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GD908-01-03)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小华苗莉钟立峰尤丰周国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908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造礁石珊瑚
  • 1篇珊瑚
  • 1篇生态危害
  • 1篇生态危害评价
  • 1篇生物分类
  • 1篇石珊瑚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系统学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海湾
  • 1篇核糖
  • 1篇核糖体
  • 1篇核糖体RNA
  • 1篇分子系统
  • 1篇分子系统学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沉积物
  • 1篇CD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黄晖
  • 1篇董志军
  • 1篇颜文
  • 1篇黄蔚霞
  • 1篇周国伟
  • 1篇尤丰
  • 1篇钟立峰
  • 1篇苗莉
  • 1篇张小华

传媒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造礁石珊瑚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综述了造礁石珊瑚系统发生关系和分类的研究现状,重点概述了造礁石珊瑚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目前采用的进行造礁石珊瑚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弥补了造礁石珊瑚在传统形态分类学上无法准确界定的缺点,其中核糖体RNA和线粒体DNA序列分析是目前对造礁石珊瑚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对未来造礁石珊瑚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做了展望,对珊瑚礁框架生物造礁石珊瑚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将有助于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尤丰黄晖董志军周国伟
关键词:线粒体DNA核糖体RNA造礁石珊瑚生物分类
粤东典型海湾表层沉积物Cd的分布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对粤东海域5个典型海湾64个表层沉积物样进行了重金属Cd含量的测定,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以南海陆架区Cd含量为背景值计算了粤东5个海湾表层沉积物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结果显示,柘林湾、汕头湾、汕尾湾、大亚湾和大鹏湾表层沉积物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4—0.58、0.06—6.63、0.06—0.11、0.04—0.20、0.08—0.15 mg.kg 1,其分布表现为:柘林湾养殖区和三百门附近海域以及汕头湾拦沙堤末端海域和好望角附近海域Cd含量高于其他海区,汕尾湾的Cd含量由近岸向外海、西部到东部增加,而大亚湾和大鹏湾外湾含量高。重金属输入和水动力条件是控制Cd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生态危害评价表明,养殖区、三百门附近海域、拦沙堤末端海域和好望角附近海域Cd污染达到了中等甚至很强的生态危害水平,污染比较严重。来自入海河流携带工业污染物注入、沿岸排污、水产养殖沉降、产业转移人为排放和金属矿床开采释放的Cd已造成了近海环境的污染,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张小华钟立峰苗莉黄蔚霞颜文
关键词:CD潜在生态危害表层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