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51017)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郭洪雷侯玲宽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小说
  • 1篇修辞
  • 1篇修辞论
  • 1篇修辞学
  • 1篇研究综论
  • 1篇在场
  • 1篇中国小说
  • 1篇树下
  • 1篇桐城派
  • 1篇气本论
  • 1篇情怀
  • 1篇宗教
  • 1篇宗教情怀
  • 1篇综论
  • 1篇汪曾祺
  • 1篇汪曾祺小说
  • 1篇伪满洲国
  • 1篇文章学
  • 1篇小说创作
  • 1篇小说观

机构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郭洪雷
  • 1篇侯玲宽

传媒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文学批评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近三十年小说修辞研究综论被引量:3
2016年
在3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的小说修辞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广义修辞学、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文学修辞学等理论的提出,代表着理论建构的实绩;围绕布斯《小说修辞学》、巴赫金小说修辞思想展开的研究系统深入,在理论的对话和对接中,小说修辞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在古代小说和现当代小说研究领域,广义修辞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在批评实践中渐渐成为主导性的理论和方法。
郭洪雷
关键词:小说修辞学广义修辞学
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由其长篇处女作《树下》说开去被引量:2
2017年
《树下》是迟子建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相较于《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群山之巅》等作品,它更像是一位小说家成长中遗落的足迹:偶被提及,也是作为成长的注释或说明。多年后谈到这部长篇,迟子建也意识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太在意实用性,忽略了美观;态度过于认真,显得有些拘谨。④而这也是“处女作”经常出现的问题,因为与个人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往往会触动作者的切肤之痛,洋溢的激情和倾诉的欲望。
郭洪雷
关键词:《树下》处女宗教情怀小说创作《伪满洲国》
中国小说“言语”修辞模式简论
2014年
话本起于市井,受讲说方式及特定情境和受众影响,形成了注重"言语"和"在场"效果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后来小说对"说话"情境的虚拟和模仿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小说较为固定的修辞模式之一。本文在还原"说话"作场空间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就话本刊行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侯玲宽郭洪雷
关键词:中国小说
汪曾祺小说与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被引量:2
2016年
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对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和小说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形式技巧和文体风格方面,也体现在个性气质和思想观念方面。正是在文章学传统的启发下,汪曾祺提出了"汉字思维"、以"节奏"代"结构"、"气氛即人物"等许多极传统又极现代的观念和主张,并且通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一种"气本论"的小说观念,一种"以文章为小说"的创作思维方式和习惯。以"气"为本,使汪曾祺获得了接受"意识流"的基础;"以文章为小说",在促其完成小说文体创新的同时,也给他的创作思维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束缚和局限。
郭洪雷
关键词:汪曾祺文章学桐城派气本论小说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