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2Z169) 作品数:15 被引量:146 H指数:10 相关作者: 吴云 周义炎 林剑 祝芙英 杨剑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武汉大学 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更多>>
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009年 考虑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探测方法(主要包括平均数法、中位数法、四分位距法等)的局限性,提出采用电离层TEC拟合后的剩余残差来识别TEC异常,即先对电离层TEC时间序列进行拟合,然后利用滑动时窗法进行异常识别。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NSS观测资料解算的电离层TEC数据,采用上述方法对汶川8.0级大地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合理有效地探测到震前电离层TEC的异常扰动。 祝芙英 吴云 林剑 周义炎 熊晶 杨剑关键词:残差 地震 利用GPS无线电掩星数据研究震前电离层异常 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COSMIC掩星观测得到的电离层电子密度,研究了2006年11月15日日本千岛Ms8.0地震和2007年2月25日青海海西Ms5.3地震临震前震区上空附近电子密度的异常变化,通过与K指数(磁暴)对比分析,发现其异常变化与外层空间的干扰无关。研究结果证实,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可以监测到临震前震中区上空附近的电子密度的异常变化,而异常变化极有可能是由地震引起的。 杨剑 吴云 周义炎关键词:短临前兆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VTEC的异常响应 被引量:28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的GPS观测数据,解算得到了震中上空附近的电离层VTEC;以VTEC的滑动均值为背景参考值,以2倍均方差作为误差限值,对临震一个月的VTEC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在震前多次出现VTEC的异常扰动,其中4月29日、5月6—7日为异常减少,5月9日为异常增加,而且电离层VTEC的异常驼峰有向磁赤道漂移的趋势.由于距离发震时刻较近,排除其它因素后可能源于此次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效应. 祝芙英 吴云 林剑 周义炎 熊晶 杨剑关键词:GPS 汶川地震 地震监测预报 基于LINUX系统的GPS数据自动预处理与存储 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GPS接收机原始观测文件的规律性,利用B-shell编程实现海量数据自动转换为RTNEX格式,并生成数据质量文件及错误提示文件,最后按要求存储。 赵忠海关键词:GPS LEO GPS接收机仪器偏差估计 被引量:3 2010年 LEO GPS观测已成为空间电离层研究重要手段之一,通过GPS双频观测值获取的TEC则是电离层探测的一个重要参量,为获取高精度TEC需估计和消除GPS接收机仪器偏差(DCB).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全新的LEOGPS接收机仪器偏差的估计方法:基于电离层球对称的假设,利用CHAMP和COSMIC原始GPS观测数据,采用几何映射函数,通过最小二乘解算出GPS接收机仪器偏差.结果表明:(1)2008年1月份期间,通过上述方法解算的仪器偏差都较稳定,相比COSMIC网上发布结果,标准偏差都在0.6 ns以内;(2)COSMIC(轨道高度大约800km)仪器偏差估计结果优于CHAMP(轨道高度大约400 km)的结果,原因为:对于不同轨道高度LEO GPS仪器偏差估计,其较高轨道高度的电离层球对称假设影响较小. 林剑 吴云 熊晶 祝芙英 杨剑关键词:仪器偏差 CHAMP COSMIC 基于汶川地震探讨几种电离层探测技术 地震预测是长久困扰科学界的世界难题,而地震—电离层耦合效应作为地震监测预报的新思路,受到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作出很多有益的探索。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相当部分的地震发生前1周左右,在孕震区上空电离层会出现异常扰动的现象... 熊晶 吴云关键词:电离层探测 电离层测高仪 地震监测预报 汶川地震 文献传递 汶川Ms8.0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分析 被引量:46 2008年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GPS观测数据,解算得到了汶川Ms8.0地震前中国区域上空电离层TEC分布图。用两种方法的研究显示,在相同时间和空间电离层TEC存在显著的异常扰动,即震前1~6天(除5月9日电离层TEC出现异常增加外)时间内多次出现显著的TEC异常减少,而且电离层TEC的异常驼峰有向磁赤道漂移的趋势,由于距离发震时刻较近,排除其他因素后认为该异常可能源于汶川Ms8.0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效应。 祝芙英 吴云 林剑 周义炎 熊晶 杨剑关键词:电离层异常 前兆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NmF2异常扰动 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COSMIC电离层掩星数据,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震中区上空4月至5月末的电离层F2层最大电子密度NmF2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在4月震中区上空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mF2没有明显异常变化,而在震前一周内多次出现明显负异常,排除其他因素,认为这些异常极有可能是由地震引起的。 熊晶 吴云 祝芙英 林剑 周义炎 杨剑关键词:地震前兆 GPS掩星 电离层扰动 电子密度 地震监测 电离层GPS掩星反演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009年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是崭新的、高效的地球大气层和电离层探测技术,但仍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本文详细推导了 Abel积分和绝对TEC电离层反演方法,研究了如何解决Abel积分产生的上下限异常问题;用COSMIC发布的GPS原始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将结果与地面电离层测高仪数据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周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1)在较高轨道高度(约800 km),Abel积分与绝对TEC方法的反演结果基本一致,都与电离层测高仪反演结果符合良好;在较低轨道高度(约500 km),绝对TEC反演精度优于Abel积分反演精度;(2)绝对TEC反演的最大电子密度Nm较Abel积分法获得的结果更接近于电离层测高获得的峰值电子密度N_mF_2,绝对TEC反演法更加严密和有效;(3)周跳对绝对TEC反演结果的影响较Abel积分反演结果的影响更为敏感,但无论哪种方法,周跳对反演精度都造成严重损失.综合而言,绝对TEC反演法是更优的方法. 林剑 吴云 刘经南关键词:周跳 利用GPS双频载波相位单历元解算电离层VTEC 被引量:10 2007年 探索了一种新的基准站上空垂直电离层电子浓度(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计算方法,即从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和双频观测值入手计算VTEC。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得到的VTEC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VTEC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且内符合精度良好,能反映电离层活动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林剑 吴云 周义炎 施顺英 邢乐林关键词:单历元 整周模糊度 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