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124)

作品数:23 被引量:95H指数:7
相关作者:龚正达周红宁王剑李春富张丽云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大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物种
  • 8篇蚤目
  • 6篇蚤科
  • 6篇蚊虫
  • 4篇蚤类
  • 4篇区系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兽类
  • 3篇小型兽类
  • 2篇东南
  • 2篇多样性
  • 2篇新种记述
  • 2篇亚属
  • 2篇伊蚊
  • 2篇伊蚊属
  • 2篇蚊类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基因
  • 2篇丰富度
  • 2篇Β多样性

机构

  • 24篇云南省地方病...
  • 16篇云南省寄生虫...
  • 6篇大理学院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安阳市第五人...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24篇龚正达
  • 12篇周红宁
  • 7篇王剑
  • 6篇李春富
  • 5篇张丽云
  • 2篇葛军旗
  • 2篇冯锡光
  • 2篇段兴德
  • 2篇栗冬梅
  • 2篇岳仁苹
  • 2篇李春敏
  • 1篇彭毅
  • 1篇连宏宇
  • 1篇权寿瑛
  • 1篇梁国栋
  • 1篇臧颖惠
  • 1篇边长玲
  • 1篇魏丽荣
  • 1篇李栋
  • 1篇付士红

传媒

  • 11篇中国媒介生物...
  • 6篇寄生虫与医学...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Entomo...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Journa...
  • 1篇第3届全国人...

