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70016)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云骏孙岩戴文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地方自治
  • 2篇政治
  • 2篇社会管理
  • 2篇自治
  • 1篇党建
  • 1篇党内
  • 1篇党内民主
  • 1篇党群
  • 1篇行政
  • 1篇政党
  • 1篇政党建设
  • 1篇政治参与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学分析
  • 1篇执政
  • 1篇执政党
  • 1篇中国公民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性功能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作者

  • 2篇王云骏
  • 1篇戴文亮
  • 1篇孙岩

传媒

  • 2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执政党的社会性功能及其建构被引量:7
2015年
在中国,执政党的建设不仅关乎政党自身的发展,更关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现代政党理论认为,政党应具备行政性与社会性两类功能,前者表现为政党执掌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功能,后者表现为政党动员社会力量的感召性功能。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高度来看,执政党建设的重点在于增强党的社会性功能。党内民主的有效推行可以为执政党社会性功能的建构提供持续动力,"党群一体"的制度安排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当下执政党社会性功能建构的现实路径。
王云骏
关键词:政党建设党内民主社会性功能
从自治到保甲:民国时期社会管理的政治学分析——基于南京推行地方自治的历史考察(1927~1937)被引量:6
2013年
从地方自治到编组保甲,是民国时期社会管理经历的一段历史过程。通过梳理和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管理理念上存在"社会管理"与"管理社会"的逻辑冲突,而"党治"模式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困境、地方自治中社会自主性的缺失、社会建设中"组织化"概念的认识偏差则是导致地方自治走向异化的具体原因。
王云骏
关键词:社会管理地方自治保甲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自治考察:以社会管理为视角
2013年
地方自治是一种政治制度设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民生与民权是孙中山地方自治设计的两大核心,也是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核心议题。经过对南京市档案馆馆藏史料的搜集整理,梳理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理念来源及其推行逻辑。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地方自治,重社会事务建设和管理而轻政治权利行使及训练,收到了一定的社会管理效用,深深烙上了社会管理的印记。
戴文亮
关键词:地方自治逻辑理路管理实践
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浅析被引量:1
2012年
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的显著标志和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在中国推进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中国公民政治参与也伴随着中国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建设的演进过程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扩大的发展。本文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维度,从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视域对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企望为推进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一定的参照。
孙岩
关键词:政治参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