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Z2013-KF01)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姜学鹏袁月明李旭邹继辉蔡崇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隧道集中排烟速率对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吸穿现象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4年
- 以水平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FD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集中排烟模式下对称开启的6个排烟口下方的烟气蔓延规律、烟气层温度和厚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排烟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隧道集中排烟系统存在多个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吸穿的现象,且离火源越远的排烟口越容易发生吸穿,而吸穿会降低整个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可能导致排烟口烟气拥堵,易对疏散救援造成消极影响。通过定量描述烟气层厚度和温度与排烟速率之间的关系,获得排烟口下方吸穿的排烟速率范围。
- 姜学鹏袁月明李旭
- 关键词:安全工程集中排烟数值模拟
- 排烟口间距对隧道集中排烟烟气层吸穿影响的模拟被引量:4
- 2014年
- 吸穿现象的发生将降低隧道集中排烟效率。排烟口间距是影响烟气层吸穿的重要因素。以长22 m的1∶20缩尺寸集中排烟隧道模型为数值模拟研究对象。采用对称方式开启6个排烟口进行双向均衡排烟模式。比较了排烟口间距分别为3 m和2 m时的烟气蔓延范围、烟气层温度和厚度,分析了烟气层厚度、温度与排烟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烟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烟气层吸穿;排烟口间距越大,导致排烟口开始发生吸穿的排烟速率越小;同一排烟速率下,排烟口之间的间距越大,越远离火源的排烟口越容易发生吸穿。因此,为避免吸穿现象的发生,需选取合适的排烟速率及排烟口间距。
- 蔡崇庆姜学鹏袁月明
- 关键词:安全工程集中排烟数值模拟
- 集中排烟速率对隧道烟气热分层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为研究集中排烟速率对烟气热分层现象的影响,采用1:20缩尺寸集中排烟隧道模型(22m长),开展2个排烟口对称开启、排烟速率在0.034~0.134m^3/s场景下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层化曲线随排烟速率变化沿隧道纵向呈复杂的变化趋势,烟气热分层现象具有分段的特点.火源附近层化强度大,且层化曲线不受排烟速率影响;排烟口正下方热分层强度随排烟速率增大迅速减小;排烟口外侧层化曲线随排烟速率增大在隧道底部出现较长的水平直线区段,该段能够反映冷空气层的高度变化.T/Taver=1所在位置高度变化与烟气层临界层高度变化情况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可用其来确定烟气层的高度.
- 姜学鹏邹继辉刘梅佳
- 关键词:集中排烟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