年份

  • 3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自治区蚊虫分类与区系研究Ⅷ.杵蚊属及两物种在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调查和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的蚊类区系。方法 2017年8-9月,对藏东南地区各类型孳生地的幼蚊进行调查取样、标本制作和分类鉴定。结果在西藏墨脱县采获1批杵蚊属(Genus Tripteriodes)标本,经鉴定,其中发现有蛛形杵蚊〔Tripteriodes(Rac.)aranoides (Theobald,1901)〕和似同杵蚊〔Tr.(Tri.)similis (Leicester,1908)〕2个蚊种。这是该属及种首次在西藏地区发现,为当地蚊类的新纪录。该文将杵蚊属和2个蚊种的重要形态特征、分布区、孳生环境及其雄蚊尾器结构图等内容分别进行了简述和报道。结论迄今,西藏已知分布有杵蚊属2亚属2种。
德吉多吉卓玛卓玛央金永建扎西卓玛杨晓东杨贵荣王剑周红宁龚正达
西藏自治区蚊虫分类与区系研究Ⅶ.伊蚊属伊蚊亚属和物种在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和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的蚊类区系。方法 2017年8-9月,对藏东南地区各类型孳生地的幼蚊进行调查取样、标本制作和分类鉴定。结果在墨脱县采获1批伊蚊属标本,经鉴定,其中发现有伊蚊亚属(Subgenus Aedes)及那坡伊蚊〔Aedes(Aed.)mubiensis Luh et Shih,1958〕。该亚属和物种首次在西藏地区发现,为当地亚属和蚊种新纪录。那坡伊蚊既往仅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和四川省,它与分布于东北地区的北海道伊蚊〔Aedes(Aed.)esoensis〕很相似,但两者可根据雄蚊抱肢基节端部的形状、中部内缘的长鬃数量多少和背基内缘皱纹区的宽窄等特征予以区分。该文将伊蚊亚属和蚊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区、孳生环境及其雄蚊尾器结构图等内容分别进行了简述和报道。结论迄今,西藏已知分布有伊蚊属17种。
李海东多吉卓玛卓玛央金扎西卓玛张睿杨晓东杨贵荣王剑周红宁龚正达
滇西南山地农耕区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与鼠疫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为调查和分析云南西南部山地农耕区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与人间鼠疫的关系,本文以云南西南部家鼠鼠疫疫源地中的耿马、临沧、陇川、龙陵、盈江、梁河、腾冲和云龙8县市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对各县市多个乡镇农耕区进行小型兽类及寄生蚤类的调查取样,所获蚤类数据进行群落组织水平的测定和统计学处理,就当地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与人间鼠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1)共捕获小型兽类2890只,隶属于7科19属35种;共采集宿主寄生蚤类2840只,隶属于6科16属27种。其中,印鼠客蚤(44.26%)和缓慢细蚤(20.39%)为数量上的优势种,偏远古蚤(8.56%)、长形病蚤(7.71%)和泸水栉眼蚤(6.76%)3蚤种数量相对较多,为当地的优势种,而其余的蚤种数量都相对较少;(2)蚤类水平分布和海拔分布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均可聚为3类,它们整体反映了各调查样区或取样地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候环境条件对农耕区蚤类群落和物种的组成、分布具有重要影响;(3)蚤类的Cody指数(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先逐步降低,后再升高的趋势,Sorenson指数随海拔增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它们整体反映了滇西南山地农耕区蚤类群落和物种的组成与区系分布在2000~2500 m较高海拔的区域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蚤类的物种丰富度(γ-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带变化规律总体呈现了随海拔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偏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海拔1500~2000 m间,即在云南3类不同气候温层农耕区中,以中暖层气候农耕区蚤类物种丰富度最高;(5)蚤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以腾冲市最高(1.9178),其他依次为梁河(1.6425)、云龙(1.6391)、陇川(1.5071)、龙陵(1.4948)、盈江(1.4778)、临沧(0.9402),而最低为耿马(0.2753);(6)蚤类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
琚俊科琚俊科龚正达高子厚龚正达高子厚段兴德冯锡光段兴德冯锡光
关键词:蚤类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人间鼠疫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澜沧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30
2008年
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分异,作者于2005年7-9月应用紫外灯诱捕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澜沧江流域6个纬度梯度带(24°-30°N)和5个海拔梯度带(1,000-3,500m)山地居民区的蚊类进行了调查取样。共捕获蚊类76,458只,分属于2亚科5属36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型分布格局;(2)α多样性随纬度的升高呈先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分布格局,最高峰位于Ⅰ带(24°-25°N),而随海拔的升高呈波浪状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C(2,000-2,500m)和E(3,000-3,500m)带;(3)β多样性(Cody指数)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基本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格局。两端高峰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别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向寒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说明蚊类β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区系及物种的组成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4)从种群组成相似性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不同纬度、海拔梯度带间蚊类都被分为3个地域区系类型,即东洋区系、东洋与古北区系的过渡区和古北区系;(5)典范对应分析(CCA)的排序结果显示:气温和降水均影响当地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降水起主导作用。
葛军旗孙肖红龚正达梁国栋李镜辉冯星明张丽云李斌付士红
关键词:蚊类生物多样性山地居民区
我国蚊类多样性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09年
