小板活化后如何介导肿瘤转移,有哪些具体的作用环节,如何从这些环节中寻找出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是研究人员近年来密切关注的课题。而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活血化瘀中药在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因此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总结了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环节,并且以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为例,分析了其以血小板为靶点抗肿瘤转移的前景,以期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寻找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提供思路和依据。
钱文慧陆茵陈磊孙志广郑仕中张伟伟
关键词:血小板肿瘤转移丹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