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9MS0706)

作品数:15 被引量:104H指数:7
相关作者:郝贠洪任莹段国龙冯玉江朱敏侠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风沙
  • 9篇冲蚀
  • 7篇钢结构
  • 5篇涂层
  • 4篇冲蚀磨损
  • 3篇混凝土
  • 2篇应力
  • 2篇气固
  • 2篇气固两相
  • 2篇气固两相流
  • 2篇两相流
  • 2篇界面应力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应力研究
  • 1篇施工技术
  • 1篇碳化
  • 1篇碳化深度
  • 1篇墙体
  • 1篇墙体施工
  • 1篇屈服极限

机构

  • 15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15篇郝贠洪
  • 7篇冯玉江
  • 7篇段国龙
  • 7篇任莹
  • 5篇朱敏侠
  • 4篇邢永明
  • 2篇杨诗婷
  • 2篇张宏杰
  • 2篇杨风利
  • 2篇江南
  • 1篇燕兰
  • 1篇王玉清
  • 1篇赵燕茹
  • 1篇李永
  • 1篇李建雄
  • 1篇刘永利
  • 1篇吴安利
  • 1篇韩燕

传媒

  • 5篇建筑材料学报
  • 3篇摩擦学学报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混凝土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沙对钢结构涂层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气流挟沙喷射法,在不同的冲蚀速度、角度、浓度和时间等风沙冲蚀参数下,对钢结构涂层进行了风沙冲蚀的模拟试验,对试验材料质量损失、抗冲蚀磨损性能和微观失效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涂层的耐磨性较差;冲蚀率随冲蚀速度呈指数增长,在冲蚀角度为45°时存在低速和高速2个冲蚀阶段;涂层的质量损失在冲角为45°时最大,90°时最小,表现出从脆性材料向塑性材料过渡的特征;低冲角时,材料破坏方式以微切削作用为主,决定材料耐冲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其硬度;在高冲角时,材料破坏方式以挤压凿削作用为主,决定材料耐冲击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其柔韧性;涂层质量损失随下沙率的增大在300g/min时出现峰值;涂层累积质量损失随时间大致呈线性增长,冲蚀过程存在明显的潜伏期、加速期和稳定期.
郝贠洪段国龙任莹冯玉江宿廷杨风利张宏杰
关键词:风沙冲蚀磨损钢结构涂层微切削
风沙环境下钢结构涂层的冲蚀磨损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针对钢结构涂层耐久性受风沙侵蚀和劣化问题,在研究风沙环境特征和钢结构涂层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利用接触理论和LS-DYNA有限元分析程序分析了涂层受冲蚀时的最大接触动力、最大接触半径、最大接触应力,并分析了应力场分布规律和屈服极限风沙流速度。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接触动力、最大接触半径、最大法向动应力随冲蚀速度和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冲蚀速度、角度分别为35m/s、90°时,其达到最大值4.09×10-2N、4.24×10-5m、1.08×107Pa;最大切向动应力随冲蚀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冲蚀速度为35m/s时,冲蚀角度为5°和90°时对应的应力分别为9.36×107Pa和0;得到了涂层表面和内部应力场,在对称轴z=0.56a处,剪应力最大值1max 0τ=0.277 p,剪应力最大值点即是材料接触流动的起始点,因此可预计塑性流动将在涂层表面下方开始发生;当垂直冲蚀时涂层材料不屈服的极限射流速度为18m/s。
郝贠洪邢永明杨诗婷段国龙任莹
关键词:涂层
钢结构表面涂层受风沙冲蚀机理和评价方法被引量:10
2014年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钢结构表面涂层受风沙冲蚀磨损严重.在模拟钢结构涂层受风沙冲蚀磨损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涂层在不同冲蚀条件下的冲蚀磨损部位微观形貌,分析涂层材料受风沙冲蚀磨损的损伤机理,提出了评价涂层冲蚀磨损程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低角度冲蚀时微切削作用占主导,硬度起决定作用,高角度冲蚀时挤压变形占主导,柔韧性起决定作用,由于涂层硬度较低,柔韧性好,所以高角度时涂层的耐冲蚀性能较好;最大冲蚀磨损失重量出现在45°左右,是由于该材料具有介于塑性和脆性材料之间的冲蚀磨损特性;速度越大,粒子的动能越大,冲蚀磨损失重量越大;在低浓度时,冲蚀磨损失重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浓度时则出现下降的趋势;评价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结果为钢结构涂层的耐久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郝贠洪任莹段国龙朱敏侠冯玉江
关键词:风沙
钢结构表面涂层材料抗风沙冲蚀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风沙冲蚀环境特征,通过测定钢结构涂层的厚度、密度、硬度、弹性模量、柔韧性、涂层与基材附着力等级等指标,研究了钢结构涂层材料抗冲蚀力学性能和不同风沙环境特征参数对涂层冲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结构涂层的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较小,而其柔韧性较大,涂层与基材附着力等级高;在风沙冲蚀过程中,涂层的冲蚀失重量均随着风沙流冲蚀速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随着冲蚀下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在低角度冲蚀下的冲蚀失重量要大于高角度下的冲蚀失重量.
郝贠洪邢永明冯玉江朱敏侠宿廷
关键词:冲蚀力学性能