蚊类不仅吸血骚扰人类,还是多种严重虫媒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为昆虫纲中研究最广和最深的昆虫类别之一。本文就我国蚊类多样性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尺度上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岳仁苹龚正达
关键词:蚊类生物多样性
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小型兽类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基因的检测及序列测定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小型兽类自然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情况。方法采集位于滇西北横断山区的高黎贡山山脉、香格里拉雪山等山地(海拔1000~4500m)林区的小型兽类脏器标本以低温保存和运输,所获标本在实验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和Msp4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共检测小型兽类5目18属35种共436只,从6属11种小型兽类中发现阳性标本32份,总阳性率为7.34%。其中,高黎贡山林区检测小型兽类标本25种301只,阳性26份,阳性率为8.64%(26/301);香格里拉雪山等林区检测小型兽类标本19种135只,阳性6份,阳性率为4.44%(6/135);阳性标本绝大部分发现于小型兽类中的啮齿类动物。序列比较分析表明:不同小型兽类间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100%,且与吉林野鼠中检测的无形体相对应片段(GenBank:DQ449948)最相近,相似性达99%-100%。对其Msp4基因核苷酸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与GenBank中相应片段相似性为95%-97%,提示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小型兽类所感染无形体株变异较大。结论首次证实和发现中国西南横断山区6属11种小型兽类自然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其中啮齿类动物可能是这一地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主要宿主。
边长玲龚正达张丽云栗冬梅葛军旗李四全李璋鸿魏丽荣
关键词:RRNA基因小型兽类
云南横断山农耕区小兽和蚤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分布格局及其关系
物种多度与生物多样性同为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两者是对群落数量特征和性质的不同阐释,相辅相成。因此,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对群落结构的研究和种一多度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李栋龚正达高子厚连宏宇琚俊科洪梅付小凤李四全张丽云
关键词:小型兽类蚤类多样性
文献传递
西藏自治区蚊虫分类与区系研究Ⅸ.伊蚊属3亚属和6种新纪录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调查和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的蚊类区系。方法2017年8-9月,对藏东南地区各类型孳生地的伊蚊进行调查取样、标本制作和分类鉴定。结果在鉴定墨脱县采获的伊蚊属(Genus Aedes)标本中,发现有丹蚊亚属(Subgenus Danielsia)的白带伊蚊〔Ae.(Dan.)albotaeniatus(Leicester,1904)〕、花纹亚属(Subgenus Phagomyia)的阿萨姆伊蚊〔Ae.(Pha.)assanensis(Theobald,1908)〕、奈蚊亚属(Subgenus Kenknightia)的异形伊蚊〔Ae.(Ken.)dissimilis(Leiceaster,1908)〕、科蚊亚属(Subgenus Collessius)的乳点伊蚊〔Ae.(Col.)macfarlanei(Edwands,1914)〕、覆蚊亚属(Subgenus Stegomyia)的马立伊蚊〔Ae.(Ste.)malikuli(Huang,1973)〕和伪白纹伊蚊〔Ae.(Ste.)pseudalbopictus Borel,1928〕共5亚属6种。其中,丹蚊亚属、花蚊亚属、奈蚊亚属和6种蚊种为西藏地区首次发现,为西藏蚊类亚属和物种新纪录。该文将这6种蚊种的重要形态特征、分布区、孳生环境及其雄蚊尾器结构图等内容分别进行了简述和报道。此外,并对西藏现知伊蚊属13亚属和23种(亚种)列出了名录。结论迄今,西藏分布有伊蚊共13亚属23种(亚种),分别约占国内伊蚊属亚属和物种总数的46%和20%。
多吉卓玛卓玛央金永建扎西卓玛杨晓东杨贵荣王剑周红宁龚正达
关键词:伊蚊属
西藏自治区蚤目分类与区系研究Ⅳ.中国藏东南栉眼蚤科二新种记述(蚤目:栉眼蚤科)
2021年
记述了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首次发现的蚤目栉眼蚤科(Siphonaptera:Ctenophthalmidae)厉蚤属(Xenodaeria Jordan,1932)和纤蚤属(Rhadinopsylla Jordan et Rothschild,1912)各一新种:(1)厚永厉蚤,新种(Xenodaeria houyongi sp.nov.),主要特征是:额鬃由6根骨化较深的刺鬃组成;雌第7腹板后缘的凹陷较小而浅,腹叶宽大并明显长于背叶,背缘明显低于第7气门的高度;受精囊头部腹缘的凹陷位于中点,尾部末端具乳突。模式标本(仅1雌)于2019年12月采自林芝市墨脱县的农耕区(海拔约1200 m)的长尾大麝鼩体上。(2)林芝纤蚤,新种〔Rhadinopsylla(Actenophthalmus)linzhiensis sp.nov.〕,主要特征是:前胸背板栉刺共18根;雄抱握器可动突较直和细长,前、后缘对称;第8腹板腹缘仅具2根鬃;第9腹板后臂端部亚背缘具1列刺形鬃;阳茎钩突端部呈指状。模式标本(仅1雄)于2018年11月采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镇(海拔约3000 m)未定名鼠兔体上。
龚正达许翔李春富文祥兵字金荣
关键词:蚤目纤蚤属
西藏自治区蚤目分类与区系研究Ⅴ.中突古蚤和多棘古蚤在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蚤目:栉眼蚤科)
2021年
目的调查和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蚤类区系与分布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西藏地区蚤类区系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藏东南林芝市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不同海拔高度农耕区的小型兽类及其寄生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号鼠夹,于2018年10-11月对小型兽类及其体表寄生蚤进行调查取样,所获标本在实验室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在该地蚤类区系调查中采获1批古蚤属(Palaeopsylla Wagner,1903)标本,经分类鉴定为海仑古蚤(P.helenae Lewis,1973)、内曲古蚤(P.incurva Jordan,1932)、中突古蚤(P.medimina Xie et Gong,1989)和多棘古蚤(P.polyspina Xie et Gong1989)4种,其中,中突古蚤和多棘古蚤为西藏地区首次发现,为该地区蚤类物种新纪录。该文将这两新纪录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分布区域、宿主动物及以实物作为凭证标本绘制的头部和生殖腹节图等内容分别进行了记述和报道。此外,对我国古蚤属的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讨论。结论迄今,西藏地区所知古蚤属物种数已达7种,其数量约占国内该属物种总数的23%。
文祥兵登增多杰巴桑马兵成杨晓东许翔李春富陈子龙周红宁龚正达
关键词:物种古蚤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