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技特派团项目(2008203005)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霍忠明张跃环孙焕强张国范杨凤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特派团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品系
  • 2篇蛤仔
  • 2篇菲律宾蛤仔
  • 1篇性状
  • 1篇杂交
  • 1篇三元杂交
  • 1篇壳色
  • 1篇白斑
  • 1篇斑马
  • 1篇表型
  • 1篇表型性状
  • 1篇F

机构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闫喜武
  • 2篇杨凤
  • 2篇张国范
  • 2篇孙焕强
  • 2篇张跃环
  • 2篇霍忠明
  • 1篇孙欣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菲律宾蛤仔两道红与白斑马品系的三元杂交被引量:17
2010年
为了提高菲律宾蛤仔壳色品系的生产性能,于2009年8月,以具有较快生长速度的两道红(R)F2和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的白斑马(WZ)F2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两个蛤仔品系的三元杂交。其中白斑马品系生长快,抗逆性强,是由生长最快的珍珠白(W)和抗逆性最强的斑马蛤(Z)杂交产生的二元品系。试验由RR(♀R×♂B)、RWZ(♀R×♂WZ)、WZR(♀WZ×♂R)、WZWZ(♀WZ×♂WZ)4个试验组组成。获得了三元正反交组合RWZ、WZR,比较了各试验组子代在不同阶段生长、存活的杂种优势并分析了壳色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正反交组的单亲杂种优势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正交组RWZ的生长与存活性状得到了明显的改良;WZR的存活性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良。从生长上看,在浮游期,RWZ、WZR的单亲杂种优势分别为+1.70、-2.92;双亲生长优势为-0.68,主要受到卵源与配对策略交互作用的影响,其次为母本效应;在稚贝培育期,RWZ的单亲生长优势为+9.71,WZR单亲生长劣势为-6.57,总体上尚未表现出双亲生长优势,其大小仅为+0.90。从存活上看,RWZ、WZR在浮游期的单亲存活优势分别为+4.47、+3.05;双亲存活优势为+3.60,主要受到配对策略的影响,其次为母本效应;正反交组在稚贝阶段的单亲杂种优势分别为+13.09、+7.30;双亲存活优势为+9.00。R×R、R×WZ、WZ×R、WZ×WZ子代的壳色分别表现为两道红、两道红白斑马、两道红白斑马、白斑马;白斑马自交后代仍然为白斑马,未出现壳色分离,且三元正反交的子代壳色表现一致,说明壳色为非伴性遗传。
闫喜武张跃环孙焕强霍忠明孙欣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三元杂交
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品系F_2的表型性状被引量:23
2010年
于2007年9月,对选育的菲律宾蛤仔不同壳色品系(C:对照组;Tr:两道红品系;Tw:两道白品系;Ab:玛瑙黑品系;Or:海洋红品系;Pw:珍珠白品系;Z:斑马蛤品系;W:波纹蛤品系)F1和F2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龄F1的壳长以Pw最大,与Tr差异不显著(P>0.05),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其它品系,Z壳长最小且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P<0.05),C的壳长明显小于Tw、Ab(P<0.05),但与Or、W差异不显著(P>0.05);F1鲜重也以Pw最大,Z最小,且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P<0.05),Tr、Tw、Ab和Or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大于C(P<0.05);F1产卵量Pw、Tr明显高于其它品系,Z、C明显小于其它品系(P>0.05),Tw、Ab、Or和W彼此差异不显著(P>0.05);F2的表型性状,C的孵化率低于其它品系(P<0.05),但与Tw无显著差异(P>0.05),各壳色品系间卵径、受精率和D形幼虫大小差异不显著(P>0.05)。浮游期结束时(9日龄),W与Z幼虫壳长明显大于其它品系(P<0.05),Tw、Ab、Or、Pw、Z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幼虫存活率大小顺序为,Ab、Z>Or、W>Tw、Pw>Tr>C,彼此差异显著(P<0.05)。变态时间和变态规格各品系间无显著差异(P>0.05),变态率大小的顺序为Ab>Z>Tw>Or>Pw>W>Tr>C,彼此差异显著(P<0.05)。室内培育阶段结束时(240日龄),Ab壳长最大,但与Or、Tr差异不显著,Z壳长最小,但与C、W差异不显著(P>0.05),C与Pw、W,Tr、Tw、Or之间,以及Tw与Pw差异也不显著;Z的存活率最高,明显高于除Ab外的其它品系,C的存活率最低,明显低于除Tr、Tw外的其它品系,W>Or>Pw,彼此差异显著(P<0.05)。360日龄时,Pw壳长和鲜重最大,显著大于其它壳色品系(P<0.05),Ab和Z壳长和鲜重显著小于其它壳色品系(P<0.05);Ab和Z的存活率高于其它品系(P<0.05),但与Or、Pw差异不显著(P>0.05),Or存活率高于C(P<0.05),其它各品系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从相对产量上看,Z(678.63%±56.80%)>Ab(554.88%±69.42%)>Or(527.23%±76.21%)>W(475.97%±90.25%)>Pw(405.90%±55.19%)>Tw(224.89%�
闫喜武张跃环霍忠明孙焕强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壳色品系表型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