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05093)

作品数:93 被引量:329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林根孙丰瑞戈延林杨博王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7篇有限时间热力...
  • 15篇内可逆
  • 15篇构形
  • 15篇构形理论
  • 13篇气轮机
  • 13篇燃气轮机
  • 13篇广义热力学优...
  • 9篇余热
  • 9篇余热驱动
  • 9篇热驱动
  • 9篇功率
  • 9篇CONSTR...
  • 8篇中冷回热
  • 8篇工质
  • 7篇制冷
  • 7篇热电冷联产
  • 7篇开式
  • 7篇变比热
  • 6篇性能分析
  • 6篇余能

机构

  • 7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4篇海军工程大学
  • 6篇酒泉卫星发射...
  • 4篇中国卫星海上...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3篇陈林根
  • 69篇孙丰瑞
  • 28篇戈延林
  • 15篇杨博
  • 7篇谢志辉
  • 7篇王文华
  • 7篇王俊华
  • 5篇张万里
  • 5篇肖庆华
  • 5篇张泽龙
  • 4篇秦晓勇
  • 4篇王超
  • 3篇冯辉君
  • 3篇孟凡凯
  • 3篇夏少军
  • 2篇张翼
  • 2篇马康
  • 2篇柴国钟
  • 2篇李俊
  • 2篇金家善

