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30801280)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仲明王捷陈钰陈健李志英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电化学
  • 6篇电化学发光
  • 6篇化学发光
  • 3篇吡啶
  • 3篇联吡啶
  • 3篇联吡啶钌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流动注射
  • 2篇免疫传感器
  • 2篇BPY
  • 2篇RU
  • 1篇蛋白
  • 1篇电化学发光免...
  • 1篇电化学发光免...
  • 1篇电化学免疫传...
  • 1篇对联
  • 1篇性能表征
  • 1篇压电免疫传感...

机构

  • 9篇广州军区广州...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王捷
  • 9篇刘仲明
  • 4篇陈钰
  • 3篇李志英
  • 3篇陈健
  • 2篇石鑫
  • 2篇陈然
  • 2篇许喜林
  • 1篇张军瑞

传媒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2篇化学研究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固定化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综述了固定化联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近年来在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领域出现的新型固相载体材料和固定方法,及其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方面的发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药物分析及临床诊断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Ru(bpy)23+的电化学发光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固定化Ru(bpy)2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体系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装置简单、可控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化学、药学等领域.
陈然王捷刘仲明陈钰
关键词:联吡啶钌固定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Tween 20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
2012年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检测的灵敏度,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方法对Tween20的浓度进行优化后,在最佳添加浓度0.1%的条件下,测试联吡啶钌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和稳定性。最后,探讨了Tween20对三丙胺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Tween 20浓度为0.1%时,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最佳。在此浓度下,联吡啶钌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0倍,在浓度为5×10^(-11)~1×10^(-7)mol/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Tween 20能促进三丙胺在电极表面的直接氧化并增强其氧化电流。结论 Tween 20对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李志英王捷许喜林陈健刘仲明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TWEEN
毛细管电泳Ru(bpy)_3^(2+)电化学发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Ru(bpy)32+电化学发光的基本特性,概述了其在与复合材料和微控芯片结合应用时的研究进展,就近几年来的报道,综述了毛细管电泳Ru(bpy)32+电化学发光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并对毛细管电泳Ru(bpy)32+电化学发光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石鑫王捷刘仲明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吡啶钌
禽流感病毒H9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制被引量:4
2011年
将半胱氨酸-壳聚糖复合膜和金纳米粒子相结合,研制了一种禽流感病毒H9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修饰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金的增效作用,考察了该传感器的峰电流与禽流感病毒H9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金能促进电极表面电子的传递,在最佳固定抗体浓度下,该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与H9抗原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170.0 ng/mL,检出限为0.4 ng/mL(S/N=3)。并且,应用该传感器对鸡的尿囊液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血凝抑制试验基本一致。
李志英许喜林刘仲明王捷陈健
关键词:纳米金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四通道骨唾液蛋白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的研制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骨唾液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高度磷酸化和糖基化的分泌性蛋白,其血清表达水平的检测在评估骨代谢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价值。目的:以AT切型、10Hz双面镀金的石英晶体为换能器,拟制作一种4通道压电蛋白芯片阵列,用于检验临床血清中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12/2009-07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生物传感器实验室完成。材料:实验所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包括包被过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和频率计等。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n=10)、正常人血清(n=9)、参考标准血清由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血液中心提供。小牛血清、胎牛血清为Hyclone公司产品。方法:石英晶体的厚度切片模式采用AT切割,10MHz,大小为8.00mm×8.00mm×0.15mm,在石英晶片的双面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形成金电极,该阵列由弹簧支架以及4个石英晶体组成。采用双功能试剂Sulfo-LC-SPDP将鼠抗人骨唾液蛋白单克隆抗体巯基化,固定于石英晶体的金电极表面,通过免疫反应检测血清中骨唾液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抗体浓度与抗体固定量之间的关系,临床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之间骨唾液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①随着抗体浓度的增加,石英晶体频率响应值也随之增大。实验以80mg/L为抗体固定浓度,检测稀释度为1∶4的参考标准血清,结果显示传感器阵列检测的最佳pH值条件在7.4左右。对稀释度分别为1∶9,1∶8,1∶7,1∶6,1∶5,1∶4,1∶3,1∶2的参考标准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血清稀释度1∶9~1∶2的范围内,构建的骨唾液蛋白传感器阵列对血清检测的响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521.54c-46.548,相关系数为0.9703。②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t=5.702,P<0.05)。结论:实验研制的骨唾液蛋白压电�
陈钰刘仲明王捷
关键词: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骨唾液蛋白
新型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及性能表征被引量:9
2010年
为研发电化学发光体外诊断试剂,设计了一种流动注射池,构建了喷射式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并运用Ru(bpy)32+/TPA混合进样模式对此系统进行了评估。在检测电位1.18V,进样量100μL,进样速度50μL/s,TPA浓度10mmol/L,样品缓冲液100mmol/LPBS(pH8.4),载体缓冲液10mmol/LPBS(pH8.4)最优条件下,获得Ru(bpy)32+的检出限(S/N=3)为0.005μmol/L;线性范围为0.01~5μmol/L;RSD为1.02%。结果表明,此分析系统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实现了进样、检测及清洗过程自动化。
石鑫王捷刘仲明
关键词: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三联吡啶钌
基于新型共反应物的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
2013年
为提高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强度,对比研究了低浓度Ru(bpy)23+与N-丁基二乙醇胺、N,N-二丁基乙醇胺和三丙胺三种常用胺类共反应物的电化学发光响应情况,结果表明Ru(bpy)23+/N-丁基二乙醇胺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特性最佳。实验对该体系在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中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电位1.8V,进样量150μL,推速30μL/s的最优检测条件下,获得Ru(bpy)23+的检出限(S/N=3)为5.0×10-10 mol/L。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9~5.0×10-7 mol/L;重复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5%。
陈然王捷刘仲明陈钰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流动注射
量子点电化学发光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基于量子点电化学发光的最新研究进展,叙述了以量子点为基础的电化学发光在免疫检测和其它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量子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生化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李志英刘仲明王捷陈健张军瑞
关键词:量子点电化学发光
无线传感网在智慧医疗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提出了无线传感网用于医疗护理的2种基本形式,详细介绍了无线传感网在智慧医疗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传感器节点等无线传感网关键技术的解决将有效提高老龄化社会家庭或者医院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陈钰王捷刘仲明
关键词:传感网传感器节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