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研究课题
- 作品数:52 被引量:594H指数:14
- 相关作者:王为李小昱张终程永扬孟成民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巴西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初探被引量:3
- 2009年
-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巴西有众多相似之处.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困难也比较接近。了解巴西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政策调整,分析其实施的战略与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 赵姝明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发展可持续发展
- 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36
- 2008年
- 分析目前实验教学改革中开展研究型实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总体设计和大力开发高质量实验项目;建立灵活多元的实验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制;抓好实验教学的运行和管理等思路。
- 李小昱王为胡波
- 关键词: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
-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培养质量管理体系被引量:3
- 2008年
- 根据科研单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在总结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农科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为制定科学、规范、适用和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 汪勋清王春霞田松杰王晓兰李文才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
- 通信工程专业本硕连读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硕连读贯通培养,以重点培养能够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科学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实行3+1+2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强化自主学习和科研训练为主线,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自主教育三个层次。在方法与手段上,强化科研训练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推行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建立淘汰和分流机制,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
- 董丽敏陈后金周俞波
- 关键词:本硕连读课程设置
- 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被引量:24
- 2008年
-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是确保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确保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本文列举了研究生作为国家科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当前主要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着重从研究生培养体制中分析了引起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完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 朱彬刘英辉刘念
- 关键词:道德规范教育发展
- 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权重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被引量:24
- 2009年
- 确立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的权重是客观评价诸影响因素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所起正负效应的前提。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9月颁布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问卷",对我国五所研究型大学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以及毕业博士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在所有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中,"导师指导"、"学术氛围"两项的权重最大。
- 王蔚虹
- 关键词: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
- 高等农业院校工程技术类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文章系统分析了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构建了高等农业院校工程技术类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工程技术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措施和对策。
- 廖庆喜李善军舒彩霞樊启洲程友联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理论基础被引量:25
- 2008年
- 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是否能真正反映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否较好地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特点,以及是否遵循了科学的课程编制方法指导,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质量。为此,探讨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特点,确定研究生教育课程的编制方法,便成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必须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学术探究性、建构主义、课程审议可分别作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本质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 罗尧成谢安邦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建构主义课程审议
-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启示
- 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特点,并从课程教学、培养模式不同层面上指出了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教学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对我国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 李小昱王为
- 关键词:创新教育
- 文献传递
- 试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四要素被引量:9
- 2008年
-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索了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提出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四要素: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的实验功能配置,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通过该四要素相辅相成的有机组合,构建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平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和实验环境。
- 程永扬王为李小昱张终翟红
-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