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13CMZ005)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主泉张志明马小骅吴振光更多>>
- 相关机构: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昭平瑶山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 2015年
- 介绍了昭平县瑶山村生态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对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开发原则,对生态旅游区进行了功能区划,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 吴振光杨主泉
- 关键词:生态旅游
- 旅游开发对社区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中所起到的正面带动作用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然而,在国家和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倡导和呼吁下,旅游开发对社区的影响正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旅游开发对社区产生的影响为研究视角,通过对2001—2012年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旅游开发对社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环境等三方面,但现有的研究模式大多雷同,缺乏深入细致的总结和提升。因此,本研究将立足于上述主要内容,从感知视角、人类学视角、管理学视角、地理学视角等进行分析和对比,对主要研究方法、理论应用、研究地类型等进行统计识别,并就旅游开发对社区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 张志明
- 关键词:旅游开发社区文化社区经济
- 乡村旅游与山地民族社区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广西龙胜平安壮寨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在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可行途径之一,旅游发展能够吸纳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对社区劳动力的转移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将促使旅游扶贫的功能得以发挥。然而,一个地区旅游的发展受多因素条件的制约,旅游这一经济行为的引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对当地乡村劳动力的就地安置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选取广西龙胜平安壮寨为实际调研对象,通过考察平安壮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群体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就地转移细分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中梳理出平安壮寨劳动力群体转移到乡村旅游的对策。
- 杨主泉
- 关键词:乡村旅游劳动力
- 体验旅游的ASEB分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体验旅游是当前新兴的旅游活动形式,在我国旅游产品设计中,尤其对历史文化遗产旅游中的活动项目普遍存在忽视游客的体验原真性需求的现象。通过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其旅游体验的基础上运用ASEB分析法,研究黄姚古镇景区在发展体验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寻找关键性要素,构建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黄姚古镇景区游客体验的具体措施。
- 马小骅
- 关键词:体验旅游古村落原真性
- 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旅游生态补偿研究——以桂林市阳朔县为例被引量:11
- 2015年
- 文章研究以旅游发展典型区域-阳朔县为例,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并采用非参数估计和多元线性回归估计法对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83.5%的游客愿意为阳朔生态环境支付生态补偿费用;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利用非参数估计得到的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为27.5元,在考虑受访者基本特征和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得到的游客生态补偿WTP值为32.3元,而以2013年阳朔县接待旅游人次1170万计算(其中约83.5%的游客有支付意愿),游客的生态补偿WTP总量为2.9×108元/年;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学历和月收入水平与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呈显著正相关,即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游客,其WTP值也越高。文章研究丰富了条件价值评估法在旅游发展典型区的应用,对促进这一类型区域生态补偿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杨主泉
- 关键词:支付意愿
- 基于PSR模型的桂林市旅游生态安全动态评价被引量:12
- 2014年
-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有关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桂林近10 a的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处理,对桂林2001—2010年间生态安全的动态发展过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0 a间桂林旅游生态环境安全值呈现2个明显的阶段,并在2007年实现发展的突破,从安全指标的Ⅲ级上升到Ⅱ级,生态环境安全程度较高,并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但是仍处于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的阶段,仍需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力度。
- 杨主泉张志明
- 关键词:桂林旅游生态安全PS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