传媒

  • 15篇热力透平
  • 10篇热科学与技术
  • 8篇节能
  • 8篇Scienc...
  • 8篇电力与能源
  • 6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中国科学:技...
  • 5篇科学通报
  • 5篇燃气轮机技术
  • 5篇Scienc...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中国冶金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钢铁研究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低温工程
  • 1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燃气涡轮试验...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31篇2013
  • 9篇2012
  • 30篇2011
  • 10篇2010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质变比热和传热损失对内可逆矩形循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空气标准矩形循环,由数值计算给出了存在传热损失和工质变比热时循环功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以及功和效率的特性关系,并分析了传热损失和工质变比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特点,通过分析可知传热和变比热特性对矩形循环性能有较大影响。
王超陈林根戈延林孙丰瑞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分析
具有空气冷却的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热力学建模和性能优化:(I)建模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了考虑空气冷却和实际气体性质的简单循环三轴燃气轮机热力学性能,给出了循环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流程,并利用UGT25000型工业燃气轮机的设计性能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准确的,能有效地反映燃气轮机循环的设计性能。
王文华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燃气轮机热力学过程
具有空气冷却的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热力学建模和性能优化:(Ⅱ)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在第(I)部分给出循环功率和效率计算流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低压压气机压比和总压比,分别得到了考虑空气冷却和实际气体性质的三轴燃气轮机简单循环最大比功率、最大效率及相应的冷却空气比例。计算和分析表明,存在最佳的总压比使循环性能最优,燃烧室出口燃气温度对循环最优性能有影响。
王文华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燃气轮机热力学过程
基于热流与强度复合目标的立式绝热壁构形优化被引量:10
2011年
针对立式绝热壁,引入了热流与强度的幂权积函数作为兼顾隔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复合优化目标,在给定外形尺寸和安全性要求的全局约束下,以该复合函数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构形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允许绝热壁内部结构自由变化(进化),能够获得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最大目标值及对应的最佳内部结构设计;结果验证了热流与强度复合目标函数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且幂权参数取值在0.4与4之间能更好地兼顾隔热和强度要求.详细讨论了热流与强度并重时的构形优化及结果,给出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最优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当使用环境的变化较大且总Rayleigh数较高时,宜采用空腔较多的绝热壁;当总Rayleigh数较小时,合理选用空腔较少的绝热壁,能获得更好的性能.复合目标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最近文献结果是本文研究的特例.
谢志辉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构形理论广义热力学优化
Constructal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flow-resistance minimizations for cooling channels被引量:28
2010年
Based on constructal theory,a construct of a volume that generates heat at every point and is cooled by the coolant in the constant or tapered channel is optimized by minimizing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flow resistance.The optimal constructs of the rectangular elements with dimensionless mean thermal resistance minimization as well as the first-,secondand thirdorder assemblies with dimensionless global flow resistance minimizations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the limi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rectangular elements based on EDR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MTD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inimizations respectively are almost equal.Compar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from the two optimization procedures,the dimensionless global flow resistance is decreased more for the former procedure when the assembly’s order is high.It may create great superiority for constructal optimization to combine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e principle with heat convection.
XIAO QingHua,CHEN LinGen & SUN FengRui Postgraduate School,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430033,China
关键词:CONSTRUCTALDISSIPATIONHEATRESISTANCERESISTANCEHEATCONVECTION
高炉余能余热驱动ICR Brayton CHP装置的(火用)性能优化
2013年
采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思想,建立了高炉余能余热驱动的变温热源不可逆中冷回热(ICR)布雷顿热电联产(CHP)装置模型。以(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为目标优化了装置的性能,发现回热器对(火用)性能的影响在所有换热器中是最小的,当给定回热器热导率分配时,分别存在两个最佳的中间压比和两组最佳的高、低温侧和热用户侧换热器以及中冷器的热导率分配使(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取得最大值。进一步优化总压比,得到了双重最大(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增大高炉余热源入口温度、压力恢复系数、压气机和涡轮机效率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火用)性能,在一定范围内,热用户温度越高越好。最后发现分别存在最佳的工质与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使(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取得三重最大值。
杨博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
工质线性变比热时空气标准Lenoir循环热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考虑实际循环中工质比热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建立了工质比热随温度线性变化时的可逆空气标准Lenoir循环模型,运用经典热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数值计算对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了循环输出功和压缩比、效率和压缩比以及功与效率之间的特性关系。通过与工质比热恒定时的空气标准Lenoir循环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可知工质的线性变比热特性对Lenoir循环的热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所得结论对该循环的应用有一定指导作用。
周骏乐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可逆循环热力学分析
开式双轴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学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考虑实际动力装置的尺寸约束,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压降不可逆性的开式双轴燃气轮机循环模型。在该模型中,工质沿途有八种流阻。这些流动阻力均为模型入口相对压降的函数,控制着循环输出功率等性能参数。导出的性能参数的函数表明,通过改变质量流率(或沿通流路径压力损失)可以使开式双轴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学性能最优。结果表明,循环最大输出功率对应一个最佳的质量流率(或沿通流路径压力损失),如此也可以确定一个压气机压比的附加最大值。在燃油消耗和装置总尺寸约束条件下,对模型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流通面积进行优化分配,可以进一步优化循环功率效率。
张万里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布雷顿循环面积分配
回热式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的功率与效率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变温热源条件下不可逆回热式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的功率、效率的全局特性和最优特性。研究发现,计入外部传热不可逆性后,分别存在最佳的循环压比使得循环无因次输出功率和效率取得最大值,而且,一般来说,前一最佳压比更大;回热对循环的输出功率影响极小,对循环效率的提高也只在较低压比时起作用;为提高循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常规燃烧室(RCC)有效度、RCC中热源的入口温度和热容率应取较小的值,而收敛型燃烧室(CCC)有效度、CCC中热源的入口温度和热容率应取较大的值。详细讨论了循环热力参数对最大无因次输出功率及其对应的最佳压比和效率、最大效率及其对应的最佳压比和无因次输出功率的影响,指出了已有文献的错误。研究结果对燃气轮机装置的评估和最优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俊华陈林根孙丰瑞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功率特性
Progress in entrans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被引量:48
2012年
The entransy and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um principle proposed have opened up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heat transfer optimi-zati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ntransy theory are reviewed. Entrans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are summarize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heat conduction, heat convective, heat radiation, heat exchanger design and mass transfer, etc. The emphases are focused on four aspects, i.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tropy generation rate and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the combination of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e principle with 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s, the combination of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e principle with the heat conduction constructal theo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e principle with the heat convective constructal theory. The scientific features of entransy theory are emphasized.
CHEN LinGen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极值原理构形理论热对流热优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