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106)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斌张红玉何月秋段育岑雷然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紫茎泽兰
  • 4篇毒素
  • 2篇松针
  • 2篇松针褐斑病
  • 2篇松针褐斑病菌
  • 2篇胁迫
  • 2篇矿质
  • 2篇矿质元素
  • 2篇挥发物
  • 2篇褐斑
  • 2篇褐斑病
  • 2篇褐斑病菌
  • 2篇斑病
  • 2篇病菌
  • 1篇蛋白质
  • 1篇电解质
  • 1篇电解质渗漏
  • 1篇毒素诱导
  • 1篇样品前处理
  • 1篇月季

机构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西南林学院

作者

  • 6篇杨斌
  • 4篇何月秋
  • 4篇张红玉
  • 1篇赵宁
  • 1篇郑莉
  • 1篇雷然
  • 1篇胡小龙
  • 1篇段育岑
  • 1篇朱海峰

传媒

  • 3篇草业科学
  • 2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矿质元素渗漏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后,叶片及渗漏液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毒素胁迫离体叶片和植株后,Ca和K元素含量分别减少65.9%、59.5%和32.9%、53.9%,其他矿质元素Mg、P、Mn、Zn在叶片中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渗漏液中Ca、K、Fe元素含量较毒素粗提液中含量增加,以Ca元素含量增加最多(近30倍),Mg、P、Mn、Zn元素含量减少。
张红玉何月秋
关键词:矿质元素紫茎泽兰毒素电解质
毒素诱导挥发物对紫茎泽兰致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水蒸汽气蒸馏提取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新鲜叶片和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下紫茎泽兰离体叶片内挥发性成分,将所获挥发油按体积分数0.1%、0.5%、1%分别加入PD培养液中,分别采用悬滴法和菌丝干质量测定法测定培养液对分离自罹病紫茎泽兰叶片的2种致病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毒素胁迫紫茎泽兰植株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均能促进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s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的孢子萌发,能抑制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而明显促进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指出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作用有利于提高紫茎泽兰病原菌对紫茎泽兰的生防效果,可望采用毒素—病原菌协同防除紫茎泽兰。
张红玉杨斌何月秋
关键词:紫茎泽兰挥发物
松针褐斑病菌和4个球腔菌属真菌毒素杀草活性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以紫茎泽兰和湿地松幼苗为材料,研究球腔菌属4个菌种毒素粗提物活性,并与松针褐斑病菌对比。结果显示: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对湿地松幼苗和紫茎泽兰均具有伤害作用,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在MS液体培养基中,松针褐斑病菌产毒高峰为10~20d,20d达到最大;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产毒高峰为5~10d,10d左右达到最大。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伤害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松针褐斑病菌和褐孢霉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比草莓蛇眼小球壳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更强;梨球腔菌和柿子球腔菌在MS液体培养基中不能产生明显伤害生测材料的毒素物质。
朱海峰杨斌
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菌粗毒素除草活性
灰葡萄孢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电解质渗漏化学物质的研究——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灰葡萄孢代谢产生的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毒素诱发电解质渗漏液的部分成分.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能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少;电解质渗漏液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
郑莉杨斌胡小龙
关键词:紫茎泽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
毒素胁迫对紫茎泽兰挥发物的影响
2011年
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检测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新鲜叶片、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毒素胁迫紫茎泽兰离体叶片、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紫茎泽兰植株离体叶片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组分。结果表明,1)3种不同处理所得挥发物组分分别为39、60和53种。2)不同处理所得挥发性化合物在组分类型和数量上存在差异。毒素胁迫可诱导紫茎泽兰产生多种具有抑菌杀虫活性的组分,意味着毒素胁迫提高了紫茎泽兰的化学防御能力。3)毒素胁迫不仅单方面影响紫茎泽兰挥发物的释放,还可能对其化学防御的其他环节存在影响。研究毒素对紫茎泽兰诱导防御的影响,有益于寻找防控外来入侵杂草的有效途径。
张红玉杨斌何月秋
关键词:挥发物化学防御毒素紫茎泽兰
ICP-OES测定月季中矿质元素的五种前处理方法比较被引量:29
2011年
采用五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干灰化法、HNO3+H2O2微波消解法、HNO3+H2O2+HF微波消解法、HNO3+HClO4微波消解法、HNO3+HClO4+HF微波消解法),对月季样品进行消解,利用ICP-OES法测定九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加标回收结果显示:HNO3+HClO4微波消解法是最优的处理方法,对大多数元素都能得到较好的分析结果,除Fe以外,回收率为95.4~104.6%。Fe元素测定采用HNO3+H2O2+HF微波消解法回收率更高,可达99%。
赵宁杨斌段育岑雷然
关键词:ICP-OES样品前处理矿质元素
毒素胁迫紫茎泽兰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明确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对紫茎泽兰叶片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影响,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紫茎泽兰新鲜叶片(样品A)、毒素胁迫离体叶片(样品B)、毒素胁迫植株离体叶片(样品C)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样品A、B、C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8种、59种和49种,毒素胁迫可诱导紫茎泽兰产生多种挥发性成分,发挥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因毒素胁迫方式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发挥性成分大都具有抑菌杀虫活性,推测毒素胁迫后紫茎泽兰挥发性次生物质的改变可能对紫茎泽兰的防御能力及化感作用存在影响。
张红玉杨斌何月秋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紫茎泽兰毒素GC-M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