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032)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6
相关作者:田小革栾利强于斌文湘姚飞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沥青
  • 4篇沥青混合
  • 4篇沥青混合料
  • 4篇混合料
  • 2篇应力
  • 2篇粘结层
  • 2篇排水性
  • 2篇排水性沥青
  • 2篇排水性沥青路...
  • 2篇沥青路
  • 2篇沥青路面
  • 2篇路面
  • 2篇非线性
  • 1篇道路工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应力比
  • 1篇应力松弛
  • 1篇应力松弛试验
  • 1篇粘弹性
  • 1篇乳化沥青

机构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省交通规...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江苏省交通科...
  • 1篇安徽省高速公...
  • 1篇安徽省交通控...

作者

  • 6篇田小革
  • 2篇栾利强
  • 1篇于志新
  • 1篇瞿鑫
  • 1篇敖星
  • 1篇荆滨
  • 1篇文湘
  • 1篇林杜
  • 1篇姚飞
  • 1篇邓星鹤
  • 1篇彭凯
  • 1篇李绍鹏
  • 1篇于斌

传媒

  • 2篇中外公路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交通科学与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应力松弛试验下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粘弹性模型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变化的规律,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混合料AC-13C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力松弛试验,得到其应力松弛模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利用分数阶指数模型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性能,同时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各参数与老化时间、应变、温度的关系,确定最终的非线性粘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应变方式的应力松弛试验可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的应力松弛能力;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越高,其低温抗裂性能也就越差;温度越高,应力松弛的越快;初始应变的越小,其应力松弛能力也就越小,即初始应变小的松弛模量曲线相对平缓;利用分阶指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性质,且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田小革于志新荆滨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应力松弛
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的非线性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研究沥青混凝土疲劳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进行疲劳试验,试验时考虑温度、应力比与加载间歇时间等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对损伤因子与临界损伤因子进行了分析,通过ExpAssoc函数拟合得到了以各试验条件为参数的损伤因子本构方程.研究发现沥青混合料临界损伤因子与疲劳寿命之间存在单对数的线性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栾利强田小革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非线性本构方程
排水性沥青路面粘结层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利用长沙理工大学研制的斜面剪切仪,在50mm/min的剪切速率下,分别对涂刷环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等4种粘结材料的复合试件进行斜面剪切试验,分析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剪切强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粘结层剪切强度随其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即存在一个最佳用量;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环氧沥青剪切强度下降最快,即对温度最为敏感;4种材料抵抗水侵蚀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环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冻融循环对防水粘结层剪切强度影响很大,冻融循环两次后,其剪切强度下降近50%.
田小革邓星鹤林杜敖星瞿鑫
关键词:排水性沥青路面粘结层抗剪性能
干湿循环环境下超长桩荷载传递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掌握干湿循环环境下的超长桩的工作机理及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软化规律。通过对湖区典型淤泥质粘土的室内干湿循环模拟试验,得到了土体强度随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呈乘幂函数形式的衰减规律。基于荷载传递解析法,提出了基于广义干湿循环下超长桩荷载传递理论模型。选取某湖区高速公路实际工程的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构分析与对比验证,验证表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衰减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桩周土体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引起桩基承载力衰减和桩顶沉降增大的计算难题。为南方湿热地区、湖泊等富水地区等典型干湿循环环境下的的高速公路桩基设计施工、安全评价及预警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尚群英
关键词:干湿循环超长桩荷载传递摩阻力
不同加载模式下沥青混凝土的断裂特性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改变带预切缝半圆形试件三点弯曲断裂(SCB)试验的支座位置和预制裂纹位置来改变试件的加载模式,对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了4种温度和5种加载模式的断裂试验,获得了临界应力强度因子(CSIF)随温度和加载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加载模式对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Ⅰ/Ⅱ型断裂的某个混合模式时最弱,纯Ⅰ型或纯Ⅱ型断裂试验会高估其抗裂性能,应以Ⅰ/Ⅱ型混合模式下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作为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指标.
田小革韩海峰李新伟李思强彭凯李绍鹏但瑞强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加载模式
排水性沥青路面防水粘结层拉拔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根据室内模拟试验中的剪切试验,确定高粘沥青、SBS改性沥青、环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等4种防水粘结材料的最佳用量.采用美国进口的MTS-810万能材料试验机,按1cm/min的拉拔速率分别对采用最佳沥青用量的4种试件进行拉拔试验,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拉拔强度变化规律,并进行拉拔强度与剪切强度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粘结层材料的拉拔强度会不同幅度地降低;在不同界面状态下,粘结层会因界面潮湿而降低其拉拔强度;拉拔强度与剪切强度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田小革文湘于斌
关键词:排水性沥青路面防水粘结层拉拔试验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方法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并对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不同的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为10%(质量分数)。通过修正马歇尔试验法对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的最佳乳液含量为9.0%(质量分数),可压实时间为4h。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及疲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乳化沥青混合料相比,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疲劳性能显著提高,其低温性能良好,水稳定性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当且优于乳化沥青混合料。
王盘盘王双双甄少华
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通过对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直接拉伸疲劳试验,改变加载的应力比、试验温度以及间歇时间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有间歇时间的疲劳寿命明显长于无间歇时间的疲劳寿命,而且沥青混合料随应力比和温度的提高,疲劳寿命减小。
瞿鑫田小革栾利强姚飞
关键词:应力比
温拌剂EC-120对沥青结合料感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温拌剂EC-120对沥青结合料的感温性能的影响,对添加了EC-120的SBS改性沥青进行了从低温到高温的不同温度下的不同性能试验,获得了EC-120在整个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服役温度范围内对沥青结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C-120并不是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都是降低沥青结合料的黏度。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碾压等施工温度范围内,EC-120可以明显降低沥青结合料的黏度,但是在沥青结合料的服役温度范围内,却可以提高其高温稳定性。
吴林松田小革黄学文吴栋
关键词:感温性能黏度高温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