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MZ033)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衣保中于春英梁诸英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变迁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殖民地的东北,由于日本武装占领所造成的政治上的动荡局面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日伪为掠夺粮食而实行的农业生产统制和"粮谷出荷"政策,使东北粮食生产长期停滞以至下降,各种粮食作物的生产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大豆生产严重衰退,水稻畸形发展,高粱维持原有水平,玉米增产,小麦长期减产;商品经济作物衰退,自然经济作物发展,粮食种植结构发生变化。东北粮食生产全面走向殖民地化。
- 于春英
- 关键词:伪满时期粮食生产大豆水稻
- 明清徽州绅商投资家乡农业水利状况及原因被引量:4
- 2011年
- 文章探讨了明清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状况及原因。明清时期徽州绅商积极投资于徽州水利,促进了粮食生产。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的原因有:政府的倡捐,徽州粮食短缺的自然因素,儒商的仁义观念,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徽州绅商在家乡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 梁诸英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爆发前,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已经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以大豆、豆油、豆饼为中心的农产品贸易空前繁荣。但经济危机爆发后,东北农业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粮食出口贸易急遽萎缩,粮价暴跌,农村经济迅速凋敝,农民生活陷入困境。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深刻影响。历史教训应该加以总结和汲取,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我国农业和农民的保护。
- 衣保中
- 关键词:农业危机
- 近百年来三江平原土地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14年
- 在100多年开发中,三江平原历经沧桑变化,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并确立了其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的基地地位,但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其土地利用的结构,森林、草场、沼泽面积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三江平原农业开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转变湿地开发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转换国营农场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营农场。
- 衣保中
- 关键词:三江平原农业开发环境可持续发展湿地开发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