气固两相流条件下混凝土受冲蚀磨损性能及碳化深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混凝土在风沙环境下的冲蚀磨损试验研究,分析和探讨了混凝土在气固两相流条件下的冲蚀磨损性能及其对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风沙流冲蚀速度是影响混凝土材料冲蚀磨损的主要因素,混凝土材料的冲蚀率随着风沙流冲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混凝土在受风沙冲蚀磨损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孕育期,但随着冲蚀时间的延长有上升期和稳定期。风沙环境下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大于无风沙作用下的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背风面碳化深度小于迎风面;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密实度增加,渗透性减小,风沙引起气体在混凝土内部的渗透作用减弱,碳化深度减小。
郝贠洪刘永利樊金承江南韩燕
关键词:混凝土冲蚀磨损碳化深度
风沙环境下钢结构涂层的冲蚀摩擦学性能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钢结构体系表面涂层长期遭受风沙环境冲蚀的这一现状,采用气流挟沙喷射法,模拟风沙对钢结构涂层的冲蚀.研究了风沙冲蚀力学参数对钢结构涂层冲蚀率的影响;探讨了涂层冲蚀损伤的摩擦学机理;分析了钢结构涂层的冲击摩擦因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层的冲蚀率均随着冲蚀速度呈指数增长,速度指数n为2:39-2:43;在45°时涂层的冲蚀率最大,90°时涂层的冲蚀率最小,低冲角时的冲蚀率大于高冲角时;涂层的摩擦因数处于0:37-0:42,涂层磨损的Taber指数为81:9×10^-3mg/r,涂层的耐磨性较差.涂层损伤的摩擦学机理是:低冲角时的微切削作用或高冲角时的挤压凿削作用造成涂层的损伤占主导,涂层表面微裂纹扩展交叉,以致断裂剥落,造成的损伤次之;涂层冲击摩擦因数离散性较大,且随角度增长呈降低趋势;冲击摩擦因数与冲蚀率随角度的变化并不一致.
郝贠洪冯玉江段国龙任莹
关键词:风沙冲蚀磨损
钢结构涂层受风沙冲蚀程度评价和相似性分析
2015年
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钢结构体系表面涂层长期遭受风沙冲蚀这一现状,采用气流挟沙喷射法,对钢结构涂层受风沙冲蚀磨损的程度进行了研究及分析;提出了评价涂层冲蚀磨损程度的计算方法,并应用相似性理论将试验结果与实际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冲蚀磨损质量损失随冲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冲蚀磨损质量损失出现在冲蚀角度为45°时,最小冲蚀磨损质量损失出现在冲蚀角度为90°时;所提出的涂层冲蚀磨损程度评价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试验条件为下沙率360g/min,冲蚀速度30m/s,冲蚀时间12min的涂层冲蚀磨损结果,相当于强沙尘暴密集区的钢结构涂层受到5.05-83.0个月的冲蚀磨损.
郝贠洪任莹段国龙朱敏侠杨风利张宏杰
关键词:钢结构涂层风沙
CL建筑结构体系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CL建筑结构体系是一种集承重、抗震、建筑节能、隔音和防火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通过分析研究CL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中的抗震等级划分、结构平面布置、计算方法、适用高度和墙板厚度、施工方法和要点,结果表明其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强、综合造价低和保温节能等优点。辅以6层和12层两个案例分析,说明CL建筑结构体系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用的优势。
郝贠洪穆利和王玉清赵科星
关键词:CL建筑结构体系保障性住房保温节能抗震性能
一种新型复合建筑节能墙体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结合国家和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形势,介绍了一种可实现保温与结构同体同寿命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针对这一墙体构造技术特点,研究了两侧同时现浇混凝土和两侧同时喷射混凝土两种施工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分析了网架板和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并就施工中出现的缺陷提出解决方法。研究成果将为该节能墙体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支持,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及墙改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郝贠洪吴安利穆利和李建雄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风沙冲击作用下涂层与基体界面应力、位移及破坏机理研究
2015年
应用界面力学镜像点法及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风沙冲击作用下钢结构表面涂层与基体的界面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角度一定时,界面应力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冲击速度一定时,界面正应力在冲击点附近较大,在冲击角度为45°时最大;界面切应力在冲击角度为30°时达到最大;冲击角度一定时界面位移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界面水平位移在冲击角度为30°时最大,冲击速度一定时界面垂直位移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界面破坏机理是因为界面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易发生破坏,切向破坏较为严重。
郝贠洪朱敏侠冯玉江任莹段国龙
关键词:界面应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