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40031)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建国曹井泉徐学恭张明东汤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电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地震预测研究
  • 1篇电磁
  • 1篇电磁测深
  • 1篇电磁场
  • 1篇电阻率
  • 1篇震前
  • 1篇视电阻率
  • 1篇前兆
  • 1篇阻抗相位
  • 1篇测深
  • 1篇磁测
  • 1篇磁场
  • 1篇大地电磁
  • 1篇大地电磁测深

机构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篇崔晓峰
  • 1篇田山
  • 1篇汤吉
  • 1篇张明东
  • 1篇徐学恭
  • 1篇曹井泉
  • 1篇王建国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电磁场定点连续观测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文中利用"十.五"期间静海地震台布设的秒采样大地电磁网(N-MT)仪器系统和FHDZ-M15地磁组合系统的同步观测数据,实现了固定台站大地电磁测深(MT)观测。采用Robust技术对静海地震台2008年1—6月记录的天然电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MT处理,得到了张量阻抗资料。经过对周期为6~600s范围的18个相同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其中有多个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的时序曲线在2008年3月11日卢龙ML4.2地震前出现异常变化。研究使用的资料周期对应深度为5~50km,属华北地震震源深度范围,其结果反映了震源区地层地震前后震源深度的电性变化。MT方法比现行的地电观测方法具有更直接反映震源区地层的电性变化和更深的勘探深度的优势。
田山汤吉王建国徐学恭崔晓峰张明东曹井泉
关键词:电磁场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阻抗相位地震前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