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138)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肖炜王永霞崔晓龙李治滢傅超群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盐度
  • 1篇盐矿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噬菌体
  • 1篇细菌
  • 1篇菌体
  • 1篇可培养细菌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基因组学
  • 1篇高盐环境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样颗粒

机构

  • 2篇云南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李治滢
  • 2篇崔晓龙
  • 2篇王永霞
  • 2篇肖炜
  • 1篇任鹏康
  • 1篇赖泳红
  • 1篇赵琴
  • 1篇白萌
  • 1篇傅超群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云南盐矿中病毒样颗粒的多样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盐矿中病毒样颗粒的多样性及特征,为丰富嗜盐菌病毒资源及其生态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双层平板分离纯化对云南5个盐矿样品病毒的分布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电镜观察病毒富集液表明,其中含有3种不同形态的病毒样颗粒(头尾形、丝状、球状)。同时,分离获得3株嗜盐细菌病毒,其中2株感染盐单胞菌(Halomonas sp.),1株感染色盐杆菌(Chromoha lobacter sp.),分别命名为QHHSV-1、YPHSV-1及YPCPV-1。QHHSV-1形成边缘清晰、透明的噬菌斑,出斑时间约为8 h,培养24 h,其噬菌斑直径可达3 mm,电镜观察显示,QHHSV-1呈头尾形,头部直径约为47 nm,其尾部极易断裂,长约75 nm;YPHSV-1形成边缘清晰、透明的噬菌斑,出斑时间约为12 h,培养24 h,其噬菌斑直径可达1 mm,电镜观察显示,YPHSV-1呈头尾形,头部直径约为50 nm,尾长约为140 nm;YPCPV-1形成边缘模糊、透光亦不易见的噬菌斑,出斑时间约为72 h,培养96 h,其噬菌斑直径可达2-4 mm,电镜观察显示,YPCPV-1呈球形,是表面有突起的多态形病毒,大小为20-50 nm。
赵琴任鹏康王永霞李治滢吴鸣肖炜崔晓龙
关键词:盐矿病毒多样性细菌
高盐环境可培养细菌噬菌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病毒广泛存在于各类环境中并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中包括高盐环境。对高盐环境病毒的研究已成为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目前已被报道的100多株盐病毒中,90多株感染古菌,仅有14株感染细菌。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的14株高盐环境细菌噬菌体的形态特征、盐度响应及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高盐噬菌体的形态多样性、生存策略以及包含在基因组中的进化和起源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高盐噬菌体以有尾噬菌体为主;它们具有广盐性(Euryhaline)的特征,盐度极大地影响其吸附和增殖;它们与非高盐环境噬菌体可能具有共同的起源。高盐噬菌体虽然历经近30年的研究历程,但仅有14株被分离与培养,所以其分离纯化是今后重要工作之一,且结合免培养技术揭示高盐噬菌体的多样性与生态功能是其研究的发展方向。
傅超群白萌王永霞李治滢赖泳红肖炜崔晓龙
关键词:高盐环境噬菌体生物学特征